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强者做出的选择不会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们感觉沮授的意见非常好,那是因为,我们知道官渡之战的结果,我们知道,袁绍在官渡之战打输了,所以,我们就认为,袁绍已经做出的选择就是错误的,而袁绍没有选择的建议就是对的。

    就好像,长平之战如果赵国不要长平,是不是就不会损失四十多万大军了?

    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我们认为沮授的建议是对的,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总会想通过改变一些细微事件,来改变一些着名事件的结果。

    在阅读的时候,总喜欢看一些标题为,袁绍在官渡之战做错了什么,袁绍在官渡之战有没有赢的可能,做对哪几步袁绍可以赢下官渡之战什么的。

    但是,实际上,袁绍不管是按照沮授的建议,分兵进攻官渡,还是直接率领大军全军压上官渡,对于袁绍来说,其实都不是错误的选择。

    因为,在官渡之战当中,袁绍是优势方,他的选择永远多过曹操,就好像,在和曹操开战前,袁绍便召开过一次会议 讨论应该如何解决曹操。

    当时,沮授的建议是,他们刚刚结束和公孙瓒的战争,此时军队疲惫,百姓负担太大,我们应该休养生息啦,最好别跟曹操打,而是先进屯黎阳,逐渐经营河南之地,作舟船,修器械,然后派咱们的精骑满世界的扫荡曹操的边郡,让他们没法安心生产,咱们就可以坐享其成了,三年之内,大事必定!

    而郭图,审配则说:“以明公之神武,以河北的强大,讨伐曹操那简直就是轻松加愉快,根本没必要整那些乱七八糟的,曹操这几年年年打仗,地盘经验的也不好,虚弱的很,现在不打曹操,后面就难以拿下他了。

    这两个不同的战略,对于袁绍来说,他选哪个其实都可以 因为对于曹操来说,不管是袁绍休养生息,然后用骑兵骚扰自己,还是袁绍直接大军压境 对于曹操来说,都是要命的事情。

    而对于袁绍来说,这两张战略,其实无非是用时长短而已。

    现在看,沮授的建议好,但是 如果在袁绍看来,却未必。

    袁绍在当时的实力确实强,可曹操正在奋起直追,尤其是,曹操手上有汉献帝的存在,可以说,曹操可以在三年时间,完成吞并三州的壮举 和曹操拥有汉献帝脱不开关系。

    曹操三年时间发展的突飞猛进,谁知道再给曹操三年,曹操会不会变得更强大?

    而现在,曹操弱于袁绍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可三年后谁又知道会发生什么?

    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袁绍在官渡之战的任何一个选择,对于曹操来说,都是可以决定他生死的存在。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沮授的建议是否还有他的合理性?

    沮授提议分兵进攻官渡,但是,我们先来看看官渡和曹操的情况。

    曹操选择在官渡和袁绍决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临时拍板决定的。

    所以,在袁绍叫嚣着要南下攻伐曹操的时候,曹操其实已经开始在官渡为和袁绍的决战进行准备。

    官渡周边地形确实是平原为主,但是,曹操早就调动了大量人力,在官渡铸城。

    此时的官渡,已经是壕沟,城墙遍地,形成了强大的防御体系。

    而曹操用来和袁绍进行交战的军队数量,大约是四万人。

    袁绍方兵力确实比曹操多,拿出一小部分军队进攻官渡,确实可以保证大军不受损失 ,而且,进攻军队的后勤补给压力也小。

    但是,面对有四万曹军精锐守卫的官渡,袁绍应该分多少兵去攻打呢?

    少于四万的话,根本不用考虑,袁绍此次调动的军队虽然也是麾下的精兵强将,但是,曹操的也不差,也就是说 比拼单兵素质,袁绍军和曹操军没有太大的差别。

    那么,你分兵去进攻,人数少于四万,根本不可能办到攻下官渡的这种可能。

    甚至,在兵力少于曹操的情况下,还会被曹操击败。

    毕竟,袁绍非常清楚,曹操和他都属于同一水平的人,俩人都知道对方有多可怕,说白了,对付曹操这样的敌人,非得袁绍亲自出马才可以。

    此时的袁绍和曹操的关系,就好像之前曹操和刘备的关系一样,袁绍强于曹操,可是,袁绍手下的人无法拿的下曹操,只有袁绍亲自出马,才有把握拿下曹操。

    袁绍此次动员了十一万军队和曹操对战,如果一次性少了三四万,哪怕是袁绍也得心疼。

    另外,人数少于曹操的情况下,袁绍派少量军队去,不但无法完成攻下官渡的战略目标,甚至还是给曹操增加实力。

    毕竟,兵力少于曹操的情况下,袁绍军打不过投降曹操,到时候,曹操的实力还会增加。

    所以说,按照沮授的意思,想要攻下官渡,派出去的袁绍军在兵力上一定要多过曹操军。

    而且,不是多一星半点,是起码要数倍于曹操军才可以。

    不然的话,面对深沟高墙,守军充足的官渡,你拿什么去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