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集 江都惊梦(5/5)
之女,生母是为张皇后。
萧氏出生于二月,江南风俗认为二月出生子女不吉,遂由萧岿六弟东平王萧岌收养。萧岌夫妇收养萧氏不满一年,便双双去世,萧氏转由舅父张轲收养。
张轲家境贫寒,因此萧氏虽然贵为公主,亦随之操劳家务。
开皇二年,隋文帝夫妇为次子晋王选妃于梁国,因诸公主占卜皆不吉,于是从张轲府中迎回萧氏,占卜为吉,册为晋王妃。
萧妃婉顺聪慧,知书达礼,又精通医术,颇知占候,故深得隋文帝夫妇欢心以及丈夫杨广宠爱。在为晋王妃期间,先为杨广生下长子杨昭,即为元德太子;又生次子杨暕,继生长女南阳公主。杨广坐镇江南时,晋王妃及梁朝皇室出身为其助力不少。
晋王杨广决心夺嫡时,王妃萧氏全力支持。
杨广欲与心腹郭衍商讨夺嫡之计,又怕无故往来招人非议,便借口晋王妃萧氏为郭衍之妻治病,郭衍夫妇方能往来江都。
每当独孤皇后派遣宫人前往探视晋王夫妇时,王妃往往便与宫人同寝共食,借以讨好独孤皇后。杨广终于如愿以偿被册封为太子,萧氏亦随之成为太子妃。
杨广登基时三十七岁,萧皇后三十九岁。隋炀帝即位后多有失德,萧皇后婉谏无果。杨广数次下江南,萧皇后必定随行。对于的暴政,萧皇后不敢直述,作《述志赋》委婉劝戒。
江都政变,杨广被弑,萧皇后带其幼孙及皇室诸女,被宇文化及带到聊城。
闪回结束,书归正本。宇文化及既杀杨氏宗族及炀帝生前重臣,遂以萧皇后诏令为名,拥立秦王杨浩为帝。虽立为天子,却使居别宫,只颁诏敕书而已,且以卫兵日夜监守。
宇文化文遂自称大丞相,总领百揆,以二弟宇文智及为左仆射,宇文士及为内史令,裴矩为右仆射。
因司马德戡首倡宫变,叙为头功,故封温国公,食邑三千户,加光禄大夫,使仍统本兵。又以左武卫将军陈棱为江都太守,总管留守。其余众将,各有升赏。
宇文化及既为丞相,便以皇后及六宫作为御营,宇文化及在内办公,仪仗侍卫都依照皇帝规模,供养皆与隋炀帝相同。每日便如帝王一般,面南坐于帐中理政。
若有人奏事,宇文化及便即默然无语;直到散朝之后,才取出群臣上报启状奏疏,与亲信近臣唐奉义、牛方裕、薛世良、张恺等人商量处理。
其后未几,唐奉义进言:众军之所以发动变乱者,因欲回归关中之故也。今大事虽定,其怨未息。恩相当启驾返京,此处不可牵延。
宇文化及信以为然,宣布返驾长安。命抢掠江都人船只数千艘,取道彭城,由水路向西而行。因折冲郎将沈光骁勇,命其统领给使营。
行至显福宫,虎贲郎将麦孟才、虎牙郎钱杰议于沈光道:我等受先帝恩典,今为弑君贼驱使,有何面目见人?倘诛杀此獠,死亦无憾!
沈光闻言流涕道:此亦我所愿也。
于是麦孟才联合旧僚,率领数千部下,准备出发时袭击宇文化及。
未料内中有人将此消息泄露,宇文化及连夜召来司马德戡,命其诛戮麦孟才等人。沈光听到营外人马喧嚣,知道事泄,马上率部袭击宇文化及营帐,碰着内史侍郎元敏,一刀杀之。司马德戡领兵入营,杀沈光、麦孟才,并沈光手下数百人。
叛乱既定,宇文化及乃率六宫百官,及十万军马继续前行。
前到彭城,人报前面盗贼频发,水路不通。宇文化及又命沿途抢掠百姓车、牛,得二千余辆,命用来运载宫女、珍宝;长枪铠甲及武器装备,全都由士兵背负前行。因为山遥水远,道路艰险,三军疲累不堪,怨气大发,并对司马德戡等推举宇文化及为主,极为不满。
司马德戡闻知三军怨恨之语,便对赵行枢说道:公真是害我不浅!当今正处治平乱世之时,定须杰出才干雄主,方能底定乾坤。宇文化及无能糊涂,只会依赖一群宵小,较之被弑天子,何止天壤之别!今只爱惜美女珠宝,不恤将士,三军倘若哗变,我将奈何?
赵行枢面现赧然,说道:我等军权在手,若废除此贼,又有何难哉?
