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水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谷河径东西两处的出入口都不这么宽,其中,东面出口宽为六丈五,西面入口宽为八丈三。”

    “另外,谷河径沿途两百多里,基本都是山体,所以,中途不用修筑拦水坝,不过,谷河径东面出口,比西面入口要高大约五丈左右!”

    李言派去调查谷河径的人,正在向李言详细汇报在谷河径的情况。

    想要让谷河径成为可以用水路运输的路线,最大的问题便是拦水坝是否可以建立的起来。

    好在,谷河径东西两处的出入口都不算宽,哪怕是比较宽的东面入口,其宽度也不到三十米。

    想要将谷河径变成水路运输,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拦水坝的建立。

    因为,谷河径东侧的出入口,比西侧要高上十五米,如果再算上运输船只的要求,那么,谷河径西面的拦水坝高度,起码要达到十六米以上,才可以满足行船的要求。

    而十六米高的拦水坝,这个要求,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太高了。

    其实,在谷河径东口,建立拦水坝这种想法,秦国之前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想要达成通航要求,拦水坝的高度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如今这个时代,修建一道几米高的拦水坝不是问题,可是,当拦水坝的高度超过十米以后,那么,问题可就大了。

    随着高度的增加,拦水坝的修建会越来越难,不说其他的,单单是修筑拦水坝的材料便是一个大问题。

    因为,想要保证高度十几米的拦水坝正常使用,拦水坝肯定是下宽上窄的。

    特别是最底部的坝体,其要承受的压力是极其巨大的。

    所以,材料是一个问题,而相比于材料,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更难解决。那便是时间问题。

    谷河径的河流虽然无法通航,但是,这并不代表其水流量就小谷河径的河流之所以无法通航,最大原因,其实是谷河径内部河道的情况关于复杂,山间河流往往落差大,大量的石头半裸露在外。

    这样的情况下,船只自然无法通航 但是,谷河径的河流,水流量可一点不小,其的水流量,比一些可以通航的河流都要大。

    所以,想要在谷河径修建拦水坝,只能挑选枯水期进行。

    只有在枯水期期间,谷河径内部河流的流水量小,可以方便拦水坝的修建,如果不在枯水期修建拦水坝,那么 结果很可能是,你这边拦水坝的地基还没打好,河水就冲垮了。

    而谷河径的枯水期是冬天和早春的五个月时间。

    虽然说,长期不下雨也会有枯水期,但是,那些枯水期太不稳定了。

    因此,想要完成拦水坝的修建,最好是在枯水期时期,至少要完成拦水坝一半的修筑工作。

    材料和时间,都严重限制了拦水坝的修建工作。

    不过,李言既然敢这么想,自然是有解决方法的。

    首先是材料问题,李言打算用水泥来修建拦水坝。

    其实,说起来,水泥这种材料,并不是没有出现过,早在上千年前,便已经出现了和水泥非常相似的材料了。

    比如说,糯米搅石灰浆这种材料,其实其的特性和水泥差不多。

    但是,限制这些材料制造的最大因素,便是成本。

    糯米的价格高昂,用其修建宽几十米,高十几米,厚十几米的拦水坝,需要的糯米太多了。

    而且,之前出现的类似水泥的材料,在一些方面,还是存在缺陷的。

    所以 李言需要的是,现代水泥。

    而现代水泥的制造其实并没有太高的难度。

    首先,是原材料方面。

    现代水泥的原材料以石灰石,粘土,铁矿石或者炼铁矿渣这三样为主。

    石灰石:作为水泥的主要成分,石灰石中含有必需的钙元素。

    粘土:提供铝和硅,发挥胶凝剂的作用。

    铁矿石或炼铁矿渣:调整水泥的颜色和特性,如果没有铁矿石的话,烧制出的水泥强度和耐久性会下降。

    而接下来的制造过程也很简单,先进行破碎和磨粉。

    破碎:将原材料破碎成较小的颗粒。

    磨粉:进一步研磨将颗粒磨成粉末。

    然后是烧结混合,将水泥原料研磨成的粉末按照百分之八十的石灰石、百分之十五的黏土,以及百分之五的铁矿石混合均匀。

    接着放在窑中,用一千三百度以上的高温,进行高温烧结,从而形成水泥熟料。

    随后则是磨细。

    烧制好的水泥,还需要再次进行一场细磨,好让其彻底变为粉末状。

    以确保水泥熟料的颗粒细度符合标准。

    最后是向细磨好的水泥当中,混合加入石膏。

    磨细的水泥熟料与适量的石膏混合,调节凝固时间和硬化速度,当然,不加石膏也没关系。

    如此,经过这一系列操作,水泥便成功制作完成了。

    不过,制造好的水泥有一些注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