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集 智擒韩信(4/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争中,卢绾官至太尉,封长安侯,并得允许随意出入刘邦卧内。因与汉王特殊关系,其所用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相望。虽然萧何、曹参等能以才能忠贞而得刘邦礼遇,但论亲密宠信,皆都不能与其相比。

    卢绾与刘邦兄弟刘交,一同受到汉王极度信任,传递各种隐秘旨意。

    刘邦平定天下后,欲封卢绾为王,又恐群臣不服。

    闪回结束。及至燕王臧荼被平,遂趁机以卢绾代之,并为诸侯王中最受宠信者。

    汉高祖六年春,楚地官员上书密告朝廷,说楚王韩信谋反。

    刘邦大惊,问于群臣。

    诸将嫉妒韩信功高,皆道:急速发兵擒之,坑杀此竖子可也!

    因皆嫉其功高盖世,故此言之。

    高祖良久不语,由是宣布散朝,只留下丞相陈平,向其问计。

    镜头闪回,叙述陈平来历。

    陈平乃魏地阳武户牖乡人,少时喜读书,素有大志,不习家中营业。其兄长见陈平喜欢交游,便承担家中全部劳动,使弟出外游学。陈平周游各地,因此大长见识。

    适逢社祭,村人举陈平为社宰,主持祭社神,并为众人分肉,异常均匀。

    父老赞道:陈平分祭,甚称其职。

    陈平却感慨说道:假使我陈平有日治理天下,当如今日分肉,亦称其职也。

    众人闻此,无不惊异。

    陈平长大成人,富者不嫁,贫者羞娶,高门不成,低户不就。户牖有富户张负,其孙女五次嫁人,夫都早死,于是皆谓其克夫,无人敢娶。陈平欲娶,但未得其便。

    时逢乡人有丧,陈平助其家治理丧事,与张负在丧家偶尔遇见。张负善于相人,见到陈平大喜。丧事完毕之后,乃尾随陈平,一直跟到其家门口。

    张负站在陈平家门口,见其虽然远居外城僻巷,破席当门,但门外颇多车轮印迹。

    张负见而甚喜,于是回家,便唤过儿子张仲:我欲将孙女嫁给陈平,可乎?

    张仲:陈平家贫,又不事生产。全县皆笑其无行,父亲何将我女嫁给此人?

    张负:岂有如此仪表堂堂,长久贫贱之理?且其门前多贵人车过,不久必有奇遇。

    张仲知道父亲善相,于是不再反对。张负乃托媒人,愿赔嫁妆,将孙女嫁给陈平。

    陈平得称心愿,满口应承。兄长虽然不喜,倒也不阻。两家互换庚帖,择定喜期。

    张负告诫孙女:勿以陈平家贫,而侍兄嫂不慎。宜奉其兄陈伯如父,侍其嫂如母。

    孙女甚贤,一一应之。嫁到陈家之后,果然小心侍奉伯嫂,并不托大。说也奇怪,陈平自娶张家之女之后,家中资财日益宽裕;自己对外交游,亦越来越广。

    陈胜起事之后,立魏咎为魏王。

    陈平闻知,以为时机已到,遂辞别兄长陈伯,前往临济投奔魏王。此后未久,又转入项羽帐下,为其谋士。因随项羽入关破秦,叙论战功,获赐为卿。

    因在鸿门宴上见到刘邦,陈平观其举止,便认为沛公将来必成大器。

    戏亭分封诸王已罢,刘邦被项羽困在咸阳,进退维谷,于是问计张良。

    张良:臣观项王帐下,除亚父范增之外,惟陈平乃是奇士,可向其求策。

    于是便暗中往拜陈平,示以鬼谷门伏龙令牌,求问相助沛公脱身之计。

    陈平本来便与张良一见如故,又见伏龙令牌,更是拜倒在地,诚心结纳。闻其来意,思考片刻,然后说道:沛公若脱此困,先要调虎离山,使亚父范增暂离此间,然后方可。

    张良:贤弟高论,正合某意。支开范增之事,便即拜托贤弟。

    陈平满口答应,张良再嘱而去。

    次日项王升帐,理事已毕,众人皆散。陈平待众人皆出,遂又转回,给项王献计:

    陈平:今诸侯皆奉怀王之命,而不愿听从将军。主公若依臣计,不如请给楚怀王上义帝尊号,南迁郴县,使其远离诸侯。则主公代行义帝诏旨,即可号令天下矣。

    项羽大喜:贤卿此计,正中孤王下怀。

    陈平逊谢,告辞而出。项王立即命人请来亚父范增,向其征询意见。

    项王: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我欲南徙怀王,自居彭城,可得行未?

    范增:此亦我之所愿。宜早行之,且必是我亲自前去,方可说服怀王。

    项羽:既是如此,有劳亚父尊步。

    范增欲行,忽又想起一事:万事皆由得大王,但沛公刘邦绝不可纵,是为要紧。

    项王不耐,也只可满口应允。范增由是离开咸阳,率领部众南下。

    范增前脚才走,陈平便入帐中,来向项王进言:今暴秦已灭,天下始安。诸侯聚集咸阳,军粮负担极重,若不各令归国,秦民不堪重负,又将起而为乱矣。

    项羽一听,以来有理,马上传令:今暴秦已诛,天下诸侯,俱都返归封国。路远者限十日为期,路近者则以五日为限。惟汉中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