第1351章 理解缘由,长住京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平妻!

    名义上说的好听一点,是与正妻没有什么区别。

    但在一众文武百官们的心中,平妻就是与妾室同等身份,哪里能有正妻的地位与名分。

    而且平妻的说法,还是来自于民间商人在外经商时,娶得女人称为平妻,根本得不到家族的认可。

    按照家族的说法,这种平妻就是妾室,就连族谱也是不能入的。

    在大明律法中,也不承认平妻之说,并在律法中有规定:若有妻更娶者,亦杖九十。

    由此可知,平妻的地位是有多么的低下。

    而大明皇室公主下嫁榆林郡王为平妻,这简直就是在打大明皇室的脸面,如何不让一众文武百官们震惊不已。

    要知道,崇祯皇帝可是十分的顾及脸面,怎会同意这样的事情,除非其中有着不可诉说的隐情或秘密。

    至于是什么隐情或秘密,一众文武百官们大概也是知晓一些。

    如今榆林郡王的实力,已是严重威胁到了崇祯皇帝的统治,再说的直白一点,那就是功高震主。

    而且这种功高震主,还是有着强大的实力,使得崇祯皇帝都是投鼠忌器,从而不得不采取拉拢的方式,安抚榆林郡王心中的野望。

    因为榆林郡王一旦起事造反的话,那么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将会是一场天大的灾难。

    大明军队面对着天下第一的威武军,如何能够抵挡的住,恐怕就连对阵的勇气都没有。

    之前的山海关之战,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六万援辽大军对阵三千多名威武军骑兵,竟连一刻钟的时间都没有挡住,就被三千多名威武军骑兵打得伤亡惨重。

    监军高起潜、总督吕大器都被威武军骑兵所俘获。

    可想而知,威武军的战力是有多么的强悍,大明军队如何是威武军的对手。

    此时在一众文武百官们的心里,也是能够明白崇祯皇帝的苦心,明白崇祯皇帝的无奈。

    因为只有将大明皇室公主下嫁给榆林郡王,这样才能使得榆林郡王也成为大明皇室的一份子,成为崇祯皇帝的女婿。

    而平妻的身份与大明江山社稷相比,两者孰轻孰重自是不用明说,崇祯皇帝的心里自有衡量。

    牺牲长平公主的个人幸福,换得大明江山社稷的稳定,这是非常值得的。

    但话又说了回来,榆林郡王迎娶了长平公主为平妻后,是否还会有着起事造反的可能,这也是难以预料的事情。

    不过崇祯皇帝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的稳定着想,一众文武百官们的心里全都清楚。

    就如封赏刘博源为榆林郡王,这也是一种拉拢与安抚的手段。

    ........

    在经过刚开始时的震惊过后,一众文武百官们逐渐收起了脸上的震惊神色,并向着崇祯皇帝拱手行礼,齐声高呼道:“微臣等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哈哈哈!”

    崇祯皇帝放声大笑,随即摆了摆手道:“诸位爱卿也是同喜!同喜!”

    随后,崇祯皇帝转而向着刘博源道:“榆林郡王,此次赐婚之事已定,朕将会请礼部官员择一良辰吉日,让你与长平公主尽快完婚。”

    尽快完婚!

    刘博源有些愣了愣神,似乎没有想到崇祯皇帝竟是如此的着急,难道说崇祯皇帝的身体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

    细想在今日的早朝之上,崇祯皇帝不顾病重的身体,出面稳住了紧张对峙的早朝局势,并还因此大伤了身体,越发加重了病情。

    也许就是这么一个原因,才能解释明白崇祯皇帝此举的目的。

    看着崇祯皇帝站在御阶之上,投来了略显期待与急切的目光,刘博源不由得心中感慨,心中很是理解崇祯皇帝的心思与处境。

    当即,刘博源拱手回道:“一切听从皇上安排!”

    “好!那就这么定下了。”

    见得刘博源应承了下来,崇祯皇帝面色大喜,随即又道:“榆林郡王,为了你与长平公主完婚之后能够长住京师,朕就便将潜邸赏赐于你,让你与长平公主也有一个安身之所。”

    什么?赏赐信王府潜邸!

    这可是天大的恩赐啊!

    一众文武百官们再次神色震惊,转头看向刘博源的目光里,大半都是充满了嫉妒与羡慕之意。

    而在陈新甲、光时亨等人目光里,却是充满了嫉妒与怨恨。

    他们实在没有想到,崇祯皇帝竟把信王府潜邸赏赐给了榆林郡王,这样的恩赐任谁也是无法相及。

    就连自认为得到皇上恩宠的陈新甲,也是远远不及,因为崇祯皇帝根本没有给予陈新甲这样的恩赐。

    而反观榆林郡王,不仅得到了皇上的赐婚,将会迎娶大明皇室公主,而且皇上又还赏赐信王府潜邸给榆林郡王。

    这种天大的恩赐,陈新甲、光时亨等人怎能不会感到嫉妒与怨恨。

    不过,相较于一众文武百官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