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集 计退月氏(3/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袁安府吏,甚有文才胆略,常助司徒上书弹劾窦宪、窦景兄弟。窦宪门客徐齮非常嫉恨,当面威胁,周荣不惧。

    镜头转换,汉和帝转回京师洛阳。

    因当时窦宪兄弟掌握大权,和帝刘肇与内外臣僚无法接近,相处者只有宦官而已。因谓中常侍、钩盾令郑众谨慎机敏而有心计,又不谄事窦氏,便与其密谋,决定杀掉窦宪。

    郑众:今窦宪出征在外,手握重兵,一旦事泄,恐其兴兵作乱,陛下暂且忍耐。

    和帝:而要耐至何时,方才是了?

    郑众:待其回京,还至自家府中,却再理会。

    和帝知道郑众多智,于是从之。

    其后不久,窦宪、邓叠等全都回到京城,先入宫参见太后。窦太后善加褒奖,重加赏赐,命至前殿参见天子。

    和帝唯唯称赞而已,说道:众卿劳苦功高,可先回本府歇息,无事不必上朝。

    窦宪等称谢辞出,未出殿门,已是嘻嘻哈哈,笑声大作。

    和帝怒恨欲狂,还至内宫,找来郑众,叫道:逆贼欺朕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

    郑众进言道:下臣以为,陛下意欲夺权亲政,除此外戚,则必依仗宗亲不可。

    和帝:卿观举朝宗亲勋戚,其谁可用?

    郑众:清河王刘庆特别受到陛下恩遇,颇怀忠义之心,常欲报答陛下。其又经常进入宫廷,向太后问安,陛下趁便,可以留其住宿。如此如此,大事可成。

    和帝大喜,乃命内侍:清河王入宫之时,立刻奏报,不得隐匿。

    内侍:喏。

    转过天来,内侍来报,清河王入宫,拜见太后。和帝刘肇闻报,急亲书密旨,命内侍赍持提前候于出宫廊道,私下赐之。

    刘庆得旨,揣入怀中。出宫后寻一僻静之处,展开看时,见上面写道:朕欲得《汉书·外戚传》一阅,卿可私向千乘王刘伉借来,送入内宫,切切毋误。

    清河王心下会意,遂至千乘王府借得《汉书·外戚传》,后以送书为名,单独进入和帝内室。二人相对而泣,均恨窦宪跋扈,计议良久,密定除贼之策。

    和帝送走刘庆,又命郑众搜集历代皇帝诛杀舅父先例,以为谫除窦氏依据。

    镜头转换,内宫剧变未曾发动,西域战火复燃。

    永元二年夏,大月氏副王谢率兵七万,东越葱岭来攻疏勒,汉军诸将闻报,俱都恐慌。

    班超见诸将惧怯,胸有成竹笑道:月氏东来,诸公颇怀惧否?

    诸将:众寡不敌,如何不惧?

    班超:月氏虽然兵多,但跋涉数千里而来,又粮秣运输不便,有何可虑?我等只需坚壁清野不出,不过旬日,必败此虏。

    诸将听罢,半信半疑。但见主帅安之若素,也便心下踏实不少。

    未过数日,班超正率诸将巡城,只见西边尘土扬天,遮天蔽日;继而又似闻马蹄之声,里间夹杂着人喊马嘶。风尘影中,一骑哨马如风驰来,在城下向上大叫:胡人至矣!

    班超闻报大月氏兵至,立即下令,全军上城,拼力坚守!

    诸将应诺,当即放进哨马及城外牧民,吊桥高悬,各自备战。

    片刻之后,月氏兵马大至,将疏勒城紧紧围住,四面攻打。

    只因汉军早有准备,矢石充足;兼又月氏人没有攻城器械,故此围城数日,不能攻克。涡欲抢掠粮草以充军需,又无所得,由此疲惫不堪。

    月氏王谢见军中粮尽,将欲退兵,又不甘心,于是召集诸部大人,商议对策。

    国师献计道:何不派出使者,携带金银珠宝,前去龟兹求援?

    月氏王谢:龟兹与我有仇无恩,焉肯助我?

    国师:龟兹虽然与我无交,但与汉朝向来为敌,却有切齿之恨。大王可拣选口舌便给之人,多赍珍宝,并以利害说之,则龟兹王无有不肯。

    月氏王称善,于是下令搜集军中毛皮珠宝,装满二十辆大车;继而派出使者,率引五百精骑押送,离开大营,前往龟兹求援。

    使者奉命而往,只走出半日,离大营不过五七十里远近,忽听响箭连声,呐喊四起;继而只见自沙丘后驰出一支汉军人马,约有五百余人,当头拦住去路。

    月氏使者:不好!此处怎会有汉军埋伏?

    汉军将领:班将军真乃神人也!早就估计敌军粮尽,定会派人到龟兹求救,预派我等在此埋伏等候。今贼军既已入伏,皆都与我射杀,一个不留!

    众军应诺,一拥而出,箭如飞蟥。

    不到半个时辰,乃将月氏使者尽数杀死,夺其珠宝,凯旋而归。

    到至月氏大营之外,汉将命令高挑使者首级,绕营呼喊:我班将军已布十万大军,将尔等重重围困。无论向何方求救,必被我所擒,休得自来送死也!

    呼喊已罢,驰骋而去。

    月氏王谢大为惊恐,信以为实,自思进退无据,只好再遣使者到疏勒城下,向班超请罪:我等有眼无珠,听信流言,冒犯天威,罪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