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西域之变(上)(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自那莽古国与吉尔鸡斯坦两国皆在筑基期修士的引领之下发动征变,且通过公投的方式成功地回归兔子国之后,整个世界都察觉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筑基期修士竟然有毒!这真境酒也像是毒品,它虽然不会摧毁人民的健康,相反,它能令人更加的健康长寿,但是它比毒品更厉害的是,让接触过它的人再也无法割舍,会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人的精神发生改变,让人从心里向往兔子国。然而,令人无奈的是,尽管明知此乃一杯毒酒,但世界各国却又不得不将其饮下。

    要知道,如今的修士若欲从后天突破到先天、或先天突破至筑基期,唯有前往兔子国境内的那些神秘洞天福地方可达成目标,世界上其它地方可没有这样的条件。关于突破这件事,真境集团到没有区别对待,无论是什么国籍的人,只要修为达到了突破的标准,只要进行登记申请,基本上都能获准进入福地突破,不过这样一来,世界各国的先天以上的修炼情况真境集团基本上就一清二楚了。

    并且,如果想要加快修炼速度,那么在达到先天后期之时便应时常踏入洞天福地之中潜心修炼。如此一来,那些天赋异禀的修炼奇才们便会长时间逗留在兔子国内修行。对此,各个国家的当权者心中充满了忧虑,生怕这些天才们在日复一日的修炼过程中,不知不觉间竟将自己的心完全归属给了兔子国。

    可是,如果强行禁止这些天才外出历练,同样也行不通。一方面,其他国家已然拥有了筑基期的强者坐镇,倘若自家没有这样的高手守护,国家安全必将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若是执意压制并阻止这些天才们追求更高层次的修为,只会导致他们愈发对本国心生不满,甚至产生背离之心。即便是这些统治者自身,也绞尽脑汁地谋划着如何能让自己的子女顺利进入兔子国的洞天福地进行修炼。毕竟,人心所趋,大势所迫,无论怎样抉择,似乎都摆脱不了这“毒性”的困扰。这些统治阶层只能把头埋进沙里,假装不知道筑基修士有毒。

    哈沙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她的领土面积有272.49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000万。现哈沙克斯坦领土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领土原属清帝国,由于晚清腐败无能,在1864年被沙俄国强占。从地缘板块来看,哈沙克斯坦较高地缘价值的板块主要有三个:北部湿冷平原、东南部山地、西南部的里海沿岸图兰低地。哈沙克斯坦领土面积虽然很大,实际上却是个内陆弱国,很难独力发展,被周边区域大国影响很大。

    在美丽国政府的恶意挑唆之下,曾有那么一段时期,哈沙克斯坦与兔子国之间的关系一度陷入紧张状态。不过慢慢的事情出现了反转,面对这一局面,兔子国也不是什么都不做的,果断采取了措施,双方贸易大幅降低,哈沙克斯坦本来就困顿的经济雪上加霜。特别是白虎真境修建后,兔子国暂时关闭了白虎湖向巩乃斯河供水的那条人工河流,不仅如此,还在伊犁河谷的两岸大兴土木,大规模地修建起众多小型湖泊以获取水资源。

    这一系列举动直接导致位于伊犁河谷谷口的卡普恰盖水库的进水量急剧减少,严重不足。卡普恰盖水库是哈沙克斯坦非常重要的一个水利工程,浇灌了其周边大片的土地,因此其后果便是水库下游地区遭遇了严重的干旱灾害,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苦不堪言。

    在这样艰难的处境逼迫之下,哈沙克斯坦不得不重新审视并着手改善同兔子国的双边关系。为此,该国东南部地区的官员几乎全部换成了亲近兔子国的人士。随着双方关系的缓和以及合作的加强,白虎湖开始逐渐加大对该地区的供水量。充足而稳定的淡水源源不断地流向东南部山地,并一直延伸至巴尔喀什湖一带。

    正是由于这些源源不断的淡水供应,原本相对贫困的东南部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变得日益繁荣和富裕。与此同时,巴尔喀什湖的水域面积也随之逐步扩大,生态环境得到显着改善。人们这时候才发现,跟着名义上的世界第一强国美丽国混,实际上并没什么卵用,也许得到了好处只有少数高官,反而是跟着兔子国混,好处多多,久而久之,整个东南部地区无论是官方还是普通民众,都对兔子国充满了友好和感激之情,心甘情愿地心向兔子国。

    普通民众的视野和认知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其见识终究是相对狭隘且有限的。尤其是那些生活在较为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们,他们的思维观念和眼光甚至可能还停滞于数十年之前的状态。这种现象在一些发展滞后的区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多方势力错综复杂的交织与影响之下,哈沙克斯坦这个国家逐渐发生着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它慢慢地演变成为由北部依附北极熊、东部紧邻兔子国、西部遥望欧洲大陆以及南部依靠伊斯兰世界这四大团体所构成的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内部的分裂倾向愈发显着起来。

    令人堪忧的是,哈沙克斯坦政府长期以来饱受贪腐问题的困扰,腐败现象严重侵蚀着社会的各个层面。正因如此,国内各大团体对于实现自治的渴望也日益强烈,呼吁声一浪高过一浪。于是乎,在民间不时就会出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