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情况明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言在看到振远隘口被突破,有万人以上规模的武装力量进入秦境以后,并没有想到,这是联军方面干的。

    李言还是以为,突破振远隘口的是草原上面的游牧部落。

    毕竟,之前李言便接到了关于草原诸部调集物资的消息。

    如今,振远隘口被突破,李言还以为,是草原游牧部落所为。

    而对于这些入侵秦境的草原游牧部落,李言只是向靠近边境的北部诸县,发布了就地征召军队,收拢百姓物资的命令。

    在李言看来,这些突破了振远隘口的游牧部落,肯定是想趁秦国和联军大战的时候,来秦国抢一把。

    对于这种事情,秦国北境可以说是轻车熟路,自然有一套成熟的应对策略。

    现在,秦国的第一目标是尽可能的杀伤联军,并拿下魏国的国土。

    等收拾完了联军和魏国,秦国再调头去收拾草原游牧部落,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花儿那么红。

    所以,李言并没有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应对,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联军隐瞒的太好了,六万联军精锐,之前没有泄露足够的信息,秦国根本无法得知六万联军的存在。

    翌日。

    在中阳城的李言,终于得到了秦国北境其他地方发送来的情报。

    “什么,一支由魏国骑兵和草原游牧部落骑兵组成的庞大骑兵部队,正在南下?”

    “回陛下,确实如此,各地派出的探马,斥候虽然遭到了大量的劫杀,但是,基本可以确定,一支由魏国和草原游牧部落组成的骑兵部队,正在向中阳城靠近。”

    “魏国骑兵部队!”

    在看到有魏国骑兵部队以后,李言便意识到了一丝不一样的味道。

    可是,对于现在的情况,李言还是太缺乏足够的信息,李言根本无法依靠现有的情报,来拼凑出具体的事项。

    不过,李言可以肯定,一支人数万人以上的骑兵部队,向中阳城杀来,那么,突破振远隘口的\/目的,便不是为了抢一把就走。

    要知道,振远隘口距离中阳城有八百多里。

    沿途郡县不少。

    如果只是为了抢一把就走,绝对不会如此深入。

    深入八百多里,给秦国一些时间,北境诸县便可以完成军队动员,到时候,秦军先是拿回振远隘口,切断其的归路,然后再进行围剿,这进来多少人,都得留下。

    不过,李言也想不明白,以一万多骑兵,便想攻下中阳城,这无疑有一些痴人说梦。

    尽管说,随着秦国战事大优,中阳城原先三万的驻防部队,被减少到了一万,其中五千中尉军和卫尉军,另外五千则是地方部队。

    可是,就算中阳城守军减少到只有之前的三分之一,那也不是一万多骑兵可以染指的啊。

    打野战,这一万多骑兵可以抵得上十万步兵 可进行攻城战,马匹用不上,这一万多骑兵,撑死算是一万多步兵。

    想以一万多人攻陷一万人守卫的中阳城,李言想不明白,是谁给对方的勇气,梁静茹吗?

    所以,五月十二日,李言依然没有离开中阳城,只是让中阳城周边郡县,调集部分兵力,进驻中阳城,以加强中阳城的守备。

    并没有从关外调动秦国大军回返。

    五月十三日清晨。

    天刚刚蒙蒙亮,一名秦国骑兵,便出现在了中阳城北门。

    “开门,快开门,紧急军情,紧急军情!”

    负责守卫城门的秦军士兵,见来人乃是传递重要军情的驿卒,立刻放行。

    而在辰时二刻(早上七点半)李言接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

    那就是,突破振远隘口的军队具体情况终于查清楚了。

    超过五万郑,魏,随三国军队,外加大批草原游牧部落的骑兵,组成的军队,突破了振远隘口,正在向中阳城杀来。

    李言看到人数不少于五万的联军时,第一时间是懵逼的。

    因为在李言看来,联军应该在中阳城东面和四十多万秦军作战,而不是突然从中阳城北方,突破秦国边境隘口,杀入秦境,并正在杀向自己。

    “联军还有多久到达?”

    “回陛下,根据各地探马和斥候的情报,有万余骑兵,此时距离中阳城已经不足四十里了。”

    “剩余的联军兵马,最晚明天就可以抵达。”

    “末将恳请陛下立刻离开中阳城。”

    李言计算了一下,离的近的骑兵,距离中阳城不到四十里 这个距离,对于骑兵来说,一个时辰就足够了。

    一个时辰不算久,不过,李言如果想离开,还是没问题的,中阳城靠近水路,李言如果想走,现在出西门 马上就可以乘船离开。

    一个时辰,足够李言离开中阳城了。

    可是,中阳城对于此时的秦国太过重要。

    中阳城担任着四十多万秦军的粮食补给。

    一旦中阳城出现了问题,相当于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