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回家(2/3)
是房子,不是窑洞,保温性差,不生炉子冬天家里冷的厉害。”
丈母娘思索了一下刚要说什么,才发现林里今天是从外面刚回来,舟车劳顿了一路,估计也累的够呛。
把林里引到隔壁屋里,从暖壶里头倒热水要给林里洗漱一下。林里一路上被风吹的满身尘土,对此自然笑纳了。不过与丈母娘所想的,洗漱完毕后去隔壁也一起睡一会儿不同,林里跑到外头和她垒起了玉米垛。
“你说说你,刚回来也不说歇息一下,就跑出来干活儿来了。也不怕累着。这玩意儿也不多,我自己一个人可以的。”
“瞧您说的,这没看见就算了,够不着,这看见了还不干活儿,那就是人品问题了。对了妈,我不在家的这几天,家里挺好的吧!”
“那肯定的啊!家里啥啥都好,没啥变化。就是两个小的现在长大了,在炕上爬来爬去的怕照顾不过来掉地上去,就给他俩穿了些厚衣服放地上去了,就这也是到处爬,腰上用绳子拴着个砖头都被拖着跑的不行,身边总得有人看着。可比不会爬的时候累多了。”
丈母娘嘴上虽然在抱怨孩子不好看管,可眼角那一抹笑意是怎么都散不掉。林里听完了也觉得有意思,猫猫拖着一块被绳子绑着的砖头乱跑林里见过,可这俩小屁孩儿被这么对待,林里还真的没见过,想着明天天气要是好的话一定要见识一下,今天算是不行了,这都已经下午三点多了,真要是这么搞,两个小的非得生病不可。
垛玉米垛,林里不如丈母娘垛的好,所以做的是捡玉米往上头递的那个活儿。虽然不用负重,可弯一次腰也就能拿个四五根玉米,地上那么一摊可不得弯腰几百次啊!老是弯腰往复运动,半个小时做下来,也是酸疼的厉害。
“妈,这些玉米不会还是用老方法剥吧!”
“啥老方法啊!等晒干了能剥下来就行了,啥老的新的啊!这么多年了,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嘛!咋地?你还有新方法?”
老方法无非就是纯手工,最多借用个鞋底子、改锥什么的工具,其实最多用的还是双手。电视机开始在农村普及的年代里,一家人晚上吃完饭不到睡觉的时候,就打开电视机关了屋里的电灯省电,然后利用电视机发出的光亮,围着一口袋玉米棒子边剥玉米边看电视。第二天起来褥子里头都是玉米粒。这也算是劳逸结合了。
“用以前的方法剥玉米太累人了。我想想有没有新的办法。到时候咱们剥的又快又好,那多好啊!”
“你们年轻人有想法,那就去实现。到时候我捡现成的就行了。”
林里笑笑不说话,两人休息了一下后,终于在做晚饭前把玉米垛给垒好了。
林副书记终于下班回来了,进门后反手把大门反插,第二天才会打开。走到院子里头就看到了一辆没见过的自行车,还以为家里来客人了。结果进去才发现,林里回来了。
“下午回来的?”
废话了不是,他中午还回来吃饭来着,用时间线一卡,可不就是下午嘛!
“爸,您回来了。公社这几天忙不?”
“忙啊!收秋呢!都不定时的到各个村子里头走一圈,看看收成咋样。”
“收成咋样?”
“丰收呗!不过天气还是得看好,要是下雨就坏了。今天我还回林家庄转了一圈,帮着拔了半亩黄豆,时间长不干活儿,差点儿没把我腰给闪了去。”
丈母娘正在做饭,闻言扭头过来看了一眼,见林副书记没有闪腰的样子,才放心的继续做晚饭。
老话说的好,迎客的饺子滚蛋的面,但林里不是客人。虽然是晚饭,但还是给弄了个肉菜。蒸馒头来不及,那就烙饼吃。还是肉馅儿的,油水大着呢!
“哎?外头那辆自行车是谁的啊!”
“我们主任的。这次去市里头培训,他让我帮着捎回来的,明天就骑去单位给他。”
“明天周日,不用上班。你也刚舟车劳顿的回来,明天正好休息一下。等周一的时候顺便给他好了,又不是多么着急的事情。”
林里看了一下挂在墙上的日历,别说,这次的培训时间安排的真好,竟然碰上了星期天,该说不说,没坐火车回来还真的挺爽的,最起码没用上这个星期最后一天的班啊!
“知道了爸!一会儿咱爷俩多喝两盅,我也解解乏好好儿休息一晚。”
正在炕上看孩子的淑芬,见林副书记回来后把俩孩子移交之后,就下地帮着做饭去了。听到林里说的话,还回头别有意味的看了一眼。想睡好觉?想屁吃呢!
