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集 复壁屯歌(6/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孙嵩不知那汉便是赵歧,遂命停车,掀起车帷呼道:壮士,愿与某共载同游乎?

    赵歧陡闻有人呼叫,抬头见来者穿着不俗,以为自己形迹泄露,恐惧失色,无言以对。

    孙嵩乃令从骑屏退行人,密问赵歧:我视子面貌形态,绝非卖饼者,又闻相问而色动,则不有重怨,即亡命者乎?我乃北海孙宾石,阖门百余口人,势能相济君子。

    赵歧亦素闻孙嵩贤名,即以实情告之,遂上其车,同载以归。

    孙嵩还家,先入告其母:儿今日出行,得一挚友,可谓刎颈之交。

    其母甚贤,听儿子如此说,也不多问,遂命迎入上堂,飨以美酒盛馔,招待极诚。为避宦官侦查搜寻,又命儿子将赵歧深藏于复壁之中,忽忽竟达数年之久。

    画外音:赵歧隐忍困厄,在复壁中写作《孟子章句》,三年乃成,所注精审翔实,且多有发明。又作《厄屯歌》二十三章,以记自己复壁传奇遭遇。其后唐玹及其家人全都死去,又逢朝廷大赦,赵歧才得出复壁,重见天日。太尉、司徒、司空三府闻知,同时公车征辟。

    闪回结束。赵歧接受司徒胡广征辟,其后不久迁升并州刺史,便为封疆大吏。

    赵歧到任之后,面对鲜卑不断侵扰,便欲上奏守边之策。但奏疏未上,就因党锢之祸突起,因而遭到罢免。赵歧离职还家,于是将所写奏表整理成书,命为《御寇论》。

    字幕:汉桓帝延熹十年,春正月,先零羌五、六千骑攻略云阳等地。当煎羌同时起兵反汉,四千余人进攻武威郡。

    匈奴中郎将张奂闻报,当即调兵出塞御敌,一战获胜,将先零羌军击破。

    护羌校尉段颎同时进击当煎羌,于鸾鸟杀其渠帅,斩首三千余级,西羌于此平定。

    同年三月,夫余王夫台攻略玄菟郡。玄菟太守公孙域进兵大破夫余军,斩首千余级。

    同年夏初,先零羌又进兵三辅,攻破汉军二营,杀千余人。

    匈奴中郎将张奂派遣司马尹端、董卓进兵合击,大破先零羌,杀其酋豪,斩俘万余人。

    捷报至京,阖朝鼓舞庆贺。按说张奂屡破羌寇,立有大功,本应封侯,但因其平生不事宦官,仅获赐钱二十万,命除家中一人为郎。张奂见此,推辞不受。

    字幕:五月,壬子晦,日有食之。陈蕃既免太尉,朝臣震栗,再无敢为党人求情者。

    镜头闪回,贾彪登场。

    字幕:贾彪,字伟节,颍川定陵人。

    贾彪兄弟三人,时称“贾氏三虎,伟节最怒”。少游京师,志节慷慨,与同郡荀爽齐名。

    在洛阳求学之时,贾彪与郭泰同为太学生首领,评论朝廷,褒贬人物。

    其后被举荐入朝,初仕州郡,并举孝廉,补任新息县长。

    这一日,朝廷邸报传来,公示党人遭锢,陈太尉罢职之事。贾彪掷书叹息,拍案而起,对同僚说道:吾不西行,大祸不解!

    同僚谏道:今朝廷宦竖用事,天子宠信,如日中天。如陈太尉等三公之贵,尚被阉党全部扳倒;李膺等士林领袖,亦遭禁锢。公止居县长微职,其如蚍蜉撼树何!

    贾彪笑道:昔陈涉曾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乃弃职挂印,西入洛阳,游说城门校尉窦武、尚书魏郡霍谞等人,建议群起诉讼朝廷,挽救李膺等一众党人名士,使其再登朝堂,拯救汉室于即倒。

    窦武受其感动,深以为然,遂依贾彪草拟,上疏天子。其疏略云:

    陛下即位以来,未闻善政,常侍黄门竞行谲诈,妄爵非人。伏寻西京,佞臣执政,终丧天下。今不虑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臣恐二世之难,必将复及,赵高之变,不朝则夕。近者奸臣牢修造设党议,遂收司隶校尉李膺等逮考,连及数百人。旷年拘录,事无效验。臣惟膺等建忠抗节,志经王室,此诚陛下稷、伊、吕之佐;而虚为奸臣贼子之所诬枉,天下寒心,海内失望。惟陛下留神澄省,时见理出,以厌人鬼喁喁之心。今台阁近臣,尚书朱寓、荀绲、刘佑、魏朗、刘矩、尹勋等,皆国之贞士,朝之良佐;尚书郎张陵、妫皓、苑康、杨乔、边韶、戴恢等,文质彬彬,明达国典,内外之职,群才并列。而陛下委任近习,专树饕餮,外典州郡,内干心膂,宜以次贬黜,案罪纠罚;信任忠良,平决臧否,使邪正毁誉,各得其所,宝爱天官,唯善是授,如此咎征可消,天应可待。间者有嘉禾、芝草、黄龙之见。夫瑞生必于嘉士,福至实由善人,在德为瑞,无德为灾。陛下所行不合天意,不宜称庆。

    书奏呈上,便即托病请辞,上还城门校尉、槐里侯印绶,以此表示若不纳谏,便即离职。

    霍谞亦为贾彪所感,随后上疏,表请解除党人冤狱。

    桓帝览奏,心有所悟,对陈蕃等人怒气稍解,便有释放党人之意。

    镜头转换,廷尉狱中。

    中常侍王甫就狱中刑讯君子党人范滂,命将三木囊头酷刑暴于阶下,叮当作响。

    范滂浑身是伤,冷眼旁观,不动声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