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八竿子打不着的理由(1/2)
蜀地,阳安造船厂。
阳安造船厂位于沱江附近,是大秦在蜀地最主要的几个造船厂之一。
此时,阳安造船厂有大批工匠,正在建造船只。
为即将到来的伐楚之战做准备。
理论上来说,阳安造船厂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从阳安入长江,一路上,沱江可谓是九曲十八弯。
从阳安到最近的长江段,不过四百里,可走沱江,水路有近千里。
所以,表面上看,作为造船基地的地方,更好的选择应该是陪陵船厂。
陪陵船厂就在长江边上,船只造好便可以直接进入长江,而不需要像阳安造船厂一样,需要将船只造好以后,航行千里,才可以进入长江。
但是,在阳安造船厂建造船只,也有好处,那便是,不容易被楚国发现。
楚国地处长江下游,如果秦国在长江上游造船,产生的边角料会沿着长江而下,很容易便被楚国发现秦国在建造船只的事情。
就算秦国加强管理,可长江一线,作为秦,楚沟通的重要渠道,一直是双方进行贸易往来的水路首选。
想要在大量楚国商人来往的情况下,隐瞒陪陵造船厂的工程,难度太大。
而在阳安造船厂建造船只,则可以避免被楚国轻易发现。
而随着大量船只造好的同时,在阳安,也出现了一座特殊的兵工厂。
这座兵工厂并不生产武器,只生产一样东西,纸甲。
大量的竹纸,从蜀地各地运输到阳安,然后,进入新建的兵工厂当中,被生产为一件件纸甲。
在船只,纸甲生产的同时,秦国水军也开始秘密调动。
……
“丞相,这是这个月蜀地的税赋清单。”
“陛下要求,尽快完成蜀地的粮草调动。”
诸葛亮头只是看了一眼,便说道。
“我会处理的。”
在成为秦国的代相以后,诸葛亮便迅速投入了工作。
诸葛亮也不得不感慨,秦国的体制之完善,国力之强大,让他可以一展宏图。
而有了诸葛亮这位SSR级的内政人才,李言这边,很快便摆脱了楚系势力的掣肘。
同时,楚系势力大量官员休病假,让李言开始大肆清理楚系官员。
当然,这期间,楚系官员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抗。
先是大批楚系官员主动要求复职,但是,李言以他们身体为由,拒绝了这些楚系官员的复职请求。
而楚系官员见李言不愿意让他们复职,于是,便开始主动让还留在秦国内政系统当中的楚系官员暗中搞破坏。
对于这些人,李言和诸葛丞相互相联合,对这些楚系官员迅速进行了处理。
而李言有这样的底气,靠的便是诸葛丞相的理政能力。
李言不得不感慨,丞相真是太会搞内政了。
就这样,秦国官僚体系当中,大量楚系官员被淘汰,让楚国方面,对于秦国的情况有一些摸不着。
不过,总体上来说,今年天下太平,五大国都没整什么大事。
就这样,五大国难得的都过了一段和平的日子。
翌年三月。
刚刚开春,一个惊人的消息便突然传出,魏国和随国再次联合在了一起,并拉上了郑国,突然对楚国开战。
理由吗?则是说,上个月,楚,宋边境发生了了一次冲突,一群楚国士兵跑到了一个宋国村子当中,抢劫了三只鸡,结果和一群宋国士兵遭遇,双方打了起来。
最后的结果是,宋国士兵有两人被打死,楚国方面则无人死亡。
本来吗,这件事是楚国和宋国之间的事情,理论上和魏国,随国八竿子打不着。
但问题是,其中一名被打死的宋国士兵的老婆是随国人。
他老婆去楚国军营讨要说法,被楚国士兵又是一顿毒打。
于是,随国以楚国士兵殴打随国百姓,欺压弱国宋国为理由,拉上了魏国和郑国对楚开战。
虽然说,随国的理由很离谱,但是,不管怎么说,都算是师出有名了。
于是,随国和魏国,各自出兵十万,加上郑国象征性的五千人,组成了一支联军,陈兵于楚,宋边境。
由于魏国和随国的军事行动,让楚国不得不调动大军前往楚宋边境防备。
同时,楚国方面还担心,宋国会插手进来,于是,在楚宋边境调动了超过三十万人。
大量的楚军集结于楚宋边境,让宋国是坐立难安。
因为对于宋国来说,不管是楚国还是随国与魏国联军,都不是好人。
于是,宋国也进行了全面的军事动员,七国联盟同气连枝,迅速进行了反应。
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把十五万人压在了楚宋边境。
一时间,楚宋边境成为了三方势力的角逐之地。
