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9章 撤出内城,京城暗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威武军撤出京师内城!

    交由京营新军与京营老军维持秩序!

    不要有什么想法!

    是为了威武军着想!

    听得朱慈烺牵强附会的解释,刘博源不禁摇了摇头,心里怎会不明白朱慈烺的实际目的。

    朱慈烺所担心的,无非就是害怕威武军继续留在京师内城‘作乱’,引起全城军民百姓们的恐慌。

    当然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朱慈烺是在防备着他刘博源起事造反,对他刘博源存在着明显的戒备之心。

    朱慈烺这样的行为,看起来有些像是卸磨杀驴,利用完了威武军后,便是立即一脚踢开威武军。

    不过对于这样的行为,刘博源一点也不感到生气,心里早已是预料到了这样的情况,脸上神色显得很是平静。

    因此,刘博源起身站起,向着朱慈烺抱拳道:“既是太子殿下有令,微臣岂敢不从。微臣保证会在今日傍晚之前,撤出京师内城的所有威武军将士。”

    “榆林郡王明得事理,如此甚好!”

    见得刘博源很是干脆的同意了下来,朱慈烺不由得微微翘起了嘴角,脸上也是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显然对于刘博源的同意,朱慈烺的心里感到很是高兴。

    至于昨夜威武军与京营新军之间的暴力冲突,朱慈烺似乎早已忘记,根本没有向刘博源提及,也没有追究刘博源的责任。

    既然朱慈烺没有提及,那么刘博源也就选择性的遗忘了此事,君臣之间保持着一种表面上的和谐关系。

    ........

    六月二十七日,傍晚酉时四刻(傍晚六点)。

    威武军第一军的上万名将士突然收到军令,要求所有将士全部撤出京师内城,不得在京师内城停留。

    不过,军令上还附带了一条命令,威武军将士们可以在京师外城停留,并担负起京师外城的稳定秩序。

    发出这条颇含意义的军令,自然是出自于刘博源之手。

    虽然刘博源已经同意了朱慈烺的要求,撤出停留在京师内城的威武军将士,但命令威武军将士停留在京师外城,那也是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而且朱慈烺所提出的要求,是希望刘博源撤出京师内城的威武军将士,并没有要求威武军将士全部撤出京师城内。

    因此刘博源发出的这条军令,也就没有违背朱慈烺的要求。

    军令一下,行动如风。

    上万名威武军将士策马踏步,向着京师外城撤去,没有丝毫的犹豫与留恋。

    而守在各个街头的京营新军与京营老军将士,在看到威武军将士撤出京师内城时,心里皆是长松了一口气。

    终于是把这些杀神送出了京师内城。

    昨日夜间的抄没行动,可把京营新军与京营老军将士们吓得不轻,不仅是因为威武军将士的强悍战力,也是因为威武军将士的残酷手段。

    平日里一个个权势赫赫的当朝官员,竟是当场被威武军将士枪决处置,根本是一点情面也不讲。

    凡是顽抗拒捕、持械对峙的家丁护院,更是毫不留情的被火铳打死打伤,丝毫没有手下留情的意思。

    还有昨夜的教忠坊一战,数百名京营新军将士依靠城墙的防护,仍然抵挡不住威武军将士的进攻。

    还不到半刻钟的时间,便被威武军将士攻破了城门,死伤几乎过半,而威武军将士却是没有出现一个伤亡。

    面对着战力强悍、手段残酷的威武军将士,几乎没有经历过厮杀的京营新军与京营老军将士们,自然是被吓得面色惨白,哪里敢与威武军将士发生冲突。

    送走了这些杀神,京营新军与京营老军将士们无不心中庆幸,暗喜自己的性命终于保住了。

    ........

    随着夜色逐渐的降临,整个京师城内也是逐渐变得安静了下来,再也没有白天时的那般喧闹。

    威武军撤出了京师内城,这对于京营新军与京营老军将士们来说,心中自然是十分高兴。

    另外还有,居住在京师内城的满朝文武官员与勋贵士族们,心里也是长松了一口气。

    虽然昨夜威武军的抄没行动,并没有对他们造成生命上的威胁,也并没有抄没他们的家财。

    但是对于威武军的残酷手段,满朝文武官员与勋贵士卒们也在今日白天之时,彻底传入了他们的耳中。

    三十二家朝中官员被抄没了家财,四十六名朝中官员被威武军就地枪决处置,根本没有经过朝廷的三司审问,也没有经过皇上与太子殿下的同意。

    此等目无大明律法,不把皇上与太子殿下放在眼里的行为,简直就是无异于造反的罪行。

    而作为威武军的最高统帅,榆林郡王刘博源必须为此承担责任,这是无法逃脱的罪责。

    毕竟,若是没有榆林郡王下达的军令,那么威武军岂敢私自行动,又岂敢抄没三十二家朝中官员的家财,枪决处置四十六名朝中官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