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先期工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秦国休养生息的同时,魏国和随国也在消化刚刚占据的土地和人口。

    其中,随国很快便完成了消化。

    这得益于随国更大的体量,对于魏国和随国来说,两国虽然在这次的联手当中,都瓜分到了一百多万人口。

    但是,因为魏国和随国的体量不一样,导致两国对于新占地区的消化也是不一样的。

    魏国原先的人口不过四百万,突然增加了一百多万,对于魏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负担,这一百多万人要为魏国所用,需要魏国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可以。

    而随国的情况则比魏国好很多,这是因为,随国的人口基数超过一千万,增加一百多万人口,对于随国来说,其实并不是太大的负担。

    所以,在灭亡七国联盟以后,魏国随国都忙着消化战果,并没有什么大动作。

    不过,魏国和随国没有什么大动作 楚国却动作频频。

    失去了江汉和南阳两个核心地区的芈娉,陷入了和国内贵族的互相角力。

    为了缓解楚国皇室和楚国封君贵族之间的矛盾,芈娉下令,楚国出动大军北上。

    目标赫然是刚刚占据了大批领土,但是还没有稳定的魏国。

    楚国打算,西失北补,从魏国身上找回一些损失。

    而刚刚占领了大批土地和人口,但是还没有稳定的魏国,便成为了楚国的首选。

    楚国以投降的宋地为依托,开始向魏国占据的宋地和唐地进犯。

    刚刚结束灭七国联盟之战的魏国 无力和楚国对抗,只能选择固守。

    而随国尽管已经初步稳固了战果,但是,灭七国联盟,让随国耗费了不少的钱粮,在楚国没有主动招惹的情况下,随国也不愿意和楚国开战。

    于是,随国坐视魏国和楚国之间爆发了激烈冲突。

    在魏国和随国开战的时候,秦国方面,也开始了谷河径的工程。

    尽管枯水期还没有到。

    但是,谷河径的工程可不只是建两座拦水坝那么简单。

    谷河径的工程还有很多,其中包括,清理谷河径内部。

    在拦水坝完成以后,想要让船只通航,起码得保证水路的安全。

    所以,谷河径原先遗留的大量石头,必须要清理掉。

    小石头还好,还可以作为材料,放置到两侧,作为加固沿途的作用。

    可一些大石头,则没那么大的作用,所以,需要清理掉,而对于这些十几米宽,几米高的大石头,秦国采取的清理方法很简单,先用火烧,然后在火烧过石头以后,往上面泼冷水。

    通过火热后突然浇淬的方式,让石头自行破碎,在石头的表面和内部产生的高温,会引起热胀冷缩,从而使石头产生不同程度的破裂,并且能够扩散到整块石头的内部。

    来方便将原先巨大的石头变成碎石。

    另外,谷河径一些地方过于狭窄,需要将两侧山体削除一部分,以进行拓宽。

    毕竟,要进行通航,水面如果过于狭窄,是不利于行船的。

    李言不求谷河径的工程完成以后,可以走楼船这样的大型船只,只要可以走五十料这样的船只,李言便足够满意了。

    五十料的船只有多大呢?

    在秦国,一料的排水量大约是0.65吨,而一料的载重量则为排水量的一半,即一料的载重量为0.325吨。

    所以,五十料的船只,是指可以装载16.25吨货物的船只。

    而16.25吨,换算成粮食,则是相当于二百七十石。

    也就是说,一艘五十料的船只,其一次可以装载二百七十石粮食,这个运输能力,相当于四十五辆牛车的运输量了。

    秦国在谷河径进行的工程规模巨大,为了可以在今年枯水期之前,完成谷河径的先期工程,李言特地调动了近十万青壮年进行谷河径的工程,如此巨大的工程,自然瞒不过魏国方面。

    对于秦国在谷河径干的事情,魏国方面也进行了分析。

    在经过一番分析以后,魏国方面认为,秦国在谷河径正在干的事情,应该的为了拓展谷河径的道路,以满足粮食物资的运输需求。

    对于秦国展开的浩大工程,魏国方面都认为,秦国在白费功夫。

    谷河径原先其实有路,是先民修建的,但是,谷河径的道路为什么只能满足独轮车通过呢?

    自然不是因为先民们不想修路了,而是因为,没办法修下去了。

    谷河径当中有河流,这对于沿途运输来说,是好事,但是,对于谷河径来说,流经其中的河流,却也是一件坏事。

    因为谷河径的河流是由两侧高山的小溪汇集而成,水文状况十分复杂,经常会爆发山洪。

    像夏天,往往一场暴雨过后,谷河径当中的河流,水位可以暴涨数尺。

    暴涨的水位,轻易的便可以淹没一旁的小径。

    甚至,有时候,几十里外小雨,结果,下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