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集 武王伐纣(5/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乱。当时朝廷大军远征东夷未回,帝辛只得聚集朝歌奴隶俘虏,组成临时大军迎敌。

    公元前1044年,武王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周师渡津,诸侯咸会,武王乃作太誓。

    周武王: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故今予发维共行天罚。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

    诸侯:喏,惟岐周武王马首是瞻!

    二月甲子,周军到达商都朝歌郊外,于牧野排开阵势。各诸侯率兵车共四千乘,会合连营,与周军共计十余万众,势压朝歌。

    周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立于帅车之上,再次动员联军诸将。

    周武王:远矣西土之人!我有国冢君,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纑、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古人有言‘牝鸡司晨,惟家之索’。今殷王纣维妇人之言是用,自弃先祖肆祀不答,昬弃家国;又暴虐百姓,以奸轨于商国。今予发维共行天罚,不过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勉哉!不过於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勉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罴,如豺如离,于商郊,不御克饹,以役西土,勉哉夫子!尔所不勉,其于尔身有戮。

    诸侯:喏!

    于是各令本部擂鼓吹号,分头并进,兵至牧野。

    商纣王闻说岐周率西部联军兵至,不由大怒,遂集结奴隶及俘虏十七万,发给铠甲兵器,并集兵车二千乘,赶至牧野,列开阵势。

    三通鼓罢,两军就此交锋。

    姜子牙:众将听我将令!先命百夫长挑战,以诸侯联军为左右两翼,本帅自率岐周兵马为中军,驰击商军。先登者重赏,后退者必诛!

    一声令下,鼓角齐鸣,联军发动进攻。帝辛见状,将手中长戟挥动,当头迎击。

    姜子牙下令在阵中搭起高台,命百名巨嗓大汉上台,向对阵商军齐声高呼,宣读纣王十大罪恶。诸侯联军闻之,精神大振;商军闻之,两股战战。

    三战之后,军队虽然人多,但大都无心作战,在周军威慑之下丢盔弃甲,甚至转而攻击纣王,引诸侯联军杀往朝歌。

    武王姬发顺势攻击,西周联军于是长驱直入,兵临朝歌城下。

    帝辛逃入城中,登上鹿台,将金银珠宝布列台上,又命内侍堆薪积柴,燃起大火。

    帝辛身穿王服,望空再拜,以袖蒙面投入火中,自焚而死。

    武王姬发指挥诸侯,来到朝歌,商朝百姓都在城郊迎候。岐周使臣驰马告谕商民。

    使臣:上天将赐福尔等!

    商都朝歌百姓拜手稽首,姬发还礼拜谢。

    西周联军冲入朝歌城中,姜子牙约束众军,对城中居民秋毫无犯,并出榜安民。

    武王姬发进入王宫,下令灭火,自灰烬中抬出纣王尸身。

    武王箭射帝辛尸身,复命武士以黄钺砍掉帝辛脑袋,悬首国门。

    诸侯皆都俯首称颂,齐呼万岁。

    武王:速速寻找妖姬妲己,不可使其逃脱!

    武士领命而去,不一时归来,向武王施礼禀报。

    武士:妲己与帝辛两个宠妾,都已上吊自杀,敬候示下。

    武王:用黑钺砍下首级,悬挂门旗之上,并发檄文,明宣其罪。

    武士:喏!

    妲己首级送来,高挂门旗之上,与纣王首级遥遥相对。商民以手指点,向其吐唾。

    姜子牙率诸侯拥武王姬发升殿,诏告商朝灭亡,周朝诞生。

    画外音:元代坊间刊刻《武王伐纣平话》,说妲己为华州太守苏护之女,天姿国色且心地善良,在应征入朝途中被九尾金毛狐换去神魂。自此妖狐入宫,借妲己肉体蛊惑纣王,残杀大臣、祸乱百姓。到《封神演义》进步演绎,完全转变为妖媚残忍狐狸精形象。

    又说帝辛商纣失国,其实与妲己并无太大关系,而是用人不当,而且刚愎自用。用费仲管理国政,费仲善于阿谀,贪图财利,殷人恶之。又用恶来,恶来善于毁谤,喜进谗言,诸侯因此与殷商越发疏远。比干以善政劝说,帝辛不听;国相商容向有才德,极得百姓敬爱,帝辛却又将其黜免。亲小人而远贤臣,此是商纣失去天下根本原因。

    周初最大迷案,乃是姬昌长子伯邑考之死,后世文学家却将其死因归在妲己名下。

    据小说家言,伯邑考为营救父亲西伯姬昌,携重礼到商都朝歌进贡,因忤犯妲己,故被烹为肉酱,制成肉饼,反赐给姬昌食用。因为姬昌向有圣人之名,但未能辨出亲子之肉,欣然食之,纣王这才放心,纵其回国。小说家言自然不能取信,则其真相究竟如何?

    历史真相:据《毛诗正义》引《大戴礼》载,周文王十三岁时生下长子伯邑考,十五岁时生下次子周武王。伯邑考生母太姒,是有莘氏部落之女,周文王正妻。太姒勤劳持家,恪守妇道,与周文王生有十子,依次乃是长子伯邑考、次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