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女子、军事、政务、皇家、人民学院!(削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朱英看了一圈,心想,明面上没有人反对,至于暗地里有没有人反对,就不考虑那么多,

    土地兼并是管不的不能小视古人,现在有荒地都多得没人开荒,这个事情以后再说,

    目前只能先这样把对百姓的伤害降到最低。

    “此人定是大贪官得好好查!现在还有谁反对?”

    见没有人说话,“好,没有谁反对就这么定了!”

    朱元璋开口喊道:“诸位都听到了吗?”

    众臣齐声回道:“臣等都听到了。”

    众人心里都在想以后朝廷里又多一屠夫不知是好是坏?

    朱元璋对侍卫、太监挥挥手,侍卫、太监用最快的速度把这被杀之人拖出大殿并清理血渍。

    朱英把枪放在虎皮枪套内走向龙椅,再次爬上去。

    “爷爷继续写,在京城选地成立女子及军事、政务、皇家、人民学院!禁止女人裹脚。”

    见朱元璋写完,朱英解释道:“这女子学院交给奶奶管理,政务学院交阿标管理,

    这军事、皇家学院爷爷你来管理,人民学院我来管理。每个学院分小、中、大学。”

    朱英说完心想,趁现在老登和奶奶还有威慑力,等以后要解决女子问题就是难上加难。

    所谓女子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大大的思想毒瘤应该慢慢处理掉。

    朱元璋写完若有所思故意大声的开口询问:“大孙,此法甚妙!”

    这时一名礼部老学究出班行礼后,开口询问:“敢问太孙殿下,若是开设这些学院,

    陛下、皇后娘娘、太子为祭酒,那么谁为博士、司业、学政、教授助教等如何选?”

    朱英微笑点头大声回道:“老倌你问得很好,六部尚书你们都出列?”

    吏部尚书李信,户部尚书王时,礼部尚书任昂,兵部尚书赵仁,刑部尚书开济,

    工部尚书赵俊,六人齐齐站出班自报名号。

    朱英看了看几人,“很好!女子、政务、人民,你们都可以安排人和我们一起组织、统筹、计划。

    至于军事我就不多说了由爷爷自行安排,皇家学院可以由二叔、三叔...你们来协助管理。”

    六人都是明白之人,齐声回道:“臣等定会全力以赴。”

    此时朱樉一脸不爽的对着朱英开口:“大侄子......”

    刚一开口朱元璋出声喝道:“老二,朝堂之上你叫大孙什么?”

    朱棡、朱棣在一旁对着朱樉眉来眼去。

    朱樉愤愤不平的开口:“皇太孙殿下,二叔问你,你为何要削藩?”

    朱英白了他一眼,大声开口怼道:“很好!二叔既然你问出来,我就不藏着掖着了,

    你要想当藩王继续祸害百姓试试!要是你想当实权国王就得规规矩矩的听我安排!”

    朱樉看到老爹不友好的眼神,不敢在询问。

    朱元璋、徐达、汤和及众大臣都没明白是什么意思,一个个双眼尽显疑惑。

    只有朱标、朱棣及少数大臣听明白什么意思,只是大家静待下文没有提问。

    朱英这见没人说话,继续开口:“工部尚书,现在有一要事需要你尽快执行。”

    工部尚书赵俊再次出班,行礼道:“不知道太孙殿下,有何紧要之事?”

    “你选两名侍郎分别主管南北之修路事宜,必须保证县与县之间的主干道堪比秦直道!”

    赵俊一脸懵逼,随后哭丧着脸:“这这...太孙殿下,这工程巨大所需民力、物力何其多?

    而且此巨大的工程还需户部支持。”

    户部尚书王时不得不出班行礼说道:“太孙殿下,去岁税额还未入库,现在国库结余不足以支持此等巨大工程。”

    朱元璋知道所收的财政基本都在军事上,出声劝道:“大孙,此事咱知道,王大人所说乃事实。”

    朱英听完坐在龙椅边沉思一会,继续站在龙椅上大声开口:“如此也不能拖延修路,

    王大人让京城周边百姓大力发展农业,派户部官员去张家村学习种植、育种技术!

    争取三年之内让应天府及周边各府全部种上土豆、红薯......等作物。”

    王时笑呵呵的回答:“呵呵,太孙殿下勿虑,此事陛下已经安排臣做了。”

    朱英立马给他一颗糖,“好!王大人是个办事实的人!”

    王时美滋滋的行了一礼,“多谢太孙夸奖。”

    等王时站回位置,朱樉再次跳出来朝朱元璋问道:“父皇,儿臣有一事不明。”

    “老二你说。”

    “父皇,您真要削藩吗?”

    朱元璋也没明白朱英为什么要现在削藩,转头对着朱英询问:“大孙,你为何要削藩?”

    朱英当即反怼道:“爷爷,我之前就说过你分封藩王目前来说是滚巩固地方战乱后的政权,

    可以后呢?藩王坐大及为害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