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探索星空(上)(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人类登月就是一个惊天大骗局,比大跃进亩产13万斤水稻还要大的骗局。

    经过李富贵探测,发现月球对于修炼来说作用并不大。也许可控核聚变技术成熟后,月球也许可以发展成为太空殖民的中转站和采矿能源基地,却并不适合改造成为居住星球,也不适合改造成洞天福地。没有大气,没有水,只有冷寂的岩石,因此对于月球探索的李富贵就不太用心了,也许未来想做天文学家的李秋霞会喜欢研究月球吧。

    在月球停留几日后,李富贵架起星际飞梭,向太阳的卫星水星飞去。星际飞梭最大可以变到100多米长,不过现在只有李富贵一人,所以只展开了它的最小形态,看起来就像一艘5米多长的航天飞机模型,这种状态下使用星际飞梭消耗最小速度最快,元婴中期的实力下,最快速度可以达到百分之二光速,可是宇宙还是太广袤了,以这样的速度赶路到太阳系外围的冥王星大约要半个月的时间,来回一趟就要1个月了。而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零星有大约4.2光年,以这个速度去比零星,都得两百多年,元婴后期速度估计能提高到光速百分之五,但也还需要八九十年,相对于元婴期上万年的寿命来说倒是不长,但是来回得几百年时间,对金丹期以下来说没多少意义了,基本上去一趟就是一辈子了,这样的交通效率,星际殖民也无法进行有效统治。

    所以元婴期基本上也只能在太阳系内混了,也许突破到化神之后能去比邻星混一混,更远的地方估计也不行了。而去太阳系之外发展分基地,靠普通的飞行技术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解决解决传送门问题或者科技发展到空间折叠技术,可惜李富贵找遍乾坤戒,都没有元婴期能够使用的传送门材料。

    离开月球不长时间就到达了水星表面,水星跟月球差不多,表面有很多环形山,坑坑洼洼的非常难看,大气也非常稀薄,完全没有生命迹象。水星的密度跟地球非常接近,达到了地球的98.5%,是太阳系密度第二大的行星,直径只有地球的38.3%,比月球略大,质量约是地球的5.5%。水星兔子国古称辰星,西汉《史记?天官书》的作者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辰星呈灰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以黑色属水,将其命名为水星。水星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最小且最靠近太阳的行星,轨道周期约是88天,公转速度远远超过太阳系的其它行星,平均116天左右与地球会合一次。水星和太阳形影不离,因而虽是肉眼可见,但是要看到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许多年以来,水星被认为是与太阳同步的潮汐锁定,在每一次的轨道公转中都以同一面朝向太阳,就像月球始终以同一面朝向地球,直到1965年的雷达观测,美国天文学家才测量出水星自转的精确周期是58.646天,证明水星以3:2的自转轨道共振,行星中仅有它与太阳轨道共振,每自转三圈的时间与绕太阳公转两圈的时间几乎相等。

    在水星的表面到处都是冰冷的岩石,是表面昼夜温差最大的行星,白天很热,温度可达四百多摄氏度,夜间则低到负的一百七十摄氏度,不过水星自转非常缓慢,上面一天时间很长,相当于176个地球日。李富贵在水星上面探查了几天,没有什么收获,没找到什么适用用修炼或者炼器的材料,倒是发现水星上面的铁矿非常丰富,相当于一个大铁球了,因此收了一些磁铁矿到乾坤戒里面,可能也是因为水星铁矿丰富的原因,所以水星上有满布全球的磁场。在太阳无法照耀到的地方,也发现了大量的冰层,因此在背向太阳的方向,拖着长长的尾巴,长达两千多万公里,有点像彗星,虽然在地球上无法看到水星的彗尾,但是在水星上还是非常容易看到的,这条尾巴在阳光的照耀下发着七彩的光芒。

    在更深的水星内部,还发现了一些宝石、钻石,也收了一些到乾坤戒里面。虽然科学模拟认为可以在水星的两极环形山里面建设星际殖民点,不过李富贵发现这些地方并不适合建设成洞天福地,而且李富贵觉得就算修建星际殖民点意义也不是特别大,因为水星并不是适合改造成为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倒是可以考虑考虑修建地下城,水星离太阳近,能够接受更多的太阳能,不过修建地下城不如考虑去改造火星,因此李富贵对水星的兴趣也不大,查探几天后就离开了,还是等以后妹妹李秋霞修为上来之后她自己去研究吧。

    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太阳是个炙热的大气球,表面温度有六千多度,但太阳核心温度有上亿度,也许太阳的内核有一些材料可以用作炼器,但是元婴中期的修为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只能短时间生存,因此元婴期的实力并不足以探索恒星内部,李富贵也不准备去探索太阳,探索完水星,就直接准备去探索金星了。

    金星在夜空中的亮度仅次于月球,是第二亮的天体,足以在地面照射出影子。金星是一颗与地球相似的类地行星,常被称为地球的姊妹星。它的质量、体积,重力加速度都跟地球非常接近,仅比地球略小。

    金星轨道公转周期为224.7天,没有天然的卫星,在兔子国古代称为太白、明星或大嚣,早晨出现于东方称启明,晚上出现于西方称长庚、黄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