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攻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什么,十……十三万大军,全军覆没了?”

    陆安满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要知道,被公孙袅带去的十三万魏军,可是整个魏国当中的精锐了啊。

    可现在,居然一战尽没。

    这代表着,魏国已经没有多少兵力可以抵御秦国了。

    ……

    魏国籍布县。

    在歼灭公孙袅率领的十三万魏军以后,秦国方面,并没有立刻东进,进攻魏都安邑。

    而是,先统计损失和收获。

    此次夜袭,秦军损失了一万二千多人。

    但是,魏军参战的十三万人,被秦军斩首五万余,剩下的六万多魏军,投降的有四万左右,还有两万多魏军则四散开来。

    而秦国在此次大战当中,可谓是收获巨大,缴获的粮草盔甲辎重众多。

    其中,最让秦军满意的是,三千魏国重甲铁骑全部落入了秦军的手中。

    由于秦军的夜袭,魏军最精锐的三千重甲铁骑连上战场的机会都没有,便被秦军成建制的歼灭在了营垒当中,三千重甲骑兵有一半因为反抗秦军被杀,而另外一半则投降了秦军。

    而更关键的是,魏军三千重甲铁骑的战马,也全部被秦军缴获。

    要知道,可以成为重甲骑兵使用的战马,不说万里挑一,起码也是百里挑一的存在。

    一匹这样的战马,其的售卖价格,是普通战马的数倍。

    魏军三千重甲铁骑,有战马六千匹,一战以后,全部归了秦军。

    六千匹可以满足重甲骑兵使用的战马,其价值巨大。

    可以说,秦国只要挑选好人员,可以在极短时间内,便多出来三千重甲铁骑。

    而目前,整个秦国,重甲铁骑的数量,也不到五千。

    可以说,这三千重甲铁骑的增加,瞬间便让秦国重甲铁骑的数量,增加了六成以上。

    而在休整三天以后,秦军完成了战场清理,于是,秦军全线,开始发动进攻。

    魏国方面,在损失十三万精锐魏军以后,已经不具备和秦军对抗的能力。

    剩余的近二十万魏军,在秦军面前,可以说是一触即溃。

    只一天,秦军便向东挺进了四十里。

    沿途的魏军根本没有和秦军交战的意思。

    于是,近三十万秦军,只用了一天时间,便将魏国布置的防线击破。

    在秦军发动全面进攻的第二天,秦军攻陷魏国重镇籍布县。

    随着籍布县的陷落,魏都安邑的西大门洞开。

    此时,阻挡在秦军前往魏都路上的障碍已经没有了。

    在拿下籍布县以后,攻魏秦军一分为二。

    晏明率领二十万秦军,包括大部分骑兵,向魏都安邑前进。

    而高平和曹顺两人,则率领七万秦军南下。

    高平和曹顺两人的作战目标是,南下进攻温城。

    打通黄河一线,以保证攻魏的顺利性。

    同时,秦国也准备灭郑了。

    在灭魏的同时,开启灭郑之战,是秦国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

    因为,想灭魏,秦国必须依靠黄河的水路运输。

    之前,秦国耗费大量精力修筑的拦水坝,不过是把谷河径变成了水路,可是,在通过山脉以后,秦军想要保证围攻魏都安邑秦军的后勤补给,依然需要依靠黄河才可以。

    因为,从谷河径到安邑 之间有五百里的路程。

    这五百里路程当中,超过三百里是陆路。

    所以,想要完成灭魏之战,秦国必须拿下安邑。

    而安邑,乃是天下闻名的坚城。

    安邑成为魏国首都的时间算不上太久,连百年都没有。

    但是,从魏国迁都安邑开始计算,魏国五代君王,都没有停止过对安邑城防的加固。

    不说别的,就是安邑的城墙和护城河,都足够让人头疼了。

    魏都安邑城外的护城河的平均宽度超过了五十米。

    而且,安邑护城河里面的水,分别和黄河以及另外一条河相连。

    想要切断安邑城外护城河的水源,几乎不可能。

    而五十米宽的护城河,意味着,秦军连靠近安邑城墙都办不到。

    即使秦军在护城河当中,填埋出了一条道路。

    可想要拿下安邑,依然是困难异常。

    安邑城的整个城防工事,十分完备,城墙和护城河之间,是三道依次递增高度的羊马墙。

    这些羊马墙虽然不像城墙一般高大坚固,但是魏军在羊马墙后安置了脚架,守军完全可以将羊马墙作为矮墙进行防守,每道羊马墙之间的间隔都没有超过三丈。

    而且,羊马墙之间的区域,十分平坦,平坦到,重甲骑兵可以肆无忌惮的进行冲锋。

    羊马墙后面,才是安邑的城墙,而安邑城的城墙,最矮的地方,其高度都有十米,安邑城城墙的平均高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