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集 群雄交兵(6/6)
恭王刘余之后。
刘表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名列“八俊”之一。早年因参与太学生运动而受党锢之祸牵连,被迫逃亡。光和七年党禁解除,被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
及何进死于宦官之手,董卓进京揽政,极为欣赏刘表才干,因拜为荆州刺史。
刘表既奉董卓之命,于是单骑赴任荆州。及到彼处方才发现,此时正值江南大乱,宗越叛军大盛,聚众数十万人,纵横江表,无人能制。
刘表无计可施,乃听从南郡人蒯越之议,以利诱斩宗越渠帅十五人,悉并其众,然后晓谕郡县,招谕宗越各部投降。
宗越百余部落畏其威势,皆举兵归降,江南之地悉皆讨平。
刘表改以襄阳为州治,通过不断蚕食鲸吞,遂得据荆州七郡。荆州所辖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刘表盘踞于此,便即一跃成为当时天下实力最强州牧。
当时袁术战据南阳,与襄阳毗邻,只隔一江。
刘表既据襄阳,遂表奏袁术为南阳太守,以表睦邻之意。袁术却并不感谢刘表,反挑拨江东猛虎孙坚:公为长沙太守,今江南之地尽为刘景升所得,则贤弟此身安归!
孙坚果中袁术离间之计,遂引本部兵攻打刘表,欲还归江南,往长沙就职。不料激战之中,却误中荆州大将黄祖埋伏,因被乱箭攒射而死。
其时孙坚长子孙策尚幼,不能与刘表对敌,只得引领父亲旧部依附袁术。
画外音:袁术既挑拨孙、刘两家火拼,自己无利可图,转身却又与从兄袁绍两兄弟反目决裂。中原诸州,由此正式陷入军阀割据,相互混战之局。
镜头转换,按下荆州南阳,复说河内东郡。
初平二年秋,黑山军以于毒、白绕、眭固等为首,进攻魏郡、东郡等地。东郡太守王肱不能抵挡,于是遣使前往酸枣(今河南新乡市延津县),请求盟主袁绍救援。
袁绍闻报,乃派曹操往救。曹操引兵进入东郡,在濮阳大破黑山军白绕部,初战获胜。袁绍由是表奏曹操为东郡太守,改治东武阳。
次年春,曹操在顿丘大破黑山军于毒部,复在内黄大破眭固及匈奴于扶罗,就此平定东郡。
曹操起兵以来苦无地盘,至此终有东郡,作为立足之地。
初平二年十一月,青州黄巾军三十万人进入泰山郡。泰山太守应劭亲率文武,与黄巾数次交锋,前后斩首数千级,获老弱人口万余,辎重银二千两。青州黄巾数战不利,退出泰山。
但在此战之中,兖州刺史刘岱死于黄巾军之手,桥瑁、张杨等势力皆卷入明争暗斗。
东郡东武阳人陈宫见兖州无主,乃联合济北相鲍信,招引曹操占据兖州。
是年孙坚旧部程普、黄盖等人拥立少主孙策,向袁术借兵数千,挥师南下进攻江东各地,袭夺丹阳、吴郡、会稽诸郡,自此聚贤纳士,割据一方。
由于董卓控制朝廷,各诸侯间公开杀戮,已经无人管束,汉末割据战乱全面展开。
时有辽东太守公孙度,本是辽东人,勇猛好杀,曾在郡中杀豪族百余家,尽夺其赀财以充军费;又率军东击高句丽国,西攻乌桓诸部,威行辽东沿海一带。眼见中原陷于战乱,认为汉室即将败亡,乃自称辽东侯、并州牧,更行籍田、郊祀天地等天子之礼。
又分辽东为辽西、中辽二郡,自置太守,就此割据辽东。
镜头转换,按下群雄割据,复说董卓乱朝。
初平二年四月,董卓败于孙坚,回至长安。入城之时,众臣皆都远迎城门之外。
董卓遍览诸卿,一眼看到御史中丞皇甫嵩,便命其跪拜迎接,以示羞辱。
皇甫嵩回至府中,便因郁恨得疾,就此抱病不出。
董卓乘坐青盖金华车入城,爪画两轓,时人号曰竿摩车。因嫌丞相权势不够,便即自称太师,更封弟董旻为左将军,侄董璜为侍中、中军校尉,宗族俱都入朝为官。
又迫献帝下诏,命公卿大臣见到董卓,都需下车跪拜,而董卓不需回礼;朝廷各尚书等要职部门,都需到太师府汇报政事。
时有幕僚为讨好董卓,提出太师功过姜尚,可称“尚父”。
董卓向蔡邕征询意见,蔡邕劝止,说宜还都洛阳之后,才能讨论此事。董卓听从其议,乃在长安城东修筑堡垒,又在封地郿县修筑坞堡,备大量财物及粮食以居。
某日罢朝,董卓欲离长安前去郿坞,公卿大臣俱到长安城横门外送行。董卓设宴款待众人,却在宴席上命将数百名诱降北地郡叛军士兵虐杀,人头乱滚席前,鲜血横流脚下。
众臣无不战栗,勺箸皆都掉落于地,而董卓饮食自若。其后未至旬月,董卓便以叛逆罪名诛杀大批关中旧族,借以威慑公卿百官。(本集完)
刘表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名列“八俊”之一。早年因参与太学生运动而受党锢之祸牵连,被迫逃亡。光和七年党禁解除,被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
及何进死于宦官之手,董卓进京揽政,极为欣赏刘表才干,因拜为荆州刺史。
刘表既奉董卓之命,于是单骑赴任荆州。及到彼处方才发现,此时正值江南大乱,宗越叛军大盛,聚众数十万人,纵横江表,无人能制。
刘表无计可施,乃听从南郡人蒯越之议,以利诱斩宗越渠帅十五人,悉并其众,然后晓谕郡县,招谕宗越各部投降。
宗越百余部落畏其威势,皆举兵归降,江南之地悉皆讨平。
刘表改以襄阳为州治,通过不断蚕食鲸吞,遂得据荆州七郡。荆州所辖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刘表盘踞于此,便即一跃成为当时天下实力最强州牧。
当时袁术战据南阳,与襄阳毗邻,只隔一江。
刘表既据襄阳,遂表奏袁术为南阳太守,以表睦邻之意。袁术却并不感谢刘表,反挑拨江东猛虎孙坚:公为长沙太守,今江南之地尽为刘景升所得,则贤弟此身安归!
