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钱越值钱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现在一斗只要八文了?”

    “是的,一斗八文。”

    “好吧,那来个一百石先。”

    “好嘞!”

    李言来的睢阳城也有差不多一个月了,这一个月,李言依然没有离开睢阳城。

    这一个月的时间,李言主要干了两件事,一,熟悉睢阳城的地形。

    睢阳城作为大运河重要的中转城市,规模还是挺大的,城墙的长度大约是在六千五百米以上,整个睢阳城的总面积超过了两点五平方公里。

    相当于三百五十个足球场那么大。

    这段时间,李言基本把睢阳城转了个遍,对于睢阳城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睢阳城是一座防御十分坚固的城市。

    首先是睢阳的城墙,睢阳城城墙的高度基本在十米左右,算得上是城高墙厚了。

    要知道,唐朝作为首都的长安城,城墙高度也就七米多而已。

    所以,睢阳城的城墙绝对算得上很高了。

    睢阳城外还有护城河环绕,护城河连接着活水,所以,睢阳城外围的水面即充当了睢阳城的护城河。

    又可以作为睢阳城水源的来源,不过,睢阳城内部也不缺水,毕竟,睢阳城地处南方,靠近运河和睢水,周边还有多条河流,地下水资源丰富,随便往下挖个几米,就可以打出水来。

    所以,睢阳城内有足够的水井,可以满足全城人的使用。

    二,这段时间,李言在不停的招募人手。

    李言很清楚,接下来睢阳将迎来一场空前惨烈的战事。

    李言不单单要购买更多的粮食,还要招募一批人手。

    这些人在睢阳保卫战开始之前,主要是帮助李言运输购买粮食的,开战以后,则是协助李言守卫睢阳城的帮手。

    本来,李言想在睢阳城招募大量人手,是有一定难度的。

    可是,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河北,河南等地陷于战火,而此时的江淮地区还没有受到战乱的波及,于是,大量战区的百姓选择逃往江淮地区。

    而睢阳作为连接战区和江淮的重要地点,同样出现了大量的难民。

    睢阳太守许远已经开始在城里招募青壮,准备守城了。

    而许远大量招募人手则是因为,睢阳城没有足够的军队了。

    因为江淮地区长年没有战乱,所以 此时的睢阳城其实并没有多少军队驻扎。

    其实,不单单睢阳没有军队,整个江淮地区都没有多少军队。

    因为,安史之乱发生之前,唐朝的主要军事力量,都集中在西北,北面,东北。

    唐朝十大节度使,处于南方的只有两个。

    分别是剑南节度使和岭南节度使。

    这两个节度使在唐朝十个节度使当中的实力属于绝对垫底的存在。

    两个节度使的兵力加起来还不到五万人。

    而且,剑南和邻南节度使分别驻防四川和广西广东,要防备吐蕃和南诏。

    距离睢阳非常远。

    本来,江淮地区的军队应该属于唐王朝的中央军范围。

    但是,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唐朝的中央军损失惨重。

    杨国忠主持了两次进攻南诏的战争,结果是,两次战争都以唐王朝的惨败告终。

    唐王朝为了攻打南诏,损失了超过二十万人,其中包括大量原唐王朝的中央军。

    正是因为连续两次攻打南诏惨败,让唐王朝的中央军损失惨重,在两年后 面对安禄山的十五万大军时,唐王朝却几乎没有抵抗之力一般,就是因为中央军损失过于惨重,临时招募的军队,哪里是安禄山那些精锐边军的对手。

    连续两次攻打南诏惨败,也让江淮地区的唐军损失惨重。

    要知道,张巡守雍丘的时候,麾下的三千人,大多数也不是正规的唐军,而是临时招募的。

    由于睢阳城本地人口数量不足,所以,许远从南逃的难民当中,招募了大量的人手。

    对于这些逃避战乱的难民来说,加入睢阳守军,便可以吃饱饭,不少人还是非常愿意加入的。

    而且,许远还对被招募的人许诺,他们的家人可以被安排住在睢阳城内。

    而李言也在难民当中招募人手。

    不过,李言对于招募的人手有很大的要求,不但招募的人要身强体壮,而且,李言还规定,招募的人最好和燕军有仇,比如说,家里有亲人死在燕军手上的,李言会重点招募。

    对于李言来说,他现在有足够资本 招募人手。

    随着战争的发展,李言发现,自己拥有的一千贯铜钱,比自己预想的要更值钱了。

    在之前,李言预计,江淮的粮价可能在十文一斗。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睢阳城的粮价不但没有因为战争,难民的出现而变高,反而还出现了降低的情况。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和唐朝的特殊国情是分不开的。

    唐朝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