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以竹子为造纸原材料(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可以说,用竹子作为纸张的原材料,那么就相当于,把造纸的原材料成本降了下来,成本下降了,那么,纸张的售卖价格自然也下来了。

    雍城一天三千张纸,并不是雍城的消费极限。

    事实上,雍城一天三千张纸往往是不够的。

    因为,雍城的实际用纸量要超过三千张纸。

    不说民间用纸,就官方用纸的数量就极其庞大。

    就拿城门令来说吧。

    雍城对于每天进出雍城的货物,人员都需要进行登记。

    比如说,进入雍城的货物是什么 有多少,哪里来的,货物主人是谁,什么时候入城,这些消息都需要进行记录。

    同时这些消息是一式两份,货物主人一份,城门令留一份。

    而雍城那么大,每天单是进出的人, 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了。

    货物更是不少。

    单是城门令,一天消耗几百张纸都是非常常见的。

    可由于纸张数量稀少,价格昂贵,很多时候,记录消息的载体不是纸张,而是竹片,木板什么的。

    而雍城还算是纸张供应比较充足的地方。

    如果是其他地方,根本无法像雍城一样,有那么多纸张供应。

    由于缺少纸张,所以,对于户籍,田地的统计实际上并不准确。

    而且,由于大量竹片的使用,记录的消息储存,抄录,运输也非常不方便。

    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缺少纸张,秦国的书籍价格昂贵。

    书籍价格贵,则代表可以读的起书的人少。

    读书人少,则代表国家可以利用的人才也少。

    同时,读书人少,官职更容易形成垄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