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集 韩信拜将(4/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从不出匣。我有要事,请让开道路,承情之至。

    屠户子:看不出你一个乞丐叫化,倒有要事在身!公既佩剑,需有胆略。若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便放你去。

    当时屠户子随行无赖甚众,齐都嘻笑,起哄喧嚷。不则一时,观者如堵。

    韩信不动声色,仔细打量少年一番,慢慢整理衣衫,缓缓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其胯下爬过,扬长而去。满街观者笑声振天,皆在背后指指点点,皆都当作笑话,满城传讲。

    项梁渡淮北上,路过淮阴。韩信闻之,毫不犹豫,便带其铁剑投奔项梁,留在军中为卒。数年以来,虽然随同项氏叔侄到处作战,但无战功,始终默默无闻。

    其后项梁败死,韩信归属项羽,仍为下士。项羽一日偶见韩信,喜其身材魁梧,便命其做执戟郎中,立于帐前,以壮军威。

    韩信以为项羽赏识己才,便多次献计,但项羽皆不采纳。韩信此时方知,项羽所喜者乃是自己身材相貌,而非己之才能,由是神伤良久。

    至鸿门宴时,韩信初见刘邦,见其处危不惊;部下樊哙、纪信等人,皆有英雄气度。由是心向往之,便生投靠之心。只因樊哙闯帐,韩信拦阻不住,被一撞即倒,被帐下同僚以此取乐,由此坚定离去之意。

    其后刘邦受封汉王,率军入蜀,韩信便借故请假离楚,随汉王大军入于汉中。

    行军途中,樊哙忽然认出韩信,正是被自己当日轻轻一推,便倒地不起的执戟郎中。

    樊哙遂将韩信唤至近前,哈哈大笑道:你敢是因为上次出丑,被项王罢斥不用了吗?命你执戟,原是不当人子。既是你来投我,便是缘法,某便提拔你做个官罢。

    韩信:未知将军要提拔我何职?

    樊哙:我看你虽然身材高大,但是不经一撞,就提拔你做个管理仓库文吏,如何?

    韩信:既是如此,多谢将军照拂。

    至此韩信终得官职,但依然不被人所知。也是时乖命舛,其后不久,仓库被盗,韩信等十四名库吏,坐法当斩。刑场之上,同案十三人都已处斩,就要轮到韩信。

    韩信不愿引颈就戮,忽举目仰视,看到滕公夏侯婴正走过刑场,便扬声叫道:且慢动手,我有话说!滕公,汉王不欲得天下乎?何杀壮士?

    夏侯婴闻其出言不同凡响,猛然站住,回过身来。又见此死囚相貌威武,遂喝止刀手,问道:你有何能,便说可助汉王夺得天下?

    韩信昂然道:某少年之时,曾师从兵家门祖师王敖,得其兵法精髓。若给我十万铁甲,便可纵横天下,平定诸侯。

    夏侯婴闻罢,大为欣赏,于是命释其缚,引见汉王,大赞韩信之才。

    刘邦略与交谈,笑对夏侯婴道:此人好为大言,并无奇才。但既是贤卿所荐,便释其死罪,拜为治粟都尉,命其管理粮饷可也。

    夏侯婴:锥处囊中,必能脱颖而出;先从小吏做起,也无不可。

    韩信由此幸免一死,便为治粟都慰。虽然不能尽展其才,但由此得有机会面见丞相萧何,常向其汇报工作。有时言及用兵之法,以及治国之策,萧何大为赞之,相见恨晚。

    汉王定都南郑,诸将及士卒皆为楚人,不愿长居在此,便思东归,多有半道逃亡者。

    韩信见此,心中暗道:丞相萧何爱我之才,必已荐于汉王。今不得提升者,是汉王不信我也。天下十八路诸侯,我何必非必保他!

    由是趁夜盗马,亦随众人之后,向东逃亡而去。

    当夜萧何闲来无事,来与韩信畅谈,遍寻不见,乃问库吏:治粟都尉何在?

    库吏答道:适才饭罢,骑马出城而去,至今未回。

    萧何:是何方向?

    库吏:向东。

    萧何闻言大惊,不及向汉王汇报,急策马亲自追之。

    是晚月色如水,夜半三更,鸡犬俱寂,只有马蹄得得,满营皆闻。

    巡营官急入宫门,报与汉王:大事不妙!丞相萧何飞马出城,必是逃亡东归矣。

    汉王大惊失色,如失左右手,急遣樊哙:引领百骑,速往箕谷道中去追!

    樊哙应命而去。汉王坐立不安,寝食俱废。

    来日清晨,樊哙还报:追出百里之遥,不见丞相。

    刘邦:张良先走,萧何后去。则我恐此终生,不得复出汉中矣。

    两日之后,萧何引领韩信归来,入宫谒见汉王。

    刘邦且怒且喜,张口便骂:别人逃亡倒也罢了,公乃我至亲兄弟,因何要逃?

    萧何笑道:岂有此理!臣非逃亡,是去追还逃亡者耳。

    汉王便问:所追者谁?

    萧何答道:治粟都尉韩信。

    汉王复又骂道:你这老贼,如此荒悖!诸将逃亡者十数人,公无所追,却去追此一个仓官儿,是为诈言也!你必是意欲逃走,却忘带路费,这才回来耳。

    萧何亦回骂道:刘季,休要胡言!某为丞相,掌管举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