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拍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所以,李言能提高秦国水军战力的武器并不多,而恰恰 李言想到了一件武器,非常适合水战使用。

    那便是拍杆。

    拍杆这种武器是一种水战利器,不过,因为表现的比较少 所以很多人对于拍杆并没有什么印象。

    毕竟,电视剧里面的水战莫过于射箭,放火,接弦战什么的。

    但是,拍杆却是一种十分强大的水战武器。

    拍杆的设计灵感,应该是是农业领域中用于取水的桔槔。

    这是一种基于杠杆原理的汲水装置。

    基本构造为在支柱上架设一根横竿,前端连接水桶,尾端系着坠石。

    使用时,仅需牵拉桶绳汲水,接着松手使竿尾依坠石重力下落。

    而后抬起竿头,就能将水桶从井中或者江河当中提出。

    这种装置可以让一些处于高处的土地也受到灌溉。

    而且因为建造起来简单方便,随时随地基本都可以,是一种常见的工具。

    (如果没有概念,可以去看一下大秦帝国崛起当中,白起攻楚国水淹郢都之战,有一段画面,是一名农民利用桔槔灌溉的情景。)

    而且,拍杆武器其实已经出现。

    不过,此时的拍杆武器,并没有应用到水战当中,主要还是应用在攻城战当中。

    攻城战当中的拍杆,和桔槔的原理,则反其道而行之,即将横竿系坠石的一端朝向敌方城池,另一端保留连接绳索由士兵操控。

    最终借牵索压低尾端,令装有巨石的首端翘起,再放松绳索撞击墙体。

    此时,各国的城墙建造材料,还是以夯土为主 基本不存在包砖的这种情况。

    就夯土城墙来讲,拍杆的锤击具备充足的威力。

    诚然,此类设计相较弩炮、投石机等远程武器有所不及,但是,其却有弩炮,投石机无法拥有的优点。

    那便是精确性。

    投石机发射的石头 在威力上互相可以比拍杆强,但是,投石机很难砸中同一片区域,但是,拍杆可以。

    而且,拍杆完全可以通过增加重物的重量,来获得更强的威力。

    而拍杆这种武器,属于重型装备,无法装备在小型船只上,目前 能满足拍杆装备需求的,也只有楼船这种大型船只了。

    拍杆按照安装方式的不同,可以区分为t型拍杆和V型拍杆。

    其中,t型拍杆和攻城战当时使用的拍杆没有太大的区别。

    主要涵盖四个部分,一,状若桅樯的支柱抑或立柱,乃是立于船上的基础支撑。

    二,柱顶所装的横竿,可进行轴向移动。

    三,横竿首端所装配的坠石,乃是整套机械的力量之源。

    四,置于甲板的辘轳,通过绳索与横竿尾端相接。

    平日,辘轳紧密收束绳索,横竿的首尾近乎平齐,拍竿整体稍呈t 形,待敌船临近,则松开辘轳,使竿首击落。

    这种拍杆有一个缺点,那便是,只能攻击和自身船体差不多高的目标,如果说高度小于拍杆的船只,则无法攻击到。

    所以,可以攻击大型船只又兼顾攻击小型船只的V型拍杆,便出现了。

    V型拍杆其主要涵盖六个部分,一,纵向竖立仿若桅杆的支柱

    二,位于立柱外侧的轴座。

    三,位于轴座之上的斜杆。

    四,位于斜竿顶端的坠石。

    五,位于支柱顶端的滑轮。

    六,位于甲板或舱内的辘轳,其绳索经由滑轮与斜竿首端相接。

    平日辘轳紧束绳索,斜竿稍向外倾,拍竿总体近似呈 V 形。

    于战斗时接近敌船,松放辘轳便可使斜竿即刻倒下拍击,此类改动不但节省空间,还极大优化了力学性能。

    不但操作更省力,并且当拍杆高度提升至十四点八米时,针对多数目标的攻击强度同步得以增强。

    由于拍杆是依靠重力加速度 所以,其威力十分惊人那,在如今这个时代,几乎不存在比拍杆更为可靠的大规模杀伤性兵器。

    不管是传统弓弩、泼洒石灰还是借机纵火,皆无法达成类似的惊人成效。

    而且,相比于弩炮,投石机这些武器,拍杆的制造难度低,成本低廉,维护简单,使用起来更没什么技术含量。

    不像弩炮,投石机这些武器,制造成本高昂不说,使用起来还必须要有专业人才才可以发挥威力。

    不然的话,很难发挥弩炮,投石机这些武器的威力。

    而拍杆则只要有个把力气便可以使用了。

    此外,楼船上面的拍杆可不单单只是可以用来砸船,还可以用来砸城墙。

    秦楚边境,两国在长江两岸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堡垒。

    这些堡垒防御坚固,往往建立在江门面狭窄处,由于封锁江面。

    以往,想要拿下这些堡垒,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主要是这些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