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拖延运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毕竟,濮阳和济阴要投降这件事,李言不可能明说。

    毕竟,这个时候,濮阳和济阴还在抵抗,至少明面上是如此。

    而李巨之所以要让睢阳调拨粮食给濮阳和济阴,也是因为济阴保护在李巨现在所在地彭城。

    所以,濮阳和济阴要投降燕军这种事,许远和李巨肯定是不知道的,尤其是李巨。

    要知道,李巨这人,完全可以用贪生怕死来形容。

    其虽然成为了河南节度使,但是,基本上没有指挥唐军和燕军作战过。

    要知道,在濮阳和济阴投降以后, 这位河南节度使,立马放弃了彭城,直接跑到了临淮。

    临淮可在在睢阳东南方,距离睢阳的直线距离都足足有五百里。

    要知道,李巨放弃的彭城,可是徐州地区的关键城市。

    汴水,泗水在彭城交汇。

    结果,在济阴投降以后,李巨可是直接跑路的。

    如果李巨知道,济阴要投降,那么 肯定是在济阴投降之前就跑了。

    所以,李言想要阻止济阴获得睢阳的粮食,只有一个办法,那便是把运粮的任务揽下来,到时候,在往济阴运输粮食的时候,李言再想办法好好拖延一番。

    许远对于李言的这个要求,有一些反应不及。

    在许远看来,像李言这样的人,既然选择带人加入了唐军,便应该是想建功立业的,可许远没想到,李言居然要求去押送粮食。

    不过,许远也认真考虑了一下。

    认为李言之前说的话很有道理。

    睢阳如今的守军当中,基本都是之前招募的,许远早就让人训练他们了。

    而李言如今带人刚刚加入,这时候要是把李言这些人编入睢阳守军,确实无法和其他守军一起好好作战。

    不如让李言带着人,去干押送粮食的任务。

    之前许远就在烦恼,应该让谁去押送粮食前往济阴,濮阳。

    毕竟,押送粮食这活,可不是那么好干的。

    偏偏现在,许远无法抽出太多人押送粮食。

    因为叛军距离睢阳越来越近了。

    尽管张巡一直在重创叛军,可是,没办法,张巡一个大神也带不动四个坑逼啊。

    而如今,李言自己请命,要去押送粮食,许远在考虑一番以后,便同意了李言的要求。

    “既然如此,那么,押送往济阴的一万五千斛粮食,便由你负责了。”

    “许太守放心,我一定不辱使命。”

    在许远那里,获得运输粮食去往济阴的任务以后。

    李言便开始着手准备了。

    知道济阴获得粮食结果的李言,自然不可能真的把粮食运输到济阴。

    李言需要做的,便是把原先应该运输到济阴的粮食,通通扣下来。

    不过,如何把粮食克扣下来,确是一个技术活。

    因为济阴距离睢阳不算远,直线距离不过才一百多里,就算是走陆路,三四天也就到了。

    而现在,不过才十月份,济阴投降的时间可是在十二月份。

    如何拖过这段时间,便成为了李言需要考虑的事情。

    不过,接下来,李言却兢兢业业的开始组织人手,工具。

    要运输到济阴的粮食一共有一万五千斛,如果按照正常情况来说,那么多粮食,要运输到距离不远的济阴,完全可以分批进行运输。

    毕竟,济阴就几十公里,往返一次,一个星期就差不多了。

    但是,李言可不是真的要给济阴运粮食,想要李言把粮食运到济阴,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李言先是以征召民夫,准备运输工具为理由,拖时间。

    但是,实际上,李言征召民夫运输工具的过程非常拉胯。

    在征召民夫和运输工具的同时,李言还亲自带领一些人,前去破坏前往济阴的桥梁和道路。

    从睢阳前往济阴,沿途需要经过一些河流。

    李言将沿途河流上面的桥梁纷纷破坏。

    由于是晚上行动,加上人数不多,李言的破坏行动并没有被人发现。

    在破坏完桥梁和道路以后,李言便以道路不畅为理由,不向济阴运输粮食。

    期间,济阴也派人到睢阳催促粮食。

    但是,都被李言以道路,桥梁损坏为理由,搪塞了过去。

    不过,济阴的人很快便把事情告到了许远那里。

    许远虽然不愿意运粮到济阴,但是,既然遵守了李巨的命令,济阴的人把事情闹到他这里,他也只能过问一下。

    李言自然是以道路不畅为理由说服了许远。

    并且表示,道路一旦修复,自己立刻运输粮食到济阴。

    事后,对于济阴的人告状,李言十分不满,李言自然不可能去修复被破坏的桥梁道路,但是,如果继续拖延下去,济阴的人一定会再派人来睢阳,要许远运粮,甚至会把事情闹到李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