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划入版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刚刚苏醒的巴蜀国王还有些迷糊,头痛欲裂。他费力地睁开双眼,试图弄清楚自己身处何地。

    突然,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传来,国王下意识地转头看去,只见丁伟威风凛凛地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群神情严肃的士兵。

    丁伟径直走到国王的床前,二话不说,举起手中的枪,冰冷的枪口直接抵在了国王的头上。

    国王瞬间瞪大了眼睛,惊恐之色布满了他的脸庞,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你…… 你想干什么?” 国王声音颤抖地问道,额头上冷汗直冒。

    丁伟目光冷峻,声音低沉而威严:“你的末日到了!”

    国王咽了咽口水,试图保持一丝尊严:“我…… 我乃一国之君,你不能……”

    “哼,国已破,你现在什么都不是!” 丁伟打断了他的话,手上的枪又用力抵了抵。

    在丁伟的枪口之下,巴蜀国王脸色惨白,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我…… 我愿意将巴蜀之地尽归于李复大夏朝管辖。” 国王颤抖着声音说道,声音中再无一丝强硬。

    丁伟冷笑一声,缓缓放下了枪:“算你识相。”

    随后,丁伟命人将国王带至王宫大殿。

    国王站在大殿中央,神色萎靡,他抬头看着周围威严的第一军将士,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从今日起,巴蜀之地归李复大夏朝管辖,我等愿俯首称臣。”

    其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话语一出,在场的巴蜀臣子们有的面露悲戚,有的则如释重负。

    丁伟看着这一切,满意地点了点头,立刻派人将此消息传至李复处。

    不久,李复的诏令传来,对巴蜀之地的归降表示接受,并承诺会善待百姓,让这片土地重归安宁与繁荣。

    在李复大夏朝成功接管巴蜀之地后,为了彰显新的统治秩序和治理理念,朝廷下达了一道重要的诏令:将巴蜀之地更名为四川府。

    消息迅速传遍了这片广袤的土地,百姓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着这一重大的变革。

    各级官员忙碌起来,更换牌匾、修改文书,原本写着 “巴蜀” 的标识被一一替换为 “四川府”。

    城市的大街小巷中,人们看着新的名称,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忐忑。

    在府城的城门口,新刻的 “四川府” 三个大字醒目而庄重,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商铺里,商人们谈论着改名可能带来的商机和变化;田间地头,农民们一边劳作,一边念叨着这个新名字,思考着今后的日子是否会有所不同。

    学堂里,先生向学生们讲解着改名的意义和历史的变迁,孩子们睁大了眼睛,认真地听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川府” 这个名字逐渐深入人心,成为这片土地新的象征,承载着人们对和平、繁荣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瑞京城内

    李复看着系统面板

    当前进度

    经济发展:20%

    政治稳定:95%

    文化繁荣:15%

    科技进步:32%

    教育水平:20%

    国际地位:3%

    生态环境:60%

    社会和谐:50%

    当前人口:2200万

    疆域面积:290.92万平方公里

    “为什么拿下巴蜀国际地位还没有增长?”李复难免好奇,“莫不是这本来就是大夏该有的领地?”

    而其他面板的属性增长也让李复心中好受了一点。

    李复派遣的一众官员浩浩荡荡地进入了四川府。他们带着厚厚的文书和满腔的热忱,准备将大夏朝先进的民生发展规划传授给当地。

    在府城的中心广场,官员们搭起了临时的宣讲台。百姓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好奇而又期待地围拢过来。

    一位年长而富有经验的官员登上台,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乡亲们,从今往后,四川府便是大夏朝的一部分,陛下心系大家,特命我们带来了发展民生的良策。”

    台下顿时鸦雀无声,人们都竖起耳朵倾听。

    “首先,我们要兴修水利,让农田得到更好的灌溉,确保年年丰收。” 官员一边说,一边展开手中的规划图向众人展示。

    “还要开办新的学堂,让孩子们都能读书识字,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 另一位官员接着说道。

    “我们会引入新的农耕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发展商业,让大家的物产能够远销他乡。”

    百姓们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不时地点头,有人还小声地与身边的人交流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官员们走下宣讲台,深入到田间地头、商铺作坊,与百姓们面对面地交流,耐心地解答他们的疑问,手把手地传授新技术。

    在村庄里,官员们组织村民一起商讨如何改善道路交通;在城镇中,他们帮助商户们规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