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问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四月二十七日。

    联军和秦国爆发了第一场战事。

    联军出动五千人,进攻一处二千秦军控制的山头。

    秦国以营垒为依托,和联军对战,但是,因为兵力不足,加之攻垒联军尽数精锐,于是,开战半个时辰以后,秦军出动援军。

    联军方面同样投入军队,拦截秦国援军。

    随后的三个时辰内,秦军和联军逐渐增加军队,双方开始不断的投入军队交战。

    最后形成的局面便是,在双方第一天的交战当中,联军投入了超过三万人,秦军则投入了二万八千人。

    双方在第一天的交战当中,各自损失了超过两千人。

    第二天,秦军展开反击,出动三万人,和联军进行交战。

    联军出动同样的兵力和秦军对战。

    ……

    中阳城。

    李言看着前线送来的战报。

    总体来说,目前,不管是秦军还是联军,都还是相当克制的。

    双方没有一开始便爆发大规模作战。

    这其实很好理解,秦国大军加上联军,八十多万人,战线绵延过百里。

    双方对于对方的情况都不是很清楚,自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投入全力交战。

    所以,现在两方的交战,更多还是一种试探而已。

    两军要爆发决定性战役,起码得先互相试探个十天半个月再说。

    前线尽管已经开战,李言并不打算对前线的秦军过多插手。

    李言对自己有多少本事一清二楚,指挥几十万人作战,李言可没有这样的能力。

    所以,李言不打算插手前线秦军的指挥。

    毕竟,在开战之前,李言就已经说过了,此次秦军主将是老将军李世鹏。

    如果李言插手指挥的话,那可是越级指挥作战啊。

    越级指挥作战对于前线军队来说,是一件大忌。

    李言也知道,越级指挥是不可取的,毕竟,运输大队长的案例可还眼睁睁的在眼前呢?

    李言可不想以后被人说,“机枪左移五米。”

    李言需要做的,便是在中阳城看好前线秦军的粮食补给运输。

    前线四十多万秦军,需要的粮食物资是巨大的,李言只要在中阳城,看好每天转运往前线的粮食物资,便是对于前线秦军的最大支持了。

    由于有李言亲自在中阳城监管粮食物资的运输,秦军的后勤补给,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毕竟,皇帝就在一边,如果这时候后勤补给出了问题,皇帝可是可以一时间知道的。

    到时候,事情是上午发生了,人中午就得被砍了脑袋。

    于是,在李言的监督下,中阳城的粮食物资运输效率直接拉满。

    ……

    联军大营。

    “公孙袅,我随国的重装步兵明明已经撕开了秦军军阵,为什么要我撤回来。”

    张充一进来,便大吼了起来。

    原来,不久前,联军再次和秦军开战,此次联军方面出动的是以随国军队当中的重装步兵为主。

    依靠随国重装步兵的装备和强悍战力,联军很快便在战场上取得了优势,压制住了秦军,更是在不久以后,撕开了秦军军阵。

    本来,张充准备让魏国骑兵加入战场,扩大优势,可结果,魏国骑兵却在公孙袅的命令下撤出了战场。

    同时还给张充下达了命令,让已经取得突破的随国重装步兵也撤出战场。

    张充自然不愿意在此时撤出战场,可是,看着秦国骑兵部队已经投入战场,再不撤退,自己麾下的精锐重装步兵便要被秦国骑兵切割,只能下令撤出战场。

    而刚刚返回大营,张充便前来问责公孙袅。

    要不是公孙袅命令魏国骑兵撤退,今天和秦军的交战,必然是联军大胜。

    “公孙袅,要不是你不投入骑兵,今日一战,我们至少可以斩杀五千秦军。”

    “公孙袅,你今天必须给我一个解释。”

    “公孙大人,你确实应该给我们一个解释,前天我郑国军队,好不容易占据秦军营垒,你为何不派兵支援,致使我郑国二千精锐被秦军万余人包围,尽数战死。”

    随着张充向公孙袅问责,周传杨也站出来和张充一起问责了。

    因为像今天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之前,郑国军队也有在战场上取得优势 可是,却因为公孙袅不给支援,导致郑国军队全军覆没的。

    对于张充和周传杨的责问,公孙袅并没有第一时间给出解释,反而是向一旁的魏军将领询问道。

    “赵将军,我要你办的事情如何了?”

    “回丞相,我魏军骑兵,这半个月已经将大军方圆百里进行了多次清剿,拔除了秦军的所有据点,另外,我魏军骑兵也已经控制了周边地区,防止秦军斥候的渗透。”

    “好!”

    “周将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