吸引了整个天下的目
阳安造船厂位于沱江附近,是大秦在蜀地最主要的几个造船厂之一。
此时,阳安造船厂有大批工匠,正在建造船只。
为即将到来的伐楚之战做准备。
理论上来说,阳安造船厂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从阳安入长江,一路上,沱江可谓是九曲十八弯。
从阳安到最近的长江段,不过四百里,可走沱江,水路有近千里。
所以,表面上看,作为造船基地的地方,更好的选择应该是陪陵船厂。
陪陵船厂就在长江边上,船只造好便可以直接进入长江,而不需要像阳安造船厂一样,需要将船只造好以后,航行千里,才可以进入长江。
但是,在阳安造船厂建造船只,也有好处,那便是,不容易被楚国发现。
楚国地处长江下游,如果秦国在长江上游造船,产生的边角料会沿着长江而下,很容易便被楚国发现秦国在建造船只的事情。
就算秦国加强管理,可长江一线,作为秦,楚沟通的重要渠道,一直是双方进行贸易往来的水路首选。
想要在大量楚国商人来往的情况下,隐瞒陪陵造船厂的工程,难度太大。
而在阳安造船厂建造船只,则可以避免被楚国轻易发现。
而随着大量船只造好的同时,在阳安,也出现了一座特殊的兵工厂。
这座兵工厂并不生产武器,只生产一样东西,纸甲。
大量的竹纸,从蜀地各地运输到阳安,然后,进入新建的兵工厂当中,被生产为一件件纸甲。
在船只,纸甲生产的同时,秦国水军也开始秘密调动。
……
“丞相,这是这个月蜀地的税赋清单。”
“陛下要求,尽快完成蜀地的粮草调动。”
诸葛亮头只是看了一眼,便说道。
“我会处理的。”
在成为秦国的代相以后,诸葛亮便迅速投入了工作。
诸葛亮也不得不感慨,秦国的体制之完善,国力之强大,让他可以一展宏图。
而有了诸葛亮这位SSR级的内政人才,李言这边,很快便摆脱了楚系势力的掣肘。
同时,楚系势力大量官员休病假,让李言开始大肆清理楚系官员。
当然,这期间,楚系官员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抗。
先是大批楚系官员主动要求复职,但是,李言以他们身体为由,拒绝了这些楚系官员的复职请求。
而楚系官员见李言不愿意让他们复职,于是,便开始主动让还留在秦国内政系统当中的楚系官员暗中搞破坏。
对于这些人,李言和诸葛丞相互相联合,对这些楚系官员迅速进行了处理。
而李言有这样的底气,靠的便是诸葛丞相的理政能力。
李言不得不感慨,丞相真是太会搞内政了。
就这样,秦国官僚体系当中,大量楚系官员被淘汰,让楚国方面,对于秦国的情况有一些摸不着。
不过,总体上来说,今年天下太平,五大国都没整什么大事。
就这样,五大国难得的都过了一段和平的日子。
翌年三月。
刚刚开春,一个惊人的消息便突然传出,魏国和随国再次联合在了一起,并拉上了郑国,突然对楚国开战。
理由吗?则是说,上个月,楚,宋边境发生了了一次冲突,一群楚国士兵跑到了一个宋国村子当中,抢劫了三只鸡,结果和一群宋国士兵遭遇,双方打了起来。
最后的结果是,宋国士兵有两人被打死,楚国方面则无人死亡。
本来吗,这件事是楚国和宋国之间的事情,理论上和魏国,随国八竿子打不着。
但问题是,其中一名被打死的宋国士兵的老婆是随国人。
他老婆去楚国军营讨要说法,被楚国士兵又是一顿毒打。
于是,随国以楚国士兵殴打随国百姓,欺压弱国宋国为理由,拉上了魏国和郑国对楚开战。
虽然说,随国的理由很离谱,但是,不管怎么说,都算是师出有名了。
于是,随国和魏国,各自出兵十万,加上郑国象征性的五千人,组成了一支联军,陈兵于楚,宋边境。
由于魏国和随国的军事行动,让楚国不得不调动大军前往楚宋边境防备。
同时,楚国方面还担心,宋国会插手进来,于是,在楚宋边境调动了超过三十万人。
大量的楚军集结于楚宋边境,让宋国是坐立难安。
因为对于宋国来说,不管是楚国还是随国与魏国联军,都不是好人。
于是,宋国也进行了全面的军事动员,七国联盟同气连枝,迅速进行了反应。
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把十五万人压在了楚宋边境。
一时间,楚宋边境成为了三方势力的角逐之地。
吸引了整个天下的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