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集 褒国妖姬(3/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人乙:可怜,可叹!那妇人竟敢独自进城贸易,倒也胆大。

    行人甲:非是独自去的,当时还有其夫相陪。但那丈夫为人溜撒,闻说要砍头,扔下桑弓便跑,倒被他侥幸逃脱了。

    行人乙:侥幸,侥幸。我家也有桑弓,当回去以火焚之。再会,再会。

    男子闻此,方知妻子已死,遂走到旷野无人之处,痛哭一场,放步远逃。

    来到清水河边,却望见百鸟齐聚,盘旋飞鸣不止。男子走近,见有一个草席包浮于水面,被群鸟以喙衔之,将次拖近岸来。

    男子感到奇怪,以为包中有宝,遂赶开众鸟,取起席包,到草坡中解开查看。

    但闻一声啼哭,包内却是一个女婴。本来已经冻得半死,此时被太阳一照,复又醒转。

    男子自语:此女既被众鸟衔出水来,定是大贵之人。我今取回养育,倘得成人,后半生亦有所指望。

    遂解下布衫,将此女婴包裹,抱于怀中。思想此处难以立足,乃望褒城而去。

    三年过后,朝廷举行郊祀大祭。众军来至郊外祠庙扎营,周宣王当夜宿于斋宫。

    夜漏二鼓,人声寂然,似梦非梦,忽见一个美貌女子,自西方冉冉而来,直入寝卧。宣王大声斥喝,急唤左右擒拿,并无一人答应。那女子复又走入太庙之中,大笑三声,又大哭三声,将周朝先王七庙神主,做一束儿捆着,抱在怀里,望东而去。

    宣王起身追赶,忽然惊醒,乃是南柯一梦。由是入庙行礼,见七个神主俱在,并不曾丢失。九献已毕,回至斋宫更衣,遣左右密召太史伯阳父前来,告以梦中所见,询问吉凶。

    伯阳父:三年前童谣之语,大王岂忘之乎?此梦主有女祸,国中妖气未除。当年为臣卜卦,爻辞中便有哭笑之语,大王今梦美貌女子又笑又哭,正应其谶。

    周宣王:此前所诛贩卖桑弓箕袋妇人,不足消除厚弧箕触之谶耶?

    伯阳父:天道玄远,候至方验。区区一村妇,何关江山社稷,及国家气数哉!

    宣王沈吟不语,懊悔不迭。忽想起三年前曾命上大夫杜伯督率司市,查访那弃婴妖女,全无下落,便自耿耿于怀,已有迁怒之意。

    大祭已毕,颁胙之后,宣王还朝,百官皆至朝堂,谢胙贺礼。

    周宣王:杜伯,三年前命你寻访妖女消息,如何久不回话?

    杜伯:臣当年既奉王命,体访此女十数日,并无影响。其后拿到贩弓女子,便以为妖妇正罪,童谣已验。诚恐搜索不休,必然掠动国人,故此中止。

    周宣王:咄!既然如此,何不明白奏闻?分明是怠弃王命,行止自碍。左右,与我将杜伯押出朝门,斩首示众!

    一声令下,直吓得百官面如土色,杜伯大呼冤枉。班部中走出下大夫左儒,上前施礼。

    左儒:大王不可!臣闻唐尧九年之水,不失为帝;商汤七年之旱,不害为王。天变尚然不妨,人妖宁可尽信?若杀杜伯,国人必将妖言传播,亦被外夷轻慢。望乞恕之!

    周宣王知其乃是杜伯好友,于是不听,喝令行刑。一通鼓响,刑官将杜伯首级呈验。

    左儒见此大哭,回到家中,自刎而死,以谢好友。

    杜伯之子隰叔奔晋,入仕晋国,为士师之官,遂为士氏。因食邑于范邑,又称范氏。

    后人哀杜伯之忠,为其立祠于杜陵,号为杜主,又曰右将军庙。

    宣王闻说左儒自刎,亦有悔杀杜伯之意,闷闷还宫,遂得恍惚之疾。

    四十六年,初秋七月,金风送爽,周宣王身体稍豫,欲出郊游猎。乃命司空整备法驾,司马戒饬车徒,宣王乘玉辂,驾驭六驺;右有尹吉哺,左有召虎,齐往东郊游猎。

    众人纵马驰骋,射猎打围,笑语喧天,好不热闹。宣王心中大喜,便觉神清气爽。

    眼见日已西斜,宣王传令散围。众军各将所获走兽飞禽之类束缚齐备,奏凯而回。

    行不数里,宣工在玉辇之上盹睡,忽见远远一辆小车,当面冲突而来。

    车上站着两个人,臂挂朱弓,手持赤矢,乃是数年前含冤而死上大夫杜伯,下大夫左儒。

    杜伯:大王别来无恙?

    宣王定睛看时,吃这一惊不小。抹眼之间,人车俱又不见。再往左右看时,只见人马整肃,前后拥护,密不透风,更无空隙容那人车随意出入。

    周宣王:左右,你等可曾见到有甚怪异?

    众侍卫:启奏陛下,晴空万里,并不曾见有甚怪异。

    宣王正在惊疑,杜伯、左儒又驾小车在空中出现,往来不离玉辇前后。

    周宣王怒喝:罪鬼,焉敢来犯王驾!

    拔出太阿宝剑,望空中便挥。杜伯、左儒见此,齐声斥骂。

    杜伯、左儒:无道昏君!你不修德政,妄戮无辜。我二人被屈含冤而死,天帝怜悯,封为太岁功曹,位列仙班。今日你大数已尽,吾等专来报冤。还我命来!

    宣王大惧,环顾左右,数万人马皆都不见。杜伯挽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