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谢文姬的疑心(2/3)
数目吗?杨郎,那你再想个法子让妾身日进斗金如何?”
现在却轮到杨勉翻白眼了,腹诽这谢文姬还真是把自己当成神仙了,长有金手指,能点石成金!他没有好气的说道:“娘子,日进斗金不可能,如果过段时间我那新酒出来了,叫你日进百银应该是可以的。”
谢文姬见他表情,知道这是自己想多了,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可杨勉说到新酒时就连她刚才的本意——提醒杨勉要节约花银子,不能大手大脚的想法也给忘的一干二净。
她忙一脸期盼的问道:“杨郎,现在也不愿意说出新酒的名字吗?”
杨勉听了,一脸苦笑的应道:“娘子,不是我不说,而是说出来后,如果你某天说漏了嘴,我怕别人会早你上市售卖的,如果那样反而会对你不利。”说到这里,他又斟酌一番,接着说道:“这酒说白了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听了名字后,稍加斟酌都是能想出来的。它不同于桃花酿,需要发酵、蒸馏,才能得好酒。我这么说,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杨勉还是抱着他前世的思维想问题,认为点了要敢想就没有做不出的事。他前世流传着一句话:只要你想得出,我就做得出。杨勉确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前世今生两个时代的人,知识是不对等的。
可这个时代,每三年才举行一次科举,而上京考试的人,也就区区几百不到上千的人而已,并且这些考生不并重于理科或格物,以做锦绣文章、吟诗作赋而为目的,更有甚者,三五才子以吟风月艳词而自豪,而这些人才是世人眼中推崇的对象。
可以想象,当杨勉做出水车来后,所引起的轰动效应,也就不难解这个时代的格物学难以推广了——他们对于格物还没有最基本的认识。就算是这水车在平民中引起巨大反响,而传入那些文人仕子耳中,只会微笑说,“此乃小道,于治国无用,乃奇技淫巧之物罢了。”
就算是杨勉葡萄酒在外传的震天响,估计也很难有人做出来的。
谢文姬见杨勉越说脸色也越凝重,在听了杨勉的话后,这事关自己的事业还能不能有更好的发展,她还哪里敢多问。并且这酒酿出来后也是自己独家售卖,到那时自己还能不知道那酒的名字,何必急于一时呢。
谢文姬想通了,心里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自从听杨勉说起新酒后,她便对那酒名很是好奇,想知道这酒名是不是又如桃花酿一般,不知是高雅还是低俗。可那桃花酿喝了以后,当真是面色艳若桃花。今天听杨勉这样一说,才知道他是有苦心的,这人还真会做事。
“杨郎,现在才知道你是为了妾身好,不再问新酒的名字了。”
“嗯,这才乖嘛。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杨勉一改刚才的凝重,笑嘻嘻的说道,在说的同时,手还不忘又在谢文姬的掌心挠了挠。
谢文姬见他又来挑逗自己,娇嗔的说道:“坏人,该吃午饭了,难道你今天还想赖在我家不走了?”
“娘子,小生正有此意,早就想与娘子交颈而眠了。”
“坏胚子,柴房有一间,你可安睡。”
嘻闹终有时,调情终有度。理智尚存的两个男女,终于在恋恋不舍中分别。
中午在谢文姬家里酒足饭饱后,杨勉怀里揣着五百两银票,坐着驴车慢悠悠的往李家庄行去。
他此时心里美滋滋的,今天本想来找谢文姬借三百两银子的,可临走时,谢文姬却给了他五张一百两的银票。他当时见了就对谢文姬说,只借三百两。可那谢文姬说,多出的二百面给他作零用,美人如此情重,杨勉又怎能负了谢文姬的一片好意。
杨勉在收了银票后,谢文姬又说什么钱财当不能乱用,平常除了正常开支,就不要乱花银子等等。杨勉听了,心里热呼,这才像一个妻子对丈夫说的话嘛。当然了,这只是谢文姬怀疑他以前把那些银子就这样用光了,不得不提醒他的一种作法。
可是杨勉却没有这种自知,自以为没有把纪无双的事说出来,谢文姬就不会有怀疑。可他不知道的是女人心细针,以谢文姬之精明,怎不知道他的银子出了问题?还详细的问过修房子的花费,就凭今年以来,从醉仙居拿走的酒钱都快到两千两银子了,扣除掉修房子的六百两,还剩一千余两之多,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没有了?这种事怎不会令谢文姬心生疑虑!男人在很多时候都喜欢自作聪明,到最后会吃亏的。
李家庄村口老槐树下,坐着不少八卦客。李牙子从缠满脑袋的白布开孔中,看着正一脸得意的杨勉坐在驴车上自村口而来,忙拉了拉坐在一旁正满嘴喷沫的李明玉,示意杨勉回来了。
老槐树下的八卦客也都看见了杨勉那得意的样子,他们不禁心想,“这二蛋的样子,应该是借到银子了,否则怎么会面带喜色呢?”
