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商颂》《列祖》汤(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马的奢豪华丽,

    以此衬托出主祭者身份的尊贵,

    将祈求获福的祭祀场面再次推向高潮。

    结尾两句祝词,

    点明了举行时祭的是“汤孙”。

    清代《诗经通论》

    “《小序》谓‘祀中宗’,

    本无据,

    第取别于上篇,

    又以下篇而及之耳。

    然此与上篇末皆云‘汤孙之将’,

    疑同为祀成汤,

    故《集传》云然。

    然一祭两诗,

    何所分别?

    辅氏广曰:

    ‘《那》与《烈祖》皆祀成汤之乐,

    然《那》诗则专言乐声,

    至《烈祖》则及于酒馔焉。

    商人尚声,

    岂始作乐之时则歌《那》,

    既祭而后歌《烈祖》欤?’

    此说似有文理。”

    清代《诗经原始》

    “周制,大享先王凡九献;

    商制虽无考,要亦大略相同。

    每献有乐则有歌,

    纵不能尽皆有歌,

    其一献降神,

    四献、五献酌醴荐熟,

    以及九献祭毕,

    诸大节目,均不能无辞。

    特诗难悉载,且多残阙耳。

    前诗专言声,当一献降神之曲;

    此诗兼言清酤和羹,其五献荐熟之章欤?

    不然何以一诗专言声,

    一诗则兼言酒与馔耶?

    此可以知其各有专用,

    同为一祭之乐,无疑也。”

    清代:

    “格意幽清,

    间有和大之笔,

    亦不失为简质。

    古之称商道者曰尚质,

    曰信鬼,曰骏厉严肃,

    读其诗可想见其余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