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集 夫差伐越(1/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姑苏城内,长乐宫中。

    伍子胥闻说吴王欲兴兵伐齐,吓一大跳,急忙谏阻。

    伍员:既今齐、楚两国交聘,大王若欲伐齐,楚国本是我宿仇,岂肯坐视?则一举得罪两个大国;再兼越国蹑我之后,则吴国危乎殆哉!

    吴王:若依卿计,则如何可破齐、楚之盟?其盟若破,我则可全力伐越矣。

    伍员:大王若忧齐国与吴为敌,臣有一计,可以破之。今太子波元妃已殁,未有继室,王何不遣使求婚于齐?如其许我,则为姻亲之国,化敌为盟;如其不从,伐之未晚。

    阖闾从之,便使大夫王孙骆往齐,为太子波求婚。

    齐景公见吴国前来求婚,因思自己已经年老,止有幼女少姜未嫁,不忍远适吴国。

    大夫黎弥见此,恐因此得罪吴国,急以利害劝之,景公只得许婚。于是王孙骆还报,吴王甚喜,复遣其为使,纳币于齐,迎娶齐女归国。

    少姜当时尚在年幼,不知夫妇之乐。与太子波成婚之后,因思远在千里之外,且又水土不服,只是想念父母,日夜号泣,不久便即抑郁成病。

    吴王阖闾闻而怜之,乃命改造北门城楼,名曰望齐门,令少姜日游其上。少姜凭栏北望,不见齐国,悲哀愈甚,其病转增危重。临终之前,因密嘱丈夫太子波:妾闻虞山之巅,可见东海,乞葬我于此,倘魂魄有知,庶几可望见齐国!

    当时嘱罢,便即身死,香销玉殒。太子波悲痛不胜,奏闻父王,乃依少姜所请,将妻葬于虞山顶上。今虞山有齐女墓,又有望海亭,便缘于此典。

    太子波却也是个情种,此后忆念齐女不已,未几亦卒,死时正当壮年。

    阖闾悲哀不胜,葬罢太子,欲于诸公子中另择可立为嗣者,意犹未定。

    太子波前妃所生长子夫差,年已二十六岁,聪明多智,人材英伟。因父亲已死,欲继立为嗣,便来私见国相伍子胥道:我乃嫡长孙,欲立太子,只在相国一言!

    伍子胥入见吴王:立子以嫡,则乱不生。太子虽不永禄,见有嫡孙,可承王嗣。

    阖闾犹豫:夫差愚而不仁,恐不能奉吴之统!

    伍子胥:夫差信以爱人,敦于礼义。中原礼制,父死子代,经之明文,又何疑焉?

    阖闾叹道:寡人听子,卿善为辅之!

    遂纳伍子胥之谏,终立夫差为太孙。夫差喜不自胜,为此再三感谢子胥。

    周敬王二十四年,阖闾亲自领兵出征,南下伐越。留国相伍子胥与太孙夫差守国,自引伯嚭、王孙骆、专毅诸臣,选精兵三万,望越国进发。

    越王勾践闻报,亦亲自督师出征,以诸稽郢为将,灵姑浮为先锋,畴无余、胥犴为左右翼。两军遇于檇李,正是当年两国交锋之处。于是吴北越南,相距十里,各自安营下寨。

    来日列阵交锋,激战十合,各有损折,不分胜负。勾践望见吴阵队伍整齐,戈甲精锐,乃使大夫畴无余、胥犴,督率敢死之士,各持长枪大戟,来往冲突吴军。

    吴军战阵坚如铜墙铁壁,又有弩手射住阵角,越军敢死之士冲突三次,俱不能入。

    越王勾践立于高阜观阵,见吴师难胜,不由大忧,手足无措。

    战至天晚,双方各有杀伤,不分胜负。

    诸稽郢使人驰至阵前,向吴师帅旗下高叫:今日天晚,各自收兵,来日再战若何?

    吴王阖闾闻之,便使伯嚭派人上前答话:如此各自鸣金,不可偷袭!

    于是双方鸣金,各自收兵还营。诸稽郢安顿巡哨已毕,来至中军大帐,见越王勾践面布愁云,眉锁重山。因上前参见:胜负未分,国君何忧?

    勾践:今日不能破垒,我军士气已衰,来日复当奈何!

    诸稽郢:今营中有当死罪囚三百,既必死于阵后,可不使其死于阵前,为国立功?

    勾践闻言大悟,乃命诸稽郢连夜前去安排,当夜无话。

    次日清晨,两军出营列阵,击鼓传命,预备决战。

    诸稽郢忽命传令官:发出旗号,依计行事!

    传令官领命,遂登将台,挥动令旗。只见旗门开处,越军阵中忽奔出三百赤膊壮汉,至吴军阵前二十步而止,分为三行站立。吴军不知何意,只可注目呆看,观其举止。

    越国赤膊军列队完毕,俱都自腰间各拔短刀,飞快雪亮。第一排百人队齐声叫道:越王得罪上国,我等愿死,以谢吴王!

    话音刚落,钢刀皆都自刺入腹,当即倒地。

    吴兵甚以为怪,皆注目而观,不知其何故。

    第一排越囚尚未全死,各在地上辗转哀号之际,次排百人跨步上前,离吴军只有五步,齐声大叫道:我等愿死,以谢吴王!

    各将钢刀自刺心窝,当即倒地便死,血流遍地,淹及吴军脚踵。吴人大为惊恐,皆往回缩脚,阵角开始松动。

    第三排越国死士再次跨步上前,距吴军两步立定,高声大叫:我等愿死,以谢越王!

    说罢各举钢刀,齐向颈中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