果然,小别胜新婚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多日未曾见荤腥的林里根本把持不住,再加上几盅酒下肚,情绪更加亢奋。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反正早上醒来的时候,估计都得九点多了。
起来洗漱之后随便垫吧了两口,就走路 去了铁匠铺。昨天刚有了个想法,今天就得趁热打铁赶紧去实现,要不然下次想起来的时候,那得猴年马月了。
秋收时节,铁匠铺里头也只算是日常的在打铁。俗话说
丈母娘思索了一下刚要说什么,才发现林里今天是从外面刚回来,舟车劳顿了一路,估计也累的够呛。
把林里引到隔壁屋里,从暖壶里头倒热水要给林里洗漱一下。林里一路上被风吹的满身尘土,对此自然笑纳了。不过与丈母娘所想的,洗漱完毕后去隔壁也一起睡一会儿不同,林里跑到外头和她垒起了玉米垛。
“你说说你,刚回来也不说歇息一下,就跑出来干活儿来了。也不怕累着。这玩意儿也不多,我自己一个人可以的。”
“瞧您说的,这没看见就算了,够不着,这看见了还不干活儿,那就是人品问题了。对了妈,我不在家的这几天,家里挺好的吧!”
“那肯定的啊!家里啥啥都好,没啥变化。就是两个小的现在长大了,在炕上爬来爬去的怕照顾不过来掉地上去,就给他俩穿了些厚衣服放地上去了,就这也是到处爬,腰上用绳子拴着个砖头都被拖着跑的不行,身边总得有人看着。可比不会爬的时候累多了。”
丈母娘嘴上虽然在抱怨孩子不好看管,可眼角那一抹笑意是怎么都散不掉。林里听完了也觉得有意思,猫猫拖着一块被绳子绑着的砖头乱跑林里见过,可这俩小屁孩儿被这么对待,林里还真的没见过,想着明天天气要是好的话一定要见识一下,今天算是不行了,这都已经下午三点多了,真要是这么搞,两个小的非得生病不可。
垛玉米垛,林里不如丈母娘垛的好,所以做的是捡玉米往上头递的那个活儿。虽然不用负重,可弯一次腰也就能拿个四五根玉米,地上那么一摊可不得弯腰几百次啊!老是弯腰往复运动,半个小时做下来,也是酸疼的厉害。
“妈,这些玉米不会还是用老方法剥吧!”
“啥老方法啊!等晒干了能剥下来就行了,啥老的新的啊!这么多年了,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嘛!咋地?你还有新方法?”
老方法无非就是纯手工,最多借用个鞋底子、改锥什么的工具,其实最多用的还是双手。电视机开始在农村普及的年代里,一家人晚上吃完饭不到睡觉的时候,就打开电视机关了屋里的电灯省电,然后利用电视机发出的光亮,围着一口袋玉米棒子边剥玉米边看电视。第二天起来褥子里头都是玉米粒。这也算是劳逸结合了。
“用以前的方法剥玉米太累人了。我想想有没有新的办法。到时候咱们剥的又快又好,那多好啊!”
“你们年轻人有想法,那就去实现。到时候我捡现成的就行了。”
林里笑笑不说话,两人休息了一下后,终于在做晚饭前把玉米垛给垒好了。
林副书记终于下班回来了,进门后反手把大门反插,第二天才会打开。走到院子里头就看到了一辆没见过的自行车,还以为家里来客人了。结果进去才发现,林里回来了。
“下午回来的?”
废话了不是,他中午还回来吃饭来着,用时间线一卡,可不就是下午嘛!
“爸,您回来了。公社这几天忙不?”
“忙啊!收秋呢!都不定时的到各个村子里头走一圈,看看收成咋样。”
“收成咋样?”
“丰收呗!不过天气还是得看好,要是下雨就坏了。今天我还回林家庄转了一圈,帮着拔了半亩黄豆,时间长不干活儿,差点儿没把我腰给闪了去。”
丈母娘正在做饭,闻言扭头过来看了一眼,见林副书记没有闪腰的样子,才放心的继续做晚饭。
老话说的好,迎客的饺子滚蛋的面,但林里不是客人。虽然是晚饭,但还是给弄了个肉菜。蒸馒头来不及,那就烙饼吃。还是肉馅儿的,油水大着呢!
“哎?外头那辆自行车是谁的啊!”
“我们主任的。这次去市里头培训,他让我帮着捎回来的,明天就骑去单位给他。”
“明天周日,不用上班。你也刚舟车劳顿的回来,明天正好休息一下。等周一的时候顺便给他好了,又不是多么着急的事情。”
林里看了一下挂在墙上的日历,别说,这次的培训时间安排的真好,竟然碰上了星期天,该说不说,没坐火车回来还真的挺爽的,最起码没用上这个星期最后一天的班啊!
“知道了爸!一会儿咱爷俩多喝两盅,我也解解乏好好儿休息一晚。”
正在炕上看孩子的淑芬,见林副书记回来后把俩孩子移交之后,就下地帮着做饭去了。听到林里说的话,还回头别有意味的看了一眼。想睡好觉?想屁吃呢!
果然,小别胜新婚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多日未曾见荤腥的林里根本把持不住,再加上几盅酒下肚,情绪更加亢奋。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反正早上醒来的时候,估计都得九点多了。
起来洗漱之后随便垫吧了两口,就走路 去了铁匠铺。昨天刚有了个想法,今天就得趁热打铁赶紧去实现,要不然下次想起来的时候,那得猴年马月了。
秋收时节,铁匠铺里头也只算是日常的在打铁。俗话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