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不同的出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对于李诩的问题,赵合愣了一下。

    李言和其他皇子最大的差别?

    赵合想了一下。

    其他几位太子之位有力的竞争者,每一个都出身不凡,在朝中拥有不小的势力。

    而六皇子,在诸多皇子当中,是唯一一个,出身不高的,六皇子的母亲只是一名商人之女,是当初皇帝外出遇到的,临时起意纳入后宫。

    六皇子母亲的地位也不高,不过是美人而已,根本无法和其他皇子母亲的妃子级别相比。

    至于说在朝中的支持者,六皇子更是拍马也赶不上其他皇子。

    六皇子母族虽然有人在秦国为官,但是并不是京官,而是地方官,也不是拥有实权的封疆大吏,只是一些郡守 县令而已。

    这样的官员,对于京都的官员来说,有和没有一样。

    这些都可以算是李言和其他皇子不同的地方,可是,这些不同,在赵合看来,对于李言有什么用?

    赵合实在不明白,李诩在担心什么。

    “殿下,我还是不明白。”

    “赵合,李言和我们另外几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出身。”

    “李言的母亲是秦国人,而我和我另外几位弟弟的母亲可都不是秦国人啊!”

    赵合经李诩这样一说,想到确实是如此。

    李诩的母亲是郑国的公主。

    说起来,李言穿越的这个世界,和战国时期比较相似。

    这个世界有五个比较大的国家。

    分别是,处于西方的秦国,处于南方的楚国,处于北方的魏国,处于东方的随国,以及,处于四国包围当中的郑国。

    除了这五个强国以外,在五国的夹缝当中,还有一些小国。

    不过,天下诸国当中,最强的便是这五国。

    五国彼此之间互相攻伐,互相联合,互相制衡。

    数百年来,五国战事不断,可是,在彼此爆发战争的同时,五国之间,也在进行着密切的交流和联盟。

    彼此之间互相进行嫁娶,十分平常,说起来,五国皇帝之间,都是亲人。

    秦国的皇帝是楚国皇帝的表哥,又可能是魏国皇帝的舅舅,也可以是郑国皇帝的叔叔。

    数百年的通婚联姻,使的五国皇室之间,都是亲戚。

    而秦国作为五国当中,国力排名第二的存在,一直是左右天下大势的重要力量。

    所以,另外四国都有公主嫁到秦国。

    而二皇子,便是郑国公主所出,三皇子则是魏国公主所出,五皇子则是随国公主所出。

    秦国六位皇子当中,唯有六皇子李言,不是他国公主所出,而是秦国商人之女所出。

    看起来,李言在出身上面,比起李诩他们,没有丝毫优势。

    但是,秦国内部方面,李言却可以获得众多支持。

    因为,一直以来,秦国都希望向东扩张,可是,秦国向东扩张,需要面对的便是郑国和魏国。

    而从二十年前开始,秦国却停止了东扩的脚步。

    倒不是说秦国不想东扩或者说,郑,魏两国挡住了秦国。

    而是,秦国皇帝,不愿意东扩。

    因为,如今秦国皇帝的母亲,是如今魏国皇帝的姐姐。

    也就是说,如今秦国皇帝的身体里 有一半魏国血脉。

    因为这种原因,秦国皇帝二十年没有进行东扩。

    二十年没有东扩,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好事,对于秦国的大多数百姓来说,也算是好事。

    可是,对于秦国的军功集团来说,却不是好事。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军队只有在战争时期,才可以得到充分的重视。

    一旦战争停止,军队势必会受到限制。

    尽管因为有另外四国的存在,秦国不至于重文轻武,但是,不可否认,二十年没有大规模战争的秦国,已经让秦国的军功集团,心生不满了。

    因为,原先的老人在二十年的时间当中,已经来到了生命的尽头。

    可是,他们的子孙却因为无法建立军功,而无法进入朝堂当中。

    对于军功集团来说,无法建立军功 便无法延续家族的辉煌。

    所以,秦国的军功集团,迫切的希望,秦国可以发动新的东扩行为。

    至于说,秦国军功集团和李言有什么关系,这还和李诩的出身有关。

    李诩的母亲是郑国的公主,而郑国在五大国的排行当中,实力是最弱的。

    因为地处四战之地,其他国家如果无法从另外四国手上讨到便宜,还可以向外扩张,以获取新的土地。

    比如说,秦国更西面,有很多游牧部落和山民。

    这些游牧部落和山民,战斗力不强,对于秦国来说,打这些势力,属于轻松加愉快。

    而魏国,随国,楚国同样可以向其他方向扩张。

    可郑国不行。

    郑国地处五大国中央,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