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集 越女盗剑(3/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吴军北渡淮河伐徐。因久攻不克,遂放泗水以淹徐国。

    徐子章羽见城不能守,遂披发文面,率妻子自缚出城,跪求吴王保留徐国祖祀。

    吴王阖闾不准,章羽遂带族人奔楚,徐国自此灭除。

    画外音:徐氏出于嬴姓先祖大费,又名伯翳。大费生二子,一曰大廉,为鸟俗氏之祖;二曰若木,为费氏之祖。若木被封于徐,因建子爵徐国,历夏、商、周三代,至此被吴国所灭。章羽奔楚之后,后代子孙便以国名为姓,称徐氏。徐侯章羽,便为徐氏得姓之祖。

    澹台灭明生来状貌甚恶,成年之后,求拜孔子为师。

    孔子虽然有教无类,收其为徒,但观其貌丑,以为必至材薄,因而不喜。灭明既已受业,退而修行,南游至江西,随从弟子三百余人,不久便即名动南方诸侯。

    忽有一日,澹台灭明身带价值连城宝珠,更率数十名弟子门人渡河。舟至河心,忽有二蛟从波涛中跃出,对渡船成夹击之势。

    舟子道:蛟龙从不袭舟,此为二龙夺宝之势,必是公子身上有宝。若将宝物掷于江心,则蛟龙自退。

    澹台灭明闻言怒道:吾虽身携宝珠,然可以义求,岂可以力劫之乎?

    遂奋然挥剑,斩杀二蛟于河内,然后才将宝珠投入水中,以示毫无吝啬之意。

    孔子闻之,叹道: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画外音:澹台灭明此种高尚品德,被鲁国人喻为“宁让钱,不让言”,代代传承至今。可谓今之山东人性格,犹有澹台灭明“斩蛟舍珠”遗风。澹台灭明到达楚国,其后三百徒众分别深入南楚腹地,对荆楚文化产生广泛且深刻影响,以至江西之地皆都尊儒。故此豫章虽然远离中原,但自春秋末以来,从不被称为蛮夷。豫章人为澹台灭明立祠祭祀,并立澹台门以表纪念,进贤县也因其南游至此而名。“人不可貌相”之典,既源于澹台灭明。

    吴王阖闾四年,乃周敬王九年。

    薛献公任谷病逝,为薛国之君六十四年,乃春秋时期诸侯中在位时间最长者。晋定公姬午闻之,派遣大夫荀跞前往吊唁。

    越明年,吴王阖闾因怒越王允常此前不从己伐楚,且欲翦除楚国羽翼,便谋伐越。

    孙武谏止:楚国未破,不可同时再与越国结隙,以成腹背受敌之势。

    阖闾不听,必欲伐之,遂出兵南向。

    越王允常闻吴军无故来伐,寄书阖闾:吴不信前日之盟,弃贡赐之国,而灭其交亲,不恐遗笑于中原诸侯乎?

    阖闾不理其言,遂以孙武为将,伯嚭为副,引军前至檇李。两军交战,孙武击败越兵,伯嚭纵兵大掠而还。

    孙武虽胜,但还朝后私谓伍员:四十年之后,越国必强,而吴势尽矣!

    伍员笑道:我寿不至此!

    越王允常吃此大亏,痛恨吴王不已,遂遣使至楚告败。楚昭王问计于令尹。

    囊瓦奏道:天赐湛卢剑归楚,是败吴之际。况其前岁侵我六、灊二邑,正宜报之。

    楚昭王信以为然,于是便率舟师伐吴。

    阖闾复使孙武为将,伍员为副,率师击之。

    战神驾到,更无玄奥。于是再次大败楚师于居巢,并获其上将芈繁以归。阖闾亲迎出城,大赏三军,但犹未满足,遂与孙武及伍员二将半开玩笑。

    吴王:二卿虽获大胜,美中不足。

    孙武:何谓美中不足?

    吴王:不入郢都,虽屡败楚兵,犹无功也!

    伍员:臣岂须臾敢忘郢都哉?只因楚国向为诸侯之伯,楚军亦天下之强,未可一战而定胜负者。囊瓦贪鄙,且待其隙可也。

    吴王信以为然,遂使其与孙武演习水军于江口,以待楚国有隙可乘,再次发兵攻伐。

    楚昭王自得湛卢之剑,虽屡败于吴国,但自信有上天呵护,并不以为意。且常以湛卢扬威,召聚诸侯来贺。

    这一日,唐成公与蔡昭侯同来朝楚,各有所献。蔡侯有羊脂白玉佩一双,银貂鼠裘二副,便将一裘一佩献于楚昭王,以为贺礼。

    囊瓦见昭王佩玉着裘而出,甚为羡慕喜爱,便公然向蔡侯索贿,亦求一裘一玉。蔡侯欲留以自用,因而拒绝不给。

    唐侯有名马二匹,毛如白练,高首长颈,名曰骕、骦,实乃天下希有。囊瓦求之,唐侯亦不给。囊瓦两次索贿被拒,于是恼羞成怒,因私向昭王进谄。

    囊瓦:大王可知,蔡、唐二侯因何聘楚?

    楚王:自是来朝伯侯,并观湛卢宝剑。

    囊瓦:早也不来,晚也不至。来朝是假,刺探楚国虚实是真,欲为吴国做向导耳。

    楚昭王信以为实,便将二侯扣留囚禁。二侯无奈,只得向囊瓦交出宝物,才得脱身。

    蔡昭侯归国,怒不可遏。因欲雪耻,又自知远非楚国之敌,遂将长子送到晋国为质,就此背楚附晋,请求晋侯发兵伐楚。

    时为晋定公三年,魏舒当政,乃集十七国大夫于狄泉(洛阳附近),商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