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纺织厂模式泄露(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二种大蒜素的制备方法比较简单,成本也低,时间还快。

    但是,这种方法制备的大蒜素在常温情况下,只能维持几个小时。

    所以,无法进行储备。

    如果要使用,就只能随时随地的进行制备。

    不过,哪怕条件如此苛刻,李言也认为是十分好的存在。

    毕竟,在无法获得青霉素的情况下,大蒜素是为数不多保证不被感染的手段了。

    而且,大蒜素不但可以防备治疗感染,其对于一些疾病也是有着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比如说,百日咳、脑膜炎、急性痢疾、白喉、食欲不振等等。

    像脑膜炎,在如今这个时代,可是百分百的不治之症啊。

    而像急性痢疾这种疾病,更是小儿杀手。

    由于没有足够的卫生意识和条件,喝生水什么的,非常普遍,哪怕是年龄不大的孩子,也基本喝的是生水。

    而喝生水容易导致孩童得急性痢疾。

    因为相比于大人,孩子的抵抗能力更差一些,如果喝了不卫生的生水,得急性痢疾的可能性非常高。

    急性痢疾是小儿较常见的一种肠道传染病,由痢疾杆菌所致。

    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含粘液、脓血的稀便为其主要症状。

    中毒型痢疾是细菌性痢疾的危重临床类型,起病急,发展快,病情严重,常发生惊厥及休克,易引起死亡。

    在以往,这种急性痢疾非常容易夺走孩童的生命,可以说,每年死于急性痢疾的孩童数量数以万计。

    但是,如果可以把大蒜素普及开来,那么,急性痢疾这种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将减少很多,很多。

    事实上,急性痢疾这种疾病,不要说孩童了,就是一些成年人也会得上。

    而大蒜素对于这些疾病起效非常快,疗效十分出众。

    更重要的是,大蒜素这种药物,可以通过口服,而不需要像青霉素一样,使用注射手段。

    这无疑大大减轻了大蒜素使用的门槛。

    不过,如今大蒜素的效果还没有得到验证,李言不会轻易让人使用。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大秦的死刑犯们可有福了。

    酒精,大蒜素这些东西,都需要进行实验,所以,大秦的死刑犯们便需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于李言来说,这些死刑犯本来就是要砍的,那还不如让他们来实验一下酒精和大蒜素的作用,也算是死得其所吧!

    大秦死牢。

    “用生锈的刀在这几个死囚身上割几刀。”

    “然后用酒精清洗一下。”

    “再用生锈带血的刀在这几个死囚身上割几刀,等明后天看看是否会得痈肿。”

    “如果明后天得了痈肿,那么,就让他们一天喝三次大蒜素,没得痈肿的,明后天继续割几刀。”

    由大秦暗卫全面主导的酒精和大蒜素实验,正在大秦的死牢当中进行着。

    尽管使用死刑犯实验酒精和大蒜素的作用有一些残忍,但是,在如今这个时代,人权可还没有这种说法。

    于是,大秦的死牢当中,每天都可以传出瘆人的惨叫。

    ……

    “陛下,出事了。”

    “怎么了?”

    “玉溪县纺织厂来报,十天前,有他国密探出现在纺织厂内,根据抓到的人交代,玉溪纺织厂的情况恐怕已经悉数泄露了。”

    “是吗?”

    对于纺织厂的情况被其他国家的密探探明这一点,李言并不意外,毕竟,从去年开始,秦国便将大量布帛输出到其他国家。

    品质优良的秦国布帛,迅速成为了国际交易的中流砥柱。

    可以说,如果秦国和其他国家竞争同一批商品,往往秦国可以轻易拿下,因为秦国拿出的布帛不但数量充足,品质还吊打其他国家的布帛。

    而如此反常的情况,势必会引起其他国家的注意。

    一旦其他国家想要探明纺织厂的情况,秦国就算提前安排了人员保护,也不可能完全保密。

    要知道,如今大秦境内成规模的纺织厂已经超过二十座,从事纺织业的纺织女工人数便在近十万左右。

    这些纺织女工一天产出的布帛便超过了六万五千匹。

    也就是说,大秦境内的所有纺织厂产出的布匹,几乎和曾经秦国一年产出的布匹差不多了。

    加上民间零星纺织的布匹,秦国如今一年纺织出来的布匹超过了三千五百万匹。

    如此多的布匹,秦国本身是无法消化完毕的,所以,肯定得向外输出。

    而大量优质的布帛,让去年一年,秦国在国际贸易当中,达到了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地步。

    所以,自打一开始,李言便没有死保纺织厂秘密的打算。

    因为,根本保不住。

    从事纺织业的女工便有近十万人 加上为纺织厂提供原材料的其他人,和纺织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