吁,杨勉唤停驴子,一脸笑意的跳下驴车,对着一伙八卦客挥手示意,就犹如一个八卦头子检阅八卦喽啰一样,一副春风得意的八卦神色。
他微笑着走到李明玉父子俩跟前,很是随意的从怀里掏出一叠银票来,用手在嘴上沾了些口水,就一
现在却轮到杨勉翻白眼了,腹诽这谢文姬还真是把自己当成神仙了,长有金手指,能点石成金!他没有好气的说道:“娘子,日进斗金不可能,如果过段时间我那新酒出来了,叫你日进百银应该是可以的。”
谢文姬见他表情,知道这是自己想多了,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可杨勉说到新酒时就连她刚才的本意——提醒杨勉要节约花银子,不能大手大脚的想法也给忘的一干二净。
她忙一脸期盼的问道:“杨郎,现在也不愿意说出新酒的名字吗?”
杨勉听了,一脸苦笑的应道:“娘子,不是我不说,而是说出来后,如果你某天说漏了嘴,我怕别人会早你上市售卖的,如果那样反而会对你不利。”说到这里,他又斟酌一番,接着说道:“这酒说白了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听了名字后,稍加斟酌都是能想出来的。它不同于桃花酿,需要发酵、蒸馏,才能得好酒。我这么说,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杨勉还是抱着他前世的思维想问题,认为点了要敢想就没有做不出的事。他前世流传着一句话:只要你想得出,我就做得出。杨勉确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前世今生两个时代的人,知识是不对等的。
可这个时代,每三年才举行一次科举,而上京考试的人,也就区区几百不到上千的人而已,并且这些考生不并重于理科或格物,以做锦绣文章、吟诗作赋而为目的,更有甚者,三五才子以吟风月艳词而自豪,而这些人才是世人眼中推崇的对象。
可以想象,当杨勉做出水车来后,所引起的轰动效应,也就不难解这个时代的格物学难以推广了——他们对于格物还没有最基本的认识。就算是这水车在平民中引起巨大反响,而传入那些文人仕子耳中,只会微笑说,“此乃小道,于治国无用,乃奇技淫巧之物罢了。”
就算是杨勉葡萄酒在外传的震天响,估计也很难有人做出来的。
谢文姬见杨勉越说脸色也越凝重,在听了杨勉的话后,这事关自己的事业还能不能有更好的发展,她还哪里敢多问。并且这酒酿出来后也是自己独家售卖,到那时自己还能不知道那酒的名字,何必急于一时呢。
谢文姬想通了,心里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自从听杨勉说起新酒后,她便对那酒名很是好奇,想知道这酒名是不是又如桃花酿一般,不知是高雅还是低俗。可那桃花酿喝了以后,当真是面色艳若桃花。今天听杨勉这样一说,才知道他是有苦心的,这人还真会做事。
“杨郎,现在才知道你是为了妾身好,不再问新酒的名字了。”
“嗯,这才乖嘛。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杨勉一改刚才的凝重,笑嘻嘻的说道,在说的同时,手还不忘又在谢文姬的掌心挠了挠。
谢文姬见他又来挑逗自己,娇嗔的说道:“坏人,该吃午饭了,难道你今天还想赖在我家不走了?”
“娘子,小生正有此意,早就想与娘子交颈而眠了。”
“坏胚子,柴房有一间,你可安睡。”
嘻闹终有时,调情终有度。理智尚存的两个男女,终于在恋恋不舍中分别。
中午在谢文姬家里酒足饭饱后,杨勉怀里揣着五百两银票,坐着驴车慢悠悠的往李家庄行去。
他此时心里美滋滋的,今天本想来找谢文姬借三百两银子的,可临走时,谢文姬却给了他五张一百两的银票。他当时见了就对谢文姬说,只借三百两。可那谢文姬说,多出的二百面给他作零用,美人如此情重,杨勉又怎能负了谢文姬的一片好意。
杨勉在收了银票后,谢文姬又说什么钱财当不能乱用,平常除了正常开支,就不要乱花银子等等。杨勉听了,心里热呼,这才像一个妻子对丈夫说的话嘛。当然了,这只是谢文姬怀疑他以前把那些银子就这样用光了,不得不提醒他的一种作法。
可是杨勉却没有这种自知,自以为没有把纪无双的事说出来,谢文姬就不会有怀疑。可他不知道的是女人心细针,以谢文姬之精明,怎不知道他的银子出了问题?还详细的问过修房子的花费,就凭今年以来,从醉仙居拿走的酒钱都快到两千两银子了,扣除掉修房子的六百两,还剩一千余两之多,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没有了?这种事怎不会令谢文姬心生疑虑!男人在很多时候都喜欢自作聪明,到最后会吃亏的。
李家庄村口老槐树下,坐着不少八卦客。李牙子从缠满脑袋的白布开孔中,看着正一脸得意的杨勉坐在驴车上自村口而来,忙拉了拉坐在一旁正满嘴喷沫的李明玉,示意杨勉回来了。
老槐树下的八卦客也都看见了杨勉那得意的样子,他们不禁心想,“这二蛋的样子,应该是借到银子了,否则怎么会面带喜色呢?”
吁,杨勉唤停驴子,一脸笑意的跳下驴车,对着一伙八卦客挥手示意,就犹如一个八卦头子检阅八卦喽啰一样,一副春风得意的八卦神色。
他微笑着走到李明玉父子俩跟前,很是随意的从怀里掏出一叠银票来,用手在嘴上沾了些口水,就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