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不坐以待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哀大莫过于心死。

    这人是一个智者。

    他已经看出了王昊的布局和图谋,他也想不到任何办法来破这个局。

    他深知无论怎么做,满清都难逃覆灭的命运。

    甚至,连苟延残喘的机会都没有!

    当然,更加重要的是……他知道王昊绝不会轻易饶过他,不只是要他的命,还会让他死得很惨,死后还会遗臭万年。

    具体,参考范文程。

    对于被炸掉双脚的范文程。

    王昊给出的判决是:送去山东范仲淹的祠堂,用铁水“生浇”成铁像,永久跪在范仲淹的祠堂里!

    “生浇铁像”,那是多么痛苦的死法?

    融化的铁水,一勺一勺地浇在身上,人不会马上死,几天甚至十几天才浇铸完。

    不只是死这么简单。

    也不只是痛这么简单。

    还要给祖宗蒙羞,还要遗臭万年。

    洪承畴知道自己难以幸免,本来已是极度绝望,又听到拜音图和索尼骂当着自己的面骂汉狗!

    当着和尚骂秃子。

    洪承畴修养再好也是心中有气。

    想到自己苟且偷生好几年,呕心沥血为满清谋划,最终不仅难逃失败的惨局,连满清这个群体也难以融入,更是伤心到了极点。

    因此,回去书房之后。

    越想越气,也越想越怕。

    就干脆选择了“自挂东南枝”,毕竟,这种死法可要比用铁水“生浇”好受很多。

    临死之前,觉得无脸见人,才解开发髻,以发遮面。

    ……

    要说洪承畴此人。

    也算是真正的穷人逆袭的典范,如果不是投降了满清,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名垂千古的励志故事,由此而产生的种种“鸡汤”,足以使无数人之激动,为之做梦。

    然而,终是晚节不保。

    最后的结局,可悲可叹。

    ……

    多尔衮没有给洪承畴举办葬礼。

    连入土为安都没有。

    因为现在,他已经自顾不暇了。

    早在洪承畴上吊之前,王昊10万大军北上的消息便已经传到了沈阳。

    韦何率军三万挥师向东的消息也已经传来。多尔衮现在所要考虑的是自己如何逃命,哪里还管得上洪承畴早已冰冷的尸体。

    连问多一句都是在浪费时间!

    ……

    此时,多尔衮能用的兵力,加上多铎带走的三万,也只有6万人马。而且,由于拼命地扩军,这6万人马的战力比起以前差了很多。

    以前是挑选旗中勇士从军。

    现在是只要是成年男性都得从军。身体素质、纪律训体、作战技能等等都比以前的军队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尤其是留守沈阳的三万人马,除了一万老兵之外,其余几乎全是新兵。

    这种情况下,又如何打得过兵精粮足的十五万北方军!

    多尔衮深知。

    留在沈阳就是等死!

    不说别的,就算能坚守着沈阳不被攻破,只要被围上三个月,粮草吃光了,城内的军民也都得饿死。

    所以,在洪承畴死了的第二天。

    多尔衮便带着三万人马,护着文武大臣和族中权贵,出了沈阳城向西,想要进入蒙古草原逃命。

    与此同时,又让人飞马传令给多铎,让多铎能破萨尔浒则破萨尔浒,不能破萨尔浒则尽快返回与自己会师。

    走出了沈阳城之后。

    多尔衮心有不甘。

    又勒马回头,对着沈阳城高声大喊:“我们一定会回来的!”

    其他大臣们也都咬牙切齿,对着沈阳城高声大叫:“我们一定会回来的!”

    它们那样子,看起来一点都不像狗。

    倒是有点像狼。

    ……

    然而,计划不如变化!

    才出城三十多里,便见前面有数百名清兵如同受惊的兔子一般,在纵马疯狂地往回跑。

    看那装束,有些人是自己派出的斥候,而另外一些人,则应该是前方县城的驻军。

    再展眼望向那些清兵的后面,远远的可以看到漫天的雪雾,那是大队的骑兵快速行军时才会有的现象。

    ……

    多尔衮的脸色很难看。

    他已经预感到了情况的不妙!

    果然,那清兵跑过来之后,来不及下马,便在马上高喊:“禀报王爷,前面来了大量的敌军,至少在三万以上,全是骑兵!”

    “三万骑兵?”

    多尔衮心中骇然。又问:“可曾弄清楚敌军旗号,是何人统军。”

    “弄清楚了。”

    那斥候什长道:“据从前面退下来的弟兄们说,敌军的主帅是辽西提督韦何,统率的兵力大概是三万人马。”

    “辽西提督韦何?”

    多尔衮尚未说话,便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