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江都大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想必内心也是被城防军围府一事给吓着了。

    “那赵世瑶的目的是什么?她为什么围我府邸?劫我的人?”胡济民得了那门客的答复后,刚压下的怒火再次点燃,低沉着声音,像是问另一边的吴先生又像是问他自己。

    吴先生不愧是胡家首席谋士,自昨日胡家被围之后,该联系、该打点的都以联系、打点,可如今没有具体消息传来,这让他心里也很是忐忑不安。暗地里一直想着:难道这个公主所谋甚大,连胡家都给算计了?那她所谋是什么?

    以吴先生在谋士界中的地位,自是不会像胡济民那般以商人的角度去思考这件事。当然了,世瑶公主这次突兀的来到江都,任谁都不会把她往杨勉身上想的。

    “家主,消息不通,只能静待。那世瑶公主新来江都,不知其真实意图,当派人火速进京,求侍郎大人在京中查探一番才是。”如今赵世瑶在江都来这么一手,实在是出乎胡家和江都官场所料。如果世瑶公主意有所指那也好办,关键是没有人知道其目的,这就搞得江都的这些人头就大了。

    “也只好如此了,我这就写信。”胡济民认可了吴先生的建议,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家主,当派人出府阻拦二公子回府,只怕二公子回府后也再难出去了。”吴先生又补充说道。

    ———

    “殿下,张知府到了!”

    “传进来!”

    啪,一叠纸甩在张知府面前,每张纸上有几个暗红色的指印,看着这些指印让他触目惊心。张知府颤抖着双手,把这些纸张拿到眼前,一字不漏的仔细看过后,双目无神瘫软的趴跪在地上,口中悲泣的说道:“公主殿下,小臣有罪!”

    其中一些纸上详细的记录了张知府在杨勉一事上的不作为,一切皆以胡家所说为依凭,就擅自发出高额悬赏布告,这只是其中的一桩。另有一些纸上记录了张知府到江都上任后的诸多不法事,其中一些案子牵涉甚大,看来是要朝廷来调查处理了。

    “张知府,你暂时回不去了!待父皇派的人到了,你对他们说清楚吧!带下去!”世瑶公主很是厌恶的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张邦才,对着门外的两名士兵说道。

    ———

    天宝三年八月初十。

    天刚蒙蒙亮,江都城门处,大街上都张贴着醒目的布告,布告内容简短,信息量巨大。其一:江都知府张邦才因犯有大罪,去职收押于江都监狱,江都知府一职暂由苟通判代理。待朝廷查明案子后,再作定夺。

    其二:江都胡家,因事涉大案,全府不得进出,待朝廷查清案件后,再予以公布处理结果。考虑到胡新国新近死亡,需入土为安,特准入八月初十亥时安葬,送葬者除了胡新国亲眷外,外人不得参与。

    江都城里,自八月初五杨勉案发后,这短短几天里,江都城里上到官府衙门、豪门大族,中到名流仕子、商贾摊贩,下到贩夫走卒、贫民百姓。无不津津乐道胡新国被杨勉等土匪杀害的消息,这条消息因与江都胡家有关,经过多方发酵后,给江都的各层人士带来了一浪高过一浪的舆论冲击。但是,每个浪头在到达最高处时,也是力竭之时,都会慢慢平复的。

    而在八月初十这天,眼看就要平复的胡家舆论风浪,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再一次在更大的冲击波下,达到了人们心里能承受的极限爽点——高潮!这高潮来自于——张知府因罪下狱、胡家因罪被软禁的一纸布告。这样的高潮让读布告者、听旁人说起者,都足足呆傻了三十秒左右才反应过来。天下、江都的怪事、大事年年有,而江都这几天的怪事、大事却是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多。

    舆论的传播会根据消息的大小、抓人眼球的程度而决定它传播的速度。这五、六天来所发生的几件事,每一件都是惊掉人眼球的大事,这传播速度可比一般的消息快了不是一分两分。

    八月初十下午申时,世瑶公主安排好江都诸般事宜后,一行人来到李家庄杨勉家里。几天来,她明显瘦了很多,脸上的神情显得很是疲累。她长期的军旅生涯,早养成了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坚强性格,但这次,面虽没有改色,但心里是崩溃的,这种崩溃让她时时都有一种绝望的感觉。

    江都府衙发出的高额悬赏布告,是造成她感到绝望的原罪,在那样的悬赏之下,她实在是想不出杨勉有逃出生天的机会。如今她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控制住了罪恶的源头——胡家;控制住了罪恶的帮凶——张知府。

    也因那高额悬赏布告,清楚明白的写了杨勉勾结老鹰嘴山寨土匪的罪状;杀害胡新国等人作案经过。如今虽从胡家那几名护卫口中,审问出了事发原由及事发经过,这里面确实又牵涉到了几千里外的老鹰嘴山寨。最关键的是:如今杨勉等人在逃,尚没有归案,如此一来,赵世瑶身为堂堂炎朝公主,却不能还杨勉一个清白。

    如今控制住了胡家,又把那张知府下狱,想必这样消息会以最快的速度在世家、江湖人中传递。那些世家、江湖中人得到这样的消息后,应该会考虑到朝廷态度的转变,从而放缓和对杨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