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管理江汉和南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秦国在占据江汉地区和南阳地区以后,首先需要解决的便是江汉地区和南阳地区的管理问题。

    秦国和楚国的管理方式是不一样的。

    想要让江汉地区和南阳地区的土地和人口为秦国所利用,秦国第一步要做的,便是摧毁楚国在江汉和南阳地区遗留的统治。

    尽管说,楚国军队已经被秦国击败,但是,这并不代表,在江汉和南阳地区,楚国的影响力就没有了。

    江汉和南阳地区作为楚国长期以来的核心地区,一直是楚国的重点管理地区。

    所以,江汉和南阳地区,是比较倾向于楚国的。

    而为了消除楚国在江汉和南阳的影响力,秦国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将江汉和南阳地区的富户,贵族迁移出江汉和南阳地区。

    把富户和贵族迁移走,目的有两个。

    一,瓦解楚国残余统治势力在江汉和南阳的影响力。

    楚国施加于江汉和南阳地区影响力靠得是官吏,贵族为主的团体。

    官员先不说。

    贵族和富户对于江汉和南阳地区的影响是巨大的。

    楚国的特殊国情,使得,哪怕江汉和南阳地区属于楚国皇室的核心地区,但是,楚国贵族的江汉和南阳地区拥有的势力,依然强大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土地。

    以江汉地区为例,江汉地区大约拥有一千两百万亩耕地,一百五十万的人口。

    安置人口和耕地的比例来看,每个人可以拥有的耕地数量是八亩。

    但是,江汉地区的实际人均耕地拥有量其实只有六亩。

    而且,一百五十万人口当中,真正拥有耕地的自耕农仅仅只有一百万。

    也就是说,整个江汉地区只有一半的耕地,是属于楚国自耕农所有的。

    至于另外六百万亩耕地,便是属于江汉地区的楚国贵族和富户所有。

    而江汉地区另外五十万楚国百姓,其实是无地可耕的佃户。

    他们需要租借贵族富户的土地,才可以有田种,有饭吃。

    而租借贵族和富户的土地,代价自然不会小。

    江汉地区的地租是固定的,比较肥沃的耕地地租是一年两百斤粮食。

    比较差一些的耕地,则是一年一百斤到一百五十斤不等。

    这个地租级别,相当于江汉地区耕地亩产粮食的一半了。

    就这,还算是地租比较低的存在,一些地租高的贵族,富户,会收取佃户一年耕种产出的七成。

    而由于贵族和富户控制着土地,所以,转而便可以控制大量人口。

    毕竟,佃户们如果不听贵族,富户的话,他们便可以断绝佃户的租田。

    从而饿死佃户。

    毕竟,贵族,富户少种一年粮食,是人饿不死的。

    但佃户不行。

    通过这种方式,贵族和富户成为了秦国控制江河,南阳地区最大的阻碍。

    而秦国把贵族和富户迁移走以后,他们的土地自然便空了出来。

    至于说,楚国贵族和富户不走,哼,在江汉地区的十几万秦军,可不是吃干饭的。

    秦国需要现在在江汉地区还拥有大量军队,先一步完成贵族和富户的迁移工作。

    第二个目的,自然是那些贵族和富户的家财了。

    钱什么的,只是次要,土地才是最主要的存在。

    秦国通过迁移走贵族和富户,来获取他们的土地。

    这些土地其中一部分会作为军功奖励给秦军士兵,另外一部分则是作为秦国国有土地,租借给江汉地区的楚国百姓耕种。

    不过,这些耕地将实行秦国的税赋标准。

    收产出的三成粮食。

    处理了贵族和富户,接下来要处理的便是官员。

    一般情况来说,对于刚刚占领的新区域,是不会随意更换原有的官僚体系的。

    因为,新占区域影响维持稳定,而想要维持稳定的话,和当地的官僚体系是脱不开关系的。

    所以,对于新占领地区,基本上会保留原有的官僚体系,来维持稳定和快速恢复。

    但是,这样做的话,其实不过是把新占领区域名义上的统治者更换了一下而已,实际上的统治者并没有改变。

    所以,秦国的想法是,向江汉和南阳地区的官僚体系里面,派遣秦国官吏,名义上是协助原有官僚管理,而实际上,则是彻底让新占地区的实际统治者,变为秦国官吏。

    秦国敢这么干,自然是因为,秦国有这样的能力。

    因为,秦国如今已经有了足够的官吏储备人员了。

    以前,让原有官僚继续维持地方,一方面是为了安抚他们,好让他们协助稳定地方,加快产出,让新占领区域尽快向秦国输血。

    同时,保留原有官员,也算是一种手段,如果你对于原有官僚赶尽杀绝,不留活路,那么,就是在变相告诉天下其他国家的官僚。

    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