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天上的菜地(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而且呀,当车子进入轨道后,它们都会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固定速度匀速前行。这也就意味着,在这里根本不会出现传统交通中的超车现象。毕竟咱们这座太空城虽然充满未来感,但规模相对来说并不是特别庞大,因此过高的车速并非必要。这样稳定有序的交通环境,无疑大大提高了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最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要告诉大家:在我们这座太空城中,居民们通常都不会拥有私人汽车。原因很简单,随时随地使用 App 来召唤共享车辆实在是太过方便快捷了!如此高效环保的出行模式,不仅节省了个人购车成本和维护费用,更有效地减少了城市拥堵和环境污染。怎么样,是不是觉得生活在这样一座充满创新与智慧的太空城里无比幸福呢?!”听完导游的这番讲解,大家纷纷点头称赞,对于这个充满科技感和人性化设计的交通系统感到无比新奇和满意。

    当游客们乘坐着共享汽车缓缓驶入农牧区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不禁为之惊叹。这里果真是一座令人瞩目的立体式农场!它巧妙地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实现了种养结合的完美模式。

    通常情况下,立体农场会被精细地划分成 5 至 8 个层次,各个层面之间高低错落有致,相互配合得相得益彰。处于最高层的位置乃是交通主干道,宽阔平坦的道路如同一条蜿蜒的巨龙贯穿整个农场,为运输和人员往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沿着主干道往下走一到两层,便来到了养殖区域。在这里,常见的家禽家畜们欢快地生活着,它们或是咯咯叫着觅食,或是悠然自得地享受阳光。这些动物所产生的粪便可不是废弃物,而是被精心制作成有机肥料的宝贵资源。

    再往下方看去,养殖层之下往往便是鱼塘或者水培种植区域。养殖层需要定期进行清洗,而那些清洗所用的水流则顺势而下,源源不断地流入鱼塘或水培区。对于水草和蔬菜来说,这可是绝佳的天然肥料,滋养着它们茁壮成长。

    继续向下探索,位于鱼塘下方的一两层通常是水稻种植层。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从鱼塘底部抽取水源,并将沉积在底部的肥沃淤泥一并抽出,用作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如此一来,不仅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还使得土壤肥力得到了有效的补充。

    至于农作物收获后的秸秆,也不会被浪费掉。经过加工处理后,它们摇身一变成为了牲畜们美味可口的饲料,完成了又一轮的生态循环。

    而在整座立体农场的最底层,则广泛种植着各类果树以及红薯、花生、土豆等根茎类作物。这些丰硕的果实和农作物不仅为人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食物选择,更是为太空城的稳定供给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可以说,正是有了这些立体农场源源不断地产出各种优质农产品,太空城中的居民才能够享受到充足且健康的饮食。

    生产出来的食物就算一时之间没办法全部吃完,那也完全不必担心。因为在这座宏伟的太空城中,专门建造了规模极其庞大的冷库。这些冷库仿佛是一个个神秘而又安全的宝库,能够让食物得以长时间地保存下去。

    要知道,在广袤无垠的太空中,那些阳光难以抵达的角落,其温度低得令人咋舌,竟然可以达到零下一百多度!而且那里还是一片真空之境。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冷库的修建变得异常简单便捷。只需要找到一处阳光无法直接照射到的区域就大功告成了,简直就是一座天然的超级真空冰箱。这种“天然冰箱”坚固无比,可以保持数百年都完好无损。

    当需要将食物储存进冷库时,整个过程都会由智能高效的机器人来完成操作。首先,待保存的食物会被送进减压仓,然后再平稳有序地放入冷库之中。

    此外,摩天轮的二环和内环被划分为两个独特的区域——火星区和月球区。在这两个区域内,同样参照三环分别修建了农场,不过因为这两环的面积小了很多,所以规模也比三环小多了。科学家们在这里辛勤耕耘,深入研究着如何在火星和月球这样特殊的环境下进行种植和养殖。他们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新方法和新技术,希望未来有一天人类能够真正实现在其他星球上自给自足的美好愿景。

    真境集团耗费了数年时间深入研究后有了惊人的发现:绝大部分的动植物竟然能够在特定的环境里顺利地完成生长与繁殖这一生命进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动植物伴随着重力的差异变化,自身也会相应地产生一系列微妙的改变。

    总体而言,不论是灵动的动物还是静默的植物,它们在重力越低的区域生长时,往往会长得愈发高大挺拔。但是,在低重力地区茁壮成长起来的动物们,其肌肉力量以及骨骼强度不可避免地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与之相反,如果在生长历程中频繁地在低重力区和高重力区间来回穿梭,那么最终将收获更为高大健硕的身躯以及更加强劲有力的肌肉和坚实稳固的骨骼。

    对于大多数农作物来说,情况又有所不同。某些作物在低重力区域通常会展现出更高的产量,比如常见的水稻、小麦等等。可像是花生、红薯、土豆这类作物,则偏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