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集 霍光废帝(6/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贼并起,郡守不能制。汉宣帝诏命选拔力能治理渤海郡者,丞相、御史皆都推荐,故昌邑国郎中令龚遂可受任用。

    汉宣帝准奏,升任龚遂为渤海太守,亲自召见。因见其已有七十多岁,个子矮小,老态龙钟,因而大失所望,便有心考问其能,使其知难而退。

    宣帝:渤海郡动荡不定,三公荐卿可治。卿以何策,以平息盗贼,为朕分忧?

    龚遂:海滨未蒙圣上教化,百姓为饥寒困扰,官吏不恤。故百姓被迫起事,譬如幼儿盗窃兵器,戏弄池畔,并非有意为乱。若依陛下之意,欲使臣以武力制之,或以德安抚?

    宣帝:朕闻卿德,故选入朝,本欲以德抚之。

    龚遂:臣闻治理叛乱,犹如清理乱麻,若非以快刀斩之,则不能急;需抽丝剥茧,其后可成。陛下若使臣为郡守,则望丞相、御史不可依定法限制,使臣能见机行事。

    宣帝准奏,并赐黄金,派以专车。龚遂辞别天子,遂到渤海上任。

    郡中官吏听说太守到来,派兵迎接。龚遂将迎接之人全都打发回去,移文至各属县,命尽黜追捕盗贼官吏;又下达安民檄文,说凡持锄镰等农具者,都是善良百姓,官吏不得过问,而手执兵器者则是盗贼,必须拿问到官。

    聚众为盗者见到郡守檄命,马上解散,放弃兵器弓箭,转持锄镰。

    龚遂于是打开粮仓,将粮食分给贫民,选拔起用有德行官吏,安抚管理百姓。

    镜头转换,复说汉宫。

    本始三年正月癸亥日,皇后许平君去世。五月,校尉常惠率领乌孙军队,大胜匈奴。

    本始四年正月,宣帝下诏减少宫廷馔膳、屠工及乐工,使其归家务农;诏命官员都要上报捐助谷物数额,输入长安仓,以助朝廷赈贷贫民。

    宣帝对霍光表面信任,但内心十分忌惮,与之同车,若有芒刺在背。群臣趋赴霍光,联名奏请纳大将军幼女霍成君为妃,并册封为皇后。

    霍光欲观天子态度,避而不言。

    汉宣帝亦知自己得立为帝,全仗大将军霍光,此时若立其女为后,理所应当。但每思及与原配妻子许平君患难与共,心下难忍,便将群臣奏疏留置不发,许久不复。

    许平君时为婕妤,闻群臣之奏,于是委曲求全,反而相劝夫君,请听从众官之议。宣帝闻言不语,相执发妻之手,无语凝噎。

    镜头闪回。许平君之父许广汉,初为昌邑王刘髆侍从官,因无意间拿错皇子马鞍,被定为盗窃,接受宫刑,进宫为宦者丞。后又被霍光贬至掖庭,命为暴室啬夫,看管犯人。

    许广汉妻找人算命,卜者说其女许平君有贵人之相,遂不许女儿轻嫁,杜绝媒人。

    掖庭令张贺听说此事,便请许广汉喝酒,与皇曾孙刘病已求亲。

    许广汉趁着酒意,当即答应。张贺遂请人做媒,聘以重金,然后撮合成婚。

    刘病已依靠岳父许广汉及外祖母史家资助,得以接受儒家教育。学习之余,游遍三辅,为其后治国理政奠定基础。此时众臣请立后宫之主,许平君便劝丈夫顺从众臣之请。

    闪回结束。宣帝见爱妻劝立霍光之女,来日登殿上朝,便下达诏书,宣谕群臣。

    诏命:朕隐于民间之时,曾有故剑随身,心甚爱之,朝夕不离不弃。蒙众卿迎立,进宫之时此剑遗失,不胜痛悔,心甚为憾。卿等大才,可有妙策献朕,以寻回我旧日故剑?

    众臣听闻此诏,面面相觑。

    御史大夫顿悟,对众官悄言:陛下本意,糟糠之妻,不下堂也。

    众臣复看大将军脸色,霍光平和如初,并无不悦。群臣由此上疏,请立许婕妤为皇后。汉宣帝大喜,遂纳文武百官奏请,诏封许平君为皇后。

    许平君从庶民之妻变成大汉皇后,由此实现卜者当年谓其必当大贵预言。

    刘病已既为天子,改名刘询。

    大将军霍光女儿虽未当成皇后,倒亦不以为意,依然为大汉江山日夜操劳,鞠躬尽瘁。夫人霍显却是冲冲大怒,闷气暗憋,便欲寻隙报复。

    本始三年,皇后许平君再度怀孕,将分娩时忽然得病。

    宣帝闻而惊慌,乃召女医淳于衍入宫,为皇后诊病疗疾。

    适逢凑巧,淳于衍丈夫卫赏,乃是掖庭户卫,因妻子常出入大将军府,嘱其请求将军夫人霍显,将自己调到安池监任职。淳于衍就入大将军府,为丈夫之事请求霍显。

    霍显:我也有事,相求于卿。若能替我办成,何所不能?

    淳于衍:未知夫人有何吩咐?

    霍显:大将军极爱小女成君,欲使其成为皇后。今皇后有疾,此事只在贤卿身上。

    淳于衍倒吸一口冷气,但想到丈夫前程,便将银牙一咬,询问:未知如何动手?

    霍显:妇女生育大事,无不九死一生。今皇后正要分娩,卿便可乘机下毒,将其药死,神鬼不觉。若皇后一死,成君便可为皇后。事成之后,你我富贵同享,何况安池监微职?

    淳于衍:能致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