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萧清欢的问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着流民的接近,他们也闻到的食物的味道。

    脚步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来到近前,看到全副武装的士兵,他们逐渐停住了脚步,有些惊疑不定。

    就在这时,一个身穿官服的男子上前开口。

    “本官是定州知府张益达,定州城已经准备了粟米粥,必定能让大家吃饱,大家可排好队,上前领取。”

    这个时候,长篇大论是没有意义的。

    只要让流民知道,他们能有食物可以吃,比什么都强。

    那些流民闻言,无神的双目中爆发出炽热的光,连忙朝着粥棚走去。

    粥棚的旁边都有士兵把守着,他们根本不敢乱来。

    似乎是得到了消息,后方的流民加快了脚步。

    很快一个个粥棚外就排起了长龙。

    施粥只是面向流民,城内底层的百姓虽然羡慕,但也不敢混进去蹭粥喝。

    况且一大群士兵虎视眈眈的看着,他们只是在远处看了看,就各自离去。

    兴许是饿了太久,虽然流民越来越多,但是并不怎么喧闹。

    很多人把满满一碗粟米粥喝完,又赶紧跑到了队伍后面再次排队。

    夏风对此并不在意。

    只要流民不出乱子就好,请他们喝一顿饱粥又如何?

    直到日暮时分,前来的流民才逐渐减少。

    那些吃饱喝足的流民本来想在城外搭一个简易的窝棚。

    不过被张益达制止了。

    虽然他们不明白知府大人为什么不让他们搭建窝棚,但是也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

    在他们看来,张益达给了他们一口吃的,让他们摆脱了饿死的命运。

    这个时代的百姓是非常淳朴的,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很懂得感恩。

    听了张益达的话,全都在安静的等待着。

    他们此时是迷茫的,未来如何,他们不敢想,也不愿意想。

    只听张益达沉声说道:“各位百姓,本官知道大家一路走来不容易,谁都不想背井离乡。”

    大部分流民闻言全都眼眶泛红,想起了路上因各种原因死去的亲人。

    是啊,如果不是因为家乡发生旱灾,谁会愿意离开家乡,走向未知的远方呢?

    他们能走到这里,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这一路上经历的痛苦,只有自己才能理解。

    “你们也不想一直这样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吧?”张益达继续说道。

    人群寂静无声,所有的目光全都放在了张益达身上。

    突然一个粗犷的声音传来:“大人,您救了我们,我们愿意遵从您的决定。”

    “很好,不过你有句话说错了。”张益达微微摇头:“救了你们的人并非本官,而是康王殿下。”

    “也许你们很多人不知道,定州是康王殿下的封地,现在的一切都是康王殿下作出的决定。”

    “谢康王殿下!”

    “谢康王殿下!”

    “……”

    不知道是谁率先高喊起来,随后一个个流民也加入了进来。

    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就连定州城里的百姓也听得清清楚楚。

    已经身在王府的夏风听着依稀传来的声音,嘴角不禁勾起了一个弧度。

    流民的去处,他已经安排妥当,自然不需要他在城墙上看着。

    萧清欢身为习武之人,听力自然是非常灵敏的。

    她看着坐在躺椅上的夏风,忍不住说道:“看不出来,你还挺有主意的。”

    夏风有怜悯之心,她是知道的。

    但是夏风如此有头脑,她最近才知道。

    不仅搞出来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还能把那些流民安排得十分到位。

    定州城的变化,她可以深切的体会到。

    每当她外出的时候,总会听到城中百姓对夏风的赞誉。

    她有些舍不得离开这里了。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百姓的要求其实真的不高,有一口吃的,能活下去,仅此而已。”

    夏风闻着萧清欢身上散发出来的淡淡香味,深吸一口气,轻声说道。

    桂花味的,很好闻。

    萧清欢对此毫无所觉。

    夏风的话让她心神俱颤。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这就是他的格局吗?

    良久过后,萧清欢才回过神来。

    “其实,我有个问题,一直想问你。”

    萧清欢定了定神,摆出一副认真的神色。

    “咱们都这么熟了,有什么问题随时问。”

    夏风一脸的无所谓。

    像萧清欢这样的女子,能问出什么有难度的问题呢?

    虽然他达不到学富五车的地步,但是除了武力方面不如她,夏风还真不觉得萧清欢其他方面比自己强。

    当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