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物是人非(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徐阶离开乾清宫后。

    朱载坖松了口气:“终于走了,陈洪……”

    “奴婢在。”

    “快把这案子上的奏疏全部收了,把酒菜端上来,派人去静妃那里说一声,朕今日还去那?”

    “陛下,静妃娘娘差人来禀了,这两日身体不适,不能侍奉陛下。”

    听到陈洪的话后,朱载坖叹了口气,忽然又想起了李贵妃来了。

    说起来,自从入宫以来,自己好像都很少见到彩凤了。

    “那你去准备酒菜,顺便派人去李贵妃那里告知一声,朕今夜过去……”

    “是,陛下。”

    陈洪得令之后,便赶忙收拾御案之上的奏疏,将其重新收纳完后,抱在怀里面,快步走出了乾清宫。

    而等到陈洪离开后,乾清宫中,就剩下了朱载坖一人。

    他靠着龙椅,抬起头,闭上了眼睛,而后重重地叹了口气。

    “都是老狐狸啊……”

    “但老狐狸可不一定斗得过小狐狸……”

    “哼……”

    说完之后,朱载坖站起身来,而后下了玉阶,朝着暖阁走去,到了龙榻旁,他便从枕头下面取出了一张整齐叠好的纸张。

    伸展开来。

    竟是此时京师三大营的将领名单,兵员情况。

    朱载坖坐在龙榻之上,看了又看,思考再三之后,还是觉得让胡宗宪执掌三大营,应该是自己不错的一个决定。

    而且,他也明白,自己的父皇留下胡宗宪,也是为了这一天。

    “胡宗宪啊,胡宗宪,难题,朕就交给你了,勋贵那边,朕去摆平,不过,练军之事,你若是做不好,那先帝的一片苦心,可真是要浪费了。”朱载坖说着,便将纸张重新叠好。

    而这个时候,陈洪也端着酒菜进入了乾清宫……在御案之上,摆好了小菜小酒,随后,又很是自觉地为陛下斟上一杯酒。

    朱载坖也从暖阁中走出,重新坐到了龙椅上。

    随后看了一眼陈洪。

    “太子劝朕,少饮酒,陈洪,你为何从不劝朕。”

    “奴婢知道陛下自有分寸。”

    朱载坖闻言笑了笑,若是朕真的有分寸那该有多好。

    史书之上,寥寥一笔,隐藏的便是千年岁月,方寸之间,迷茫之时,少年绝不会想到,自己此时的作为,早就为几年后的恍惚,埋下了伏笔。

    也有可能,他已经想过,不过,正如他自己所说,率性而为,随心而行,即便心存遗憾,也不枉一世风华……

    ………………

    西苑。万寿宫,这座曾因万寿帝君朱厚熜的钟爱而辉煌一时的宫殿,自朱厚熜驾崩之后,便陷入了一片冷清与沉寂。

    宫内四处弥漫着一种陈旧而神秘的气息。帷帐层层叠叠,仿佛凝固的云雾,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那些帷帐之上,绣着神秘的道教符文,线条流畅而优美,似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尊崇。

    宫门两侧,朱红色的立柱威严矗立,支撑着那雕梁画栋的殿顶。顶上的彩漆虽已略显斑驳,但仍能依稀看出昔日的华丽。

    殿堂之中,一个高高的”法坛“依然矗立着。

    在法坛的不远处,摆放着一尊香炉。

    香炉里的香灰堆积如山,却再无那袅袅升起的青烟。

    就在这时,两名锦衣卫缓缓推开了那尘封许久的木门。

    厚重的宫门发出“吱呀”的声响,阳光透过门缝投射进来,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尘埃在其中飞舞。

    一个小小的身影,在这光影交错中,走了进来。

    这个小小的身影正是太子殿下朱翊钧。

    他再次走入了万寿宫,而在他身后,冯保手中捧着一幅画,小心翼翼地跟着。

    朱翊钧走到法坛前,凝视不远处地法坛。

    这座被朱厚熜拆掉的法坛,又被当今陛下朱载坖下令重建了。

    此时的万寿宫与朱厚熜之前几乎一模一样。

    朱翊钧看着法坛,仿佛看到了朱厚熜正坐在那里。

    跟往常一样,朝着自己摆手,让自己过去。

    朱翊钧笑了笑。

    仿佛是他真的看到了朱厚熜。

    而这个笑容,就是冲着自己的皇爷爷笑的。

    片刻之后,朱翊钧转过头去:“冯大伴……”

    “太子殿下,奴婢在。”

    “把画展开。”

    “是,殿下。”

    冯保闻言,而后,缓缓将手中的画卷展开,呈现在太子面前。

    这幅画,便是徐渭为朱翊钧作的三龙图。

    图中的朱厚熜依然威严。

    在万寿宫中,看到图中的朱厚熜,朱翊钧不由叹了口气:“皇爷爷,孙儿来看您了。”

    朱翊钧语气中带着一丝敬重,亦是带着一丝悲痛。

    昔日同游处,今时景已迁。旧人难再遇,往事化云烟。岁月匆匆逝,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