宇文化及虽然无能,但却不傻。当时察觉三军之怨,便借平定沈光叛乱之机,重新部署诸将,使亲信家将分别领兵,并升司马德戡为礼部尚书,就而夺其兵权。(本集完)
萧氏出生于二月,江南风俗认为二月出生子女不吉,遂由萧岿六弟东平王萧岌收养。萧岌夫妇收养萧氏不满一年,便双双去世,萧氏转由舅父张轲收养。
张轲家境贫寒,因此萧氏虽然贵为公主,亦随之操劳家务。
开皇二年,隋文帝夫妇为次子晋王选妃于梁国,因诸公主占卜皆不吉,于是从张轲府中迎回萧氏,占卜为吉,册为晋王妃。
萧妃婉顺聪慧,知书达礼,又精通医术,颇知占候,故深得隋文帝夫妇欢心以及丈夫杨广宠爱。在为晋王妃期间,先为杨广生下长子杨昭,即为元德太子;又生次子杨暕,继生长女南阳公主。杨广坐镇江南时,晋王妃及梁朝皇室出身为其助力不少。
晋王杨广决心夺嫡时,王妃萧氏全力支持。
杨广欲与心腹郭衍商讨夺嫡之计,又怕无故往来招人非议,便借口晋王妃萧氏为郭衍之妻治病,郭衍夫妇方能往来江都。
每当独孤皇后派遣宫人前往探视晋王夫妇时,王妃往往便与宫人同寝共食,借以讨好独孤皇后。杨广终于如愿以偿被册封为太子,萧氏亦随之成为太子妃。
杨广登基时三十七岁,萧皇后三十九岁。隋炀帝即位后多有失德,萧皇后婉谏无果。杨广数次下江南,萧皇后必定随行。对于的暴政,萧皇后不敢直述,作《述志赋》委婉劝戒。
江都政变,杨广被弑,萧皇后带其幼孙及皇室诸女,被宇文化及带到聊城。
闪回结束,书归正本。宇文化及既杀杨氏宗族及炀帝生前重臣,遂以萧皇后诏令为名,拥立秦王杨浩为帝。虽立为天子,却使居别宫,只颁诏敕书而已,且以卫兵日夜监守。
宇文化文遂自称大丞相,总领百揆,以二弟宇文智及为左仆射,宇文士及为内史令,裴矩为右仆射。
因司马德戡首倡宫变,叙为头功,故封温国公,食邑三千户,加光禄大夫,使仍统本兵。又以左武卫将军陈棱为江都太守,总管留守。其余众将,各有升赏。
宇文化及既为丞相,便以皇后及六宫作为御营,宇文化及在内办公,仪仗侍卫都依照皇帝规模,供养皆与隋炀帝相同。每日便如帝王一般,面南坐于帐中理政。
若有人奏事,宇文化及便即默然无语;直到散朝之后,才取出群臣上报启状奏疏,与亲信近臣唐奉义、牛方裕、薛世良、张恺等人商量处理。
其后未几,唐奉义进言:众军之所以发动变乱者,因欲回归关中之故也。今大事虽定,其怨未息。恩相当启驾返京,此处不可牵延。
宇文化及信以为然,宣布返驾长安。命抢掠江都人船只数千艘,取道彭城,由水路向西而行。因折冲郎将沈光骁勇,命其统领给使营。
行至显福宫,虎贲郎将麦孟才、虎牙郎钱杰议于沈光道:我等受先帝恩典,今为弑君贼驱使,有何面目见人?倘诛杀此獠,死亦无憾!
沈光闻言流涕道:此亦我所愿也。
于是麦孟才联合旧僚,率领数千部下,准备出发时袭击宇文化及。
未料内中有人将此消息泄露,宇文化及连夜召来司马德戡,命其诛戮麦孟才等人。沈光听到营外人马喧嚣,知道事泄,马上率部袭击宇文化及营帐,碰着内史侍郎元敏,一刀杀之。司马德戡领兵入营,杀沈光、麦孟才,并沈光手下数百人。
叛乱既定,宇文化及乃率六宫百官,及十万军马继续前行。
前到彭城,人报前面盗贼频发,水路不通。宇文化及又命沿途抢掠百姓车、牛,得二千余辆,命用来运载宫女、珍宝;长枪铠甲及武器装备,全都由士兵背负前行。因为山遥水远,道路艰险,三军疲累不堪,怨气大发,并对司马德戡等推举宇文化及为主,极为不满。
司马德戡闻知三军怨恨之语,便对赵行枢说道:公真是害我不浅!当今正处治平乱世之时,定须杰出才干雄主,方能底定乾坤。宇文化及无能糊涂,只会依赖一群宵小,较之被弑天子,何止天壤之别!今只爱惜美女珠宝,不恤将士,三军倘若哗变,我将奈何?
赵行枢面现赧然,说道:我等军权在手,若废除此贼,又有何难哉?
宇文化及虽然无能,但却不傻。当时察觉三军之怨,便借平定沈光叛乱之机,重新部署诸将,使亲信家将分别领兵,并升司马德戡为礼部尚书,就而夺其兵权。(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