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这话就有点儿打击人了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课堂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等着这一刻呢。都等着看小老师的笑话,否则也不会聚集这么多人。

    没错,这堂课很欢乐,但是大家更喜欢。在黄委员那样的大领导手下听课,混个脸熟也是好的。

    这是官场中的习惯性操作,在你一个不知名的小老师面前听课,算咋回事?

    没错,一个诺奖级的年轻人,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在国内根本就是不知名嘛!

    除非你是高高在上的领导,才会被官员看在眼里。他们的官本位思想,早已经根深蒂固。

    所谓的学者和专家,充其量是他们手中的工具和挡箭牌。动辄把专家学者,挡在身前帮忙背锅罢了!

    怎么可能尊重知识青年?刘合愣了一下,忽然笑了:“看来您等了很久啊,是不是我不回答,你已经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了?”

    台下的学员们不禁莞尔,年轻人还真是聪明人。一语中的一针见血,还以为他会逃之夭夭呢。

    可惜大家看差了,刘合绝不是那种打退堂鼓的人:“不过你确定让我帮你分析一下,辅顺市的经济增长原因吗?

    你确定让我刺激你吗?您会不会跟我翻脸了,我怕你打我哟,据说东北人很凶的。”

    全场大笑,谁也没想到,小刘老师会拿一个市委书记开涮。要知道王胜祥虚岁五十了,而小刘同志只有二十五!

    还不错,市委书记没有翻脸:“放心吧,我们就事论事,我不会翻脸的。另外,我们也想找到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王胜祥一脸的格式化笑容,就像大领导慰问五保户的时候,绽放的格式化笑容!

    只是王书记的话,却是暗藏杀机:“毕竟辅顺市的经济发展开始降速,而且是大幅降速。

    前三个季度取得的成绩,还不如过去一个季度取得的成绩。这让市委、市政府大为焦灼,我们迫切的想解决谜题,还请刘老师不吝赐教。”

    不得不说这位市委书记是真能说呀,明明是要为难,甚至是要挤兑刘合同志。

    偏偏被他说来变成了,一个市的领导干部,想要找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大家都发出了轻笑,这种事在官场中常干。只不过今天,却是在高高在上的黄克坚面前。

    挤兑黄委员请来的老师?这么做的确是有点胆儿肥了,但是同时,万一挤兑成功了,获得的利益也不可轻估。

    即便是失败了又如何?我是在探讨,如何突破现有经济发展的瓶颈,最起码是正面的呀。

    到底是底气十足?还是蠢不可言?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质问或者说挤兑自己。

    难不成真把自己当成经济建设强人了?刘合又笑了:“好既然您不生气,那么我可就说了。

    过去五年华夏经历两次通货膨胀,物价飙涨一倍!而辅顺市是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是物价飙升带来的吧?”

    Ko! 所有人没有想到,刘合的答案如此的简单干脆!却又如此的切合实际,大家都被他的答案惊呆了。

    也都感觉到了一丝危机,这混蛋一句话,戳穿了五年内经济暴涨的根源。

    事实上,在八八年后经济率曾经大幅度的倒退。八九年增长率百分之三点九,九零年增长率百分之五。

    九一年增长率百分之七,直到九二年,国内Gdp增长率才恢复到两位数,达到百分之十二点八。

    事实上刨除物价上涨因素,那三年经济增长惨不忍睹。就像三十年后,老登治下的美丽国。

    靠狂印钞票和物价飙升,打造美丽国第一经济体的虚荣假象。只可惜那种浮夸,对老百姓伤害巨大!

    而在场的这些领导干部,最起码是在经济倒退大气候中表现优异的,但是刘合现在戳穿了所有的肥皂泡。

    你的经济增长是因为物价飙升带来的,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再看市委书记那张老脸,已经变成了紫绀色。

    迟疑半晌,王胜祥书记还是站起身:“刘老师,这话就有点儿打击人了吧?难道你想说,我们翻一番的成就。

    完全是物价增长带来的吗?辅顺市的干部群众,就没有一点贡献吗?您的打击面有点大了吧?”

    还好还好,刘合点点头:“能不跟我一般见识,说明您还算是有容人之量,仅此一点就让我佩服之至。

    最起码王书记没有跟我翻脸,没有对我破口大骂大打出手,多谢您对我的包容。”

    教室内响起一片笑声,那位市委书记的尴尬,终于缓解了不少。

    很显然年轻教师也不是那么不通人事,但是刚刚他的话的确是伤了人了。

    刘合继续:“很多人不服气是吧?事实上从八八年到现在,国内经济增长遭遇到了瓶颈,因为那种粗放式计划经济。

    已经彻底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同时在社会大变革的过程中。行政效率同样到了瓶颈期,有些地方没有进行事实上的改变。”

    真敢说啊!年轻人暗戳戳的,指责某些地方的经济模式和行政方式,跟改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