孙坚果中袁术离间之计,遂引本部兵攻打刘表,欲还归江南,往长沙就职。不料激战之中,却误中荆州大将黄祖埋伏,因被乱箭攒射而死。
其时孙坚长子孙策尚幼,不能与刘表对敌,只得引领父亲旧部依附袁术。
画外音:袁术既挑拨孙、刘两家火拼,自己无利可图,转身却又与从兄袁绍两兄弟反目决裂。中原诸州,由此正式陷入军阀割据,相互混战之局。
镜头转换,按下荆州南阳,复说河内东郡。
初平二年秋,黑山军以于毒、白绕、眭固等为首,进攻魏郡、东郡等地。东郡太守王肱不能抵挡,于是遣使前往酸枣(今河南新乡市延津县),请求盟主袁绍救援。
袁绍闻报,乃派曹操往救。曹操引兵进入东郡,在濮阳大破黑山军白绕部,初战获胜。袁绍由是表奏曹操为东郡太守,改治东武阳。
次年春,曹操在顿丘大破黑山军于毒部,复在内黄大破眭固及匈奴于扶罗,就此平定东郡。
曹操起兵以来苦无地盘,至此终有东郡,作为立足之地。
初平二年十一月,青州黄巾军三十万人进入泰山郡。泰山太守应劭亲率文武,与黄巾数次交锋,前后斩首数千级,获老弱人口万余,辎重银二千两。青州黄巾数战不利,退出泰山。
但在此战之中,兖州刺史刘岱死于黄巾军之手,桥瑁、张杨等势力皆卷入明争暗斗。
东郡东武阳人陈宫见兖州无主,乃联合济北相鲍信,招引曹操占据兖州。
是年孙坚旧部程普、黄盖等人拥立少主孙策,向袁术借兵数千,挥师南下进攻江东各地,袭夺丹阳、吴郡、会稽诸郡,自此聚贤纳士,割据一方。
由于董卓控制朝廷,各诸侯间公开杀戮,已经无人管束,汉末割据战乱全面展开。
时有辽东太守公孙度,本是辽东人,勇猛好杀,曾在郡中杀豪族百余家,尽夺其赀财以充军费;又率军东击高句丽国,西攻乌桓诸部,威行辽东沿海一带。眼见中原陷于战乱,认为汉室即将败亡,乃自称辽东侯、并州牧,更行籍田、郊祀天地等天子之礼。
又分辽东为辽西、中辽二郡,自置太守,就此割据辽东。
镜头转换,按下群雄割据,复说董卓乱朝。
初平二年四月,董卓败于孙坚,回至长安。入城之时,众臣皆都远迎城门之外。
董卓遍览诸卿,一眼看到御史中丞皇甫嵩,便命其跪拜迎接,以示羞辱。
皇甫嵩回至府中,便因郁恨得疾,就此抱病不出。
董卓乘坐青盖金华车入城,爪画两轓,时人号曰竿摩车。因嫌丞相权势不够,便即自称太师,更封弟董旻为左将军,侄董璜为侍中、中军校尉,宗族俱都入朝为官。
又迫献帝下诏,命公卿大臣见到董卓,都需下车跪拜,而董卓不需回礼;朝廷各尚书等要职部门,都需到太师府汇报政事。
时有幕僚为讨好董卓,提出太师功过姜尚,可称“尚父”。
董卓向蔡邕征询意见,蔡邕劝止,说宜还都洛阳之后,才能讨论此事。董卓听从其议,乃在长安城东修筑堡垒,又在封地郿县修筑坞堡,备大量财物及粮食以居。
某日罢朝,董卓欲离长安前去郿坞,公卿大臣俱到长安城横门外送行。董卓设宴款待众人,却在宴席上命将数百名诱降北地郡叛军士兵虐杀,人头乱滚席前,鲜血横流脚下。
众臣无不战栗,勺箸皆都掉落于地,而董卓饮食自若。其后未至旬月,董卓便以叛逆罪名诛杀大批关中旧族,借以威慑公卿百官。(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