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凝心求发展(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仿佛看到了河湾的农村在未来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社会事业方面,我满心憧憬地精心规划着建设河湾新街道。每当在脑海中想象着未来那繁华热闹、车水马龙的场景,心中便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和美好的憧憬。我积极兴建中学教学楼、小学教职工宿舍楼,为的是让孩子们能在宽敞明亮、舒适温馨的环境中无忧无虑地学习成长。我精心修建河湾影剧院,旨在为乡亲们的生活增添更多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文化色彩。每一个项目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为河湾的社会事业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这一系列精心制定的计划,犹如一阵温暖而强劲有力的春风,迅速吹走了河湾长久以来的沉闷与压抑。它极大地鼓舞了河湾广大干部群众的士气,使全乡上下形成了胸怀明确目标、齐心协力齐跃进的火热热潮。

    我的心中充满了信心与力量,仿佛看到了河湾在未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然而,发展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很多时候,人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得罪他人。若明知会得罪人,大多数人通常都会选择回避,毕竟谁愿意去做那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呢?

    “树欲静,风不止。”在研究上一年目标兑现的重要会议上,居然有几个厂长对新班子精心制定的政策置若罔闻,坚决不接受任何奖罚。

    当兑现方案在经过集体深入研究确定并限期缴款时,有四个厂长在限定时间内就是拒不缴款,摆明了要让我这个新上任的书记难堪。

    那时我到河湾还不到一个月,处理这样棘手麻烦的事情还得征求乡长余洪华和分管镇长黄学权的意见。

    余乡长气得满脸通红,愤怒地拍着桌子大声说道:“这几个人简直太嚣张跋扈了!仗着自己有点关系,有人撑腰,以前乡里都不敢动他们。

    田后广做书记时把他们惯得无法无天,谁都不放在眼里,乡里之前的决策决定还要事先征求他们的意见,否则就落实不下去,执行不到位。

    这次我们一定要动真格的,碰一次硬钉子,让他们知道新书记新班子可不是好惹的!”

    黄副镇也在一旁情绪激动地附和着,咬牙切齿地说:“绝对不能再纵容他们了,必须严惩不贷!”

    而我则沉稳冷静地劝大家:“先别冲动行事,耐下心来,再努力做做各方面的工作。争取妥善处理,争取实现皆大欢喜的局面!”

    我的心中充满了矛盾与纠结,一方面,我深知这些厂长的行为必须得到制止,否则会严重影响河湾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又不想轻易得罪人,毕竟在这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初到河湾时,重大问题我都按照余洪华镇长的主张行事。毕竟他对过去的情况掌握全面,容易作出正确的判断。

    因此,为了平稳过渡,渐近推进工作,稳步前行。这段时间内的大小决策,尤其涉及到上年度的兑现政策等问题都由他拿主意,经我认可同意照办。

    不过,对于这四个厂长的处理,我还是建议再努力做做各方面的工作,尽量做到仁至义尽。

    那不听从兑现政策、对乡里决定置若罔闻的四个厂长分别是:油脂厂厂长,他外甥女是现任两淮市某局的局长,堂姐夫是两淮市某县的县长。蚕药厂厂长,他儿媳妇的舅舅是两淮市某县委农工部的部长,是我的老家河口集人,跟我也算得上沾亲带故。工业公司经理兼办公室主,他弟媳是两淮市人大办的秘书,表哥是某乡的乡长。缫丝厂厂长,他姐夫是淮上县某乡的乡长。

    这些人,个个都有强硬的后台、坚实的靠山。对于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我心里犹如明镜一般清楚。凡是我知道的,或者自己亲自打电话沟通,或者当面诚恳地说明实际情况,或者派相关人员对口协商,给足了这些后台和靠山面子,请他们支持我们的工作。

    毕竟人情世故,大家都懂。就像《红楼梦》中贾雨村到任时还要看一看护官符,这道理我岂能不明白?谁要是在河口处理到我家里的事不给我面子,我也会心里不痛快。

    (这是人之常情。然而,当我给足了这些人面子之后,这些人不但不领情,反而认为我是多此一举。摆出一副“你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们不会干预,也不必顾及太多”的傲慢态度。因此,这四个厂长仍然不同意按合同兑现目标责任。按当时的决定,立即就地免职,不兑现就结清款项,追究相关责任,并且不再使用。这几个人竟也硬着头皮不再上班。

    这件事在河湾犹如一颗威力巨大的重磅炸弹,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他们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也严重低估了我的决心、胆略和坚毅的性格。以为我会一再让步妥协,应该说,是他们彻底估计错了。

    我放任缫丝厂旧账暂时不理会,是因为有他们不知道也不理解的诸多羁绊所至。但不是所有时候、所有地方对所有人都可以放任不管而显得软弱无能的。

    等他们后悔时,已经为时太晚了。刚到河湾,我做出的决定,不能朝令夕改,在当时的情形看来果断处理是非常必要而且及时的。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