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集 沧浪之君(3/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供攀扯,才有“坑杀术士”扩大化之举。秦始皇未杀抗颜相争之淳于越,而术士欺骗国家财产,是为欺君大罪,杀之何碍?其实焚书与坑儒本是两回事,前后不连,背景各异,性质有别,混为一谈不当。

    镜头转换,按下焚书坑儒,复说始皇东巡。

    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再次东巡,离开咸阳,出离关中。

    此事却为一个青年得知,便密谋策划,将于半路上袭击刺杀,以报仇复国。

    此人非别,正是韩国贵族后裔张良。

    张良字子房,颍川城父人,出身于韩国贵族世家。祖父张开地,连任韩国三朝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宰相。韩国终为秦国所灭,使张良失去继承祖业机会,丧失显赫荣耀地位,故心存国仇家恨,立志反秦。

    为此张良云游天下,遍寻奇人异士于市井之中,深山之内,立志学会传说中飞剑之术,以便刺杀秦王。

    因闻渤海之地多有神仙之属,便多年来流连山东海滨,一面留意探察始皇行踪,一面遍访仙人。又闻商朝灭亡之时,有商汤后裔箕子携其列祖灵位渡海东逃,在朝鲜半岛立国,又有韩国后裔多往投奔避难,皆对秦朝怀有深恨,便以为可作自己臂助。

    于是张良渡海东去,前往朝鲜半岛,寻访反秦复国同道。

    这一日,张良来至琅琊郡黄县境内,徜徉市井,走得口中饥渴,便走进一家茶肆,在坊间廊上坐定,唤茶来吃。

    忽见在天井之中,靠近自己间壁,有一桌上坐有三五个老者,自在吃茶说话。

    一个花白胡须老者说道:那人一统六国,包有宇内,自然不是凡人!

    另一个银白胡须老者问道:其只是吕氏私生之子而已,商贾之后,何谓不是凡人?

    花白胡须:我说你这老兄,平生便爱抬杠。所谓耳听是虚,眼见为实。那人是吕氏私生之子,是你亲眼看见,还是道听途说?

    银白胡须:道听途说,便又怎地?你又有何证据,说他不是凡人?

    花白胡须:只一件事情,便可证明。且不论其即位之后,只用十年时间,便即一统六合,包揽天下九州,绝非凡人所能为者,便有其后一事,说将出来,你便无言可解。

    银白胡须:你且说来,到底何事?

    花白胡须:闻说他在一统六合之后,曾命将六国兵器都运往咸阳,铸成十二个硕大铜人。老兄见多闻广,你说可有此事?

    银白胡须:那十二个铜人,如此便都摆列咸阳宫中,如何赖得?果有此事。

    花白胡须:传说那十二个铜人,都有常人四五倍之高,此话是否属实?

    银白胡须:是也。果然是实。

    花白胡须:若照此说来,则每个铜人,怕不有十万斤之重?若非神助,又怎生有这许大火炉,来熔铸他!即便是能铸成,又如何着手使力,能将其竖立起来?

    银白胡须:此事虽难,并非绝不能为。既为皇帝,一声令下,便可集举国之力,有甚事做不成?其虽势大无匹,毕竟还归阎王老子管辖,免不得一死。到处求仙,便是凡人。

    花白胡须:老兄果是见识广博,非同凡响。你且说其求仙之事,究竟怎么样了?

    银白胡须:神仙之事,毕竟还是有的,只不过世间之人,不得其要,故此人云亦云。

    花白胡须:如此说来,老兄必是见过的了?

    银白胡须:我虽未曾亲眼见过,倒也有些耳闻。

    花白胡须:那你说说,那人既然包有宇内,承奉天命,神仙却为何不肯助他?

    银白胡须:只因天上神仙,惟有海上才有,非归秦土所辖,亦不归秦王所管。

    花白胡须:照你说来,这些神仙,则是皆归齐国所管耶!

    银白胡须:我齐国虽是亡了,但海上尚有三座神山,里面住满神仙,不服他这个凡人皇帝掌管,反而掌管着他的生死寿命哩。

    花白胡须:何以见得?

    银白胡须:你不见徐福、卢生等人,皆是我齐国名士,将此小儿哄得团团乱转?

    张良静听半日,闻其说得有些意思,又触及自己心事,于是便起身离座,上前拱手。

    张良:列位老者在上,后生小子拜揖!

    那几位老者闻声抬头,见他穿着出众,气宇不凡,急忙起身还礼。又恐来者是朝廷官家细作,不知刚才犯禁之语是否被他听去,心中颇为不安。

    花白胡须:我等低贱下民,在此吃茶闲话,全没些上下尊卑,天高地厚。不知小哥仙乡何处,有何指教?

    张良:长者休怪小可冒昧,冲撞失礼不当。小可乃是韩国遗民,姓张,行三。因故国败亡,家人皆死,又失了生计,闻说贵乡多出神仙,故此前来访道。见列公皆是年高德劭之人,故此相问,敬请指点则个。

    于是便唤茶厮小二近前,说道:给这几位长者更换上好崂山绿茶,并细点吃食,尽管拿来,皆都算在我的帐上。

    小二答应一声,先把张良桌上茶点转移过来,然后转身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