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刀磨得挺快(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连,只抓了徐瑛一人。

    不过,开年大戏,刺张案,并未霸占大明热榜多久。

    在万历元年地第二个月。

    考成法正式出炉。

    在此之前,经过内阁,六部,都察院,六科,在御前“激烈”讨论数十次后,才稳步上马。

    宫内地御政房率先成立。

    朱翊钧朱批九人,进入御政房,管理考成总述。

    其中六个人都是隆庆五年的新进翰林,还有两人考翰林没有考上,只能等着推官的进士。

    主管御政房的七品御政学士,是此时补任兵部武选司主事司汝霖。

    他是隆庆元年的举人,隆庆二年的进士。

    入仕四年以来,就没有正式的岗位,没有关系,没有门路,但却一直在候补任上,参与了很多政务的推行,在朱翊钧考察一番后,决定将这个名留千古的机会,给了他。

    御政房管理考成总述,六科控制六部,但内阁对于六科的控制就小了很多,如果内阁想要对官员的考核进行复审,需经过御政房,也就是皇帝陛下的首肯,方能辖制六科,而六部与内阁之间并无从属关系……

    张居正也慢慢的进入到了自己的内阁首辅的角色中来。

    虽然,现在依然困难重重。

    但他心中的大改革已经拉开了序幕。

    从考成法开始。

    对于朝廷要办的事,从内阁到六科,从六科都到衙门,层层考试,做到心中有数。

    改变以往“上之督之者虽谆谆,而下之听之者恒藐藐” 的拖拉现象。

    在张居正的设想下,只要考成法能够顺利的实行,明确责任,赏罚分明,从而使朝廷发布的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而后,既能为国家选出治国之才,又能为国家挑出能战之将……

    当然,张居正整饬吏治的目的主要还是国内的财税改革,田亩改革。

    万历元年二月,考成法登上了大明朝的政治舞台。

    虽然百官们仍有怨言,但却没有人敢翻起什么风浪。

    而在这场权力的争斗之中,朱翊钧算是小赢了一把,但也被张居正利用刺张案,不动声色的摆了一道……

    在这场考成法的推行之中,前内阁首辅,此时的内阁辅臣高拱,表现得不太热衷。

    不起调子反对,不拉旗子支持………

    而同为内阁辅臣得郭朴,与他相比,便积极了很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