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集 李郭之乱(6/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布部将,幸亏急中生智,方得脱身。小说家言说是吕布迎头见到曹操,因不认识纵其逃走,其实非也。须知曹、吕二人皆曾在董卓帐下共事,且又皆得董卓重用,岂有见面不识之理哉!

    曹操初战败于吕布,遂反复进攻濮阳,百余日不克。

    其后蝗灾大起,吕布、曹操军粮不继,各引兵退去。曹操还于鄄城,吕布屯于山阳。

    袁绍闻说曹操新失兖州,军无所食,遣使劝说曹操引军北上邺城,归附自己,共谋天下。曹操听从谋士程昱之议,断然拒绝。

    兴平二年春,曹操再攻吕布,首战获胜于定陶;次年复击巨野,杀吕布部将薛兰、李封。

    吕布闻报大怒,率兵万余反攻。当时曹操部下诸将各率兵马四出打麦,营中不足千人。

    曹操便使空营之计,却于营外设伏,由此大败吕布,反而直追击到其营。吕布不明虚实,乘夜逃走;曹操继续进兵,收复定陶,又分兵平定其余兖州郡县。

    历史真相:汉末三国之际,交战诸方多曾使用空城(营)计,赵云、满宠、文聘皆曾施用。其中以诸葛亮在陇右西城空城计最为着名,但却是小说家言,子虚乌有。孰不知曹操在兖州大战吕布之时所用空营计,乃是原版首创,可谓前无古人。

    曹操复夺兖州,张邈无处可去,便随吕布逃至徐州,投奔豫州牧刘备。曹操就此收复兖州,并被汉廷正式拜为兖州牧。

    镜头转换,按下中原,再说江南。

    兴平二年,袁术归还孙坚旧部千余于孙策,使攻略庐江,言明攻克此城,便表其为太守。

    当时太傅马日磾持节安抚关东,在寿春征召孙策,表奏其为怀义校尉。

    孙策攻克庐江,袁术却封自己亲信为太守,其后更对孙策屡次食言。

    当时侍御史刘繇为扬州刺史,因州治为袁术所据,遂移治吴郡曲阿。闻说孙策攻破庐江,刘繇乃驱逐孙策母舅丹杨太守吴景,以及孙策堂兄丹杨都尉孙贲;并以将领樊能、于糜、张英等分屯要道,以防备袁术势力侵入境内。

    吴景、孙贲退至历阳,袁术复使二人反攻丹杨,屡战不克。孙策正伺机摆脱袁术控制,发展自己势力,此时乃说服袁术,请率本部军前往相助舅父吴景。

    袁术乐得借刀杀人,于是表封孙策为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命率所部进击刘繇。

    孙策带领父亲旧部千余人向历阳进发,沿途不断吸收新兵,至历阳时已有部众五六千人。此后便即摆脱袁术控制,开始平定江东事业。

    孙策军至历阳,立即进攻横江、当利渡口,樊能、张英败走。孙策随即东渡长江,攻下牛渚山刘繇军营,尽得其粮谷、兵器等辎重。

    因当时彭城相薛礼、下邳相笮融以刘繇为盟主,孙策便先破薛礼于穆陵,继克笮融于下邳,又连破梅陵、湖熟、江乘等地,直捣吴郡曲阿。

    刘繇出战大败,退至丹徒。孙策率军进入曲阿,安抚诸县,晓喻百姓,凡刘繇部下归降者概不问罪,百姓乐从军者,家中免除赋役。

    旬日之间,孙策收兵二万人,马千余匹,进据丹阳郡、吴郡,就此威镇江东。因每战皆都身先士卒,临阵无敌,人皆称孙策为江东小霸王。

    镜头转换,按下江南,复说长安。

    李傕自封为大司马,与郭汜相互攻杀,连月不断,双方士兵死者万计。

    兴平二年六月,张济自陕县引本部军至长安,为李、郭二人和解,并请献帝移居弘农。

    献帝此时亦想东归洛阳,遣使敦请李傕,使者往返十次,方得准许。

    李傕麾下羌、胡之兵最多,因汉廷许以封赏各自散去;更兼部将杨奉倒戈,转投朝廷,由此兵势大减。李傕见此,只得听从张济之议,与郭汜各以女为质,就此罢兵讲和。

    李傕引兵,退往池阳驻守;郭汜自称车骑将军、开府如三公。

    献帝见这两个煞神退去,犹如尽去背上芒刺。于是诏拜张济为骠骑将军、杨定为后将军、杨奉为兴义将军、董承为安集将军,随从扈驾,踏上东归之路。

    当年八月,帝驾进至新丰。郭汜忽然反悔,引军来追,欲胁迫献帝还都郿城。后因谋泄,被张济等严阵以防,只得弃军逃走,还依李傕,二人复又联合。

    于是张济、杨定断后,杨奉、董承等人继续护驾东行。郭汜部将伍习夜烧献帝住所,意欲劫持献帝,被杨奉等击败,奉驾进至华阴。

    后将军杨定因与宁辑将军段煨素有嫌怨,遂与杨奉、董承夹攻段煨,相持十余日。献帝使侍中、尚书等官持节劝谕,双方终又罢兵言和。

    李傕、郭汜自知罪恶深重,恐天子东归后檄令诸侯讨伐,于是复与张济联兵,自后飞骑追赶。十二月,李傕等在弘农追上车驾,大败杨奉、董承于东涧,百官士卒死者不计其数。

    杨奉、董承伪与李傕等讲和,尽力拖延时间,同时暗中遣使前往河东,向黄巾军白波帅李乐、韩暹、胡才及南匈奴右贤王卑辞求救。

    李乐见汉天子竟然求助于己,大奇之下,复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