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攻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唉,这颜记纸坊被封了,这纸张供应又紧张了起来,我这书可刚刚写到关键时候,没纸可如何是好?”

    “谁说不是呢,这好端端的怎么就被封了?”

    “还不是财帛动人心啊!”

    “好消息,好消息,颜记纸坊解封了。”

    “什么,昨天不是才刚刚封的吗?怎么今天就解封了?”

    “这我也不知道,反正颜记纸坊又开张了,而且啊,我还看到,徐记纸坊被封了。”

    “不是,怎么徐记纸坊会被封啊,不是应该是颜记纸坊被封吗?”

    “我也不知道啊,反正颜记纸坊现在又开始营业了,而且我还看到,颜记纸坊的制造价格降低了,现在一张纸只要四十文钱了。”

    “干,那么重要的消息你怎么不早说,我先去买纸了。”

    “就是,纸张降价那么重要的事情你不早说,前面那么多废话干什么?”

    徐天赋看着来自己家抄家的人,完全有一些懵逼。

    因为,来抄家的居然是郎卫军。

    郎卫军可是直属于皇帝的军队,人数不多,没多少战斗力,但是,代表的是皇帝的脸面。

    而出动郎卫军抄家,只能说,这是皇帝的意思。

    可徐天赋想不明白,自己虽然家财不少,可在雍城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人物,不要说皇帝了,在和李炳认识之前,徐天赋连认识皇亲的资格都没有。

    对于李炳的后续处罚李言并没有大肆宣扬,毕竟冒领军功这种事情,传出去名声不好,李言只是把李炳交过给了宗正府,同时,免除李炳的所有爵位。

    只保留其作为皇亲应该保留的爵位。

    而张扬,则被李言从廷尉的位置上一撸到底,至于说廷尉这个位置谁来当,李言已经有了人选,那便是何宽。

    对于自己免除张扬廷尉一职这件事情,楚系倒没有多少反对的声音。

    毕竟,张扬这次踢到了铁板,谋求属于皇帝的财产,这理由说出去,哪怕楚系有心保人,也没人愿意出头。

    毕竟,张扬的行为相当于抢皇帝钱了。

    而徐记纸坊,则被李言下令,抄没家产。

    从今以后,雍城只有一处卖纸的,那便是颜记纸坊。

    而在让人抄家的同时,李言还下令,纸张售价降低。

    尽管一张纸的售价只下降了十文钱。

    可是,由于竹纸低廉的成本,依然可以获得高昂的利润。

    李言计划,在未来两三年时间,慢慢的将纸张价格降低到二十文一张。

    为什么不直接一下子降低到二十文 则是因为,在秦国还有很多其他造纸的人,如果一次性把纸张价格降低到二十文一张,竹纸确实还有得赚,但是,还在用树皮造纸的皮纸,将遭受到致命打击。

    这不利于稳定造纸这一行业。

    在收编徐记纸坊造纸厂的工人以后,颜记纸坊的竹纸制造规模将继续扩大。

    新的造纸坊将不再建立在雍城。

    雍城的制造需求已经饱和,虽然还有周边地区可以分担。

    但是,随着许叔带领的工匠团体制造越来越熟练,竹纸的产量正在快速增加。

    哪怕不扩大现有造纸坊,雍城以及周边地区的用纸需求,也可以尽数满足了。

    所以,再在雍城扩建造纸厂,完全是产能过剩。

    对于这个运输条件有限的时代,把生产地点集中在一个地方,并不是一个好的选项。

    所以,新的造纸厂,被安排在了蜀地。

    蜀地丰富的竹业资源,将让竹纸的产量更上一层楼。

    而且,把新的造纸厂建在蜀地,还可以方便纸张的运输分散。

    毕竟,现在不缺纸的仅仅只有雍城,大秦还有其他城市面临着纸张不足的问题。

    天下诸国都还缺纸。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竹纸将成为大秦的重要出口产品。

    毕竟,对于纸张的需求,每个国家都有。

    可以说,纸张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治理国家的重要物资。

    因为李言特别下令,所以对徐家的抄家进行的非常迅速。

    当天夜晚,李言便收到了抄没徐家的具体情况。

    当李言看到从徐家抄出的财产以后,李言不得不感慨,难怪那么多人喜欢抄家,实在是来钱太快了。

    从徐家抄没的财产有以下这些。

    钱一千四百多贯,田地五千八百七十多亩,其中有四千多亩是种植在桑树的。

    另外一千五百亩是粮田。

    房屋大大小小五十多间,店铺超过了三十间。

    布帛超过了一万五千匹。

    另外还有不少的纸张什么的,价值也不低。

    这还仅仅只是徐家在雍城的财产,徐家可不是雍城本地人,徐家老家还有大量的财产。

    李言也不得不感慨,抄家来钱真快啊,可惜不能一直抄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