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集 长河落日(3/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都广为人知,而唯独董昭名声不显,是因小说家言扬此抑彼之故。若论功劳,荀、贾、程、郭之流,皆都逊于董昭定策大勋一筹。其生平所展现谋略,亦被陈寿推崇,认为可与郭嘉、程昱等人比肩。毛玠、荀彧都曾建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实际操作,却成就于董昭。

    建安元年九月,献帝以曹操护驾之功,诏拜大将军、封武平侯,命令进讨杨奉、韩暹。

    曹操闻说二人已投袁术,遂进兵攻占梁县,安排曹洪领兵把守,自引军班师还于许都。

    袁绍得知,遣使至许都与曹操交涉,要求使献帝改都于鄄城,因此地位于冀州与许都之间,而离冀州较近,以便控制朝政。

    曹操不傻,自然一口拒绝。献帝忌惮袁绍势力,诏拜其为司空。

    袁绍耻于位在曹操之下,不肯接受。曹操一时不敢得罪袁绍,于是甘将大将军名号相让,自任司空、行车骑将军。袁绍自是大为高兴,遂领大将军之职。

    由是曹操便将献帝控制在手,以亲信充任皇宫宿卫,专断朝政。又以亲信荀彧为侍中、守尚书令,此后每次自己出征,便由荀彧总理朝政。

    镜头转换,按下朝堂,复说江湖。

    建安元年九月,曹操揽政之际,刘备被吕布攻破小沛,抛弃妻子而逃,十年努力皆都成空,只能一切从头再来。

    十月,刘备投奔许都,求见曹操。曹操素重刘备,待之甚厚,表奏为豫州牧,又供其军粮,增其将士,使刘备收合散兵,东击吕布,以报前仇。

    与此同时,孙策从丹杨起兵,东渡浙江,进攻会稽郡。

    会稽太守王朗派兵扼守浙江滨城固陵,孙策数攻不克。叔父孙静进言道:何不从固陵以南查渎奇袭?必可收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之效也。

    孙策采纳,命军士多点火把以为疑兵,然后分军经查渎袭击高迁屯。

    王朗大惊,派故丹阳太守周昕率兵迎战,周昕仓惶应战,被孙策杀死。王朗军由此大败,从事虞翻保护王朗从海路逃至东冶。孙策追击不舍,王朗投降。

    于是孙策自为会稽大守,又攻破江东严白虎,遂占有会稽全郡。

    是年曹操为解决军粮问题,命在许下屯田。后令各郡皆置田官,召募百姓屯田;更在中央及各郡县分置大司农、典农中郎将、典农都尉等官,以主管民屯,收获后与政府分成。

    期年之后,收粮数十万斛,民屯大获成效。

    曹操见此,复命开展军屯,由大司农派出司农支校尉、度支都尉等田官主管。当时粮食奇缺、饥荒不断,屯田不但解决军粮问题,也使北方久经破坏经济得到恢复。

    便在此际,首席大谋士戏志才去世。曹操如失左右手,茫然不知所措,伤心之余写信给荀彧,命其推荐一位可接替戏志才者。

    荀彧见书,就推荐好友郭嘉,盛赞其才,但稍薄其品行。曹操大喜道:当今天下大乱,某只惟才是举,何论人品德行哉!

    及闻郭嘉来到,亲自接入营帐,与其并望而坐,共论天下大事。

    郭嘉比曹操小十五岁,但对曹操志向爱好却了如指掌,指画而谈,如掌上观纹,并建议道:当前之计,可趁袁绍攻击公孙瓒无暇南顾,先灭吕布。如此不仅夺取徐州,扩大实力,又可避免以后对袁绍决战之时,吕布从东面侧翼之威胁也。

    曹操听罢,因感叹道: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

    当即封官,命为军师祭酒。

    郭嘉离开营帐,也大喜过望道:此真吾主也。

    字幕:建安元年夏,张济因兵缺粮,自关中入荆州界北,攻打穰城,为流矢所中而死。

    消息传入襄阳,荆州官属皆向牧守刘表道贺。

    刘表却道:张济以势穷而来,因作为主人者无有迎客之礼,方才至于交锋,令凉州英雄命丧我乡。此非牧守之意,我今只受吊祭,不受贺也。

    乃使人北出穰城,尽纳张济部众入境,并使张济族子建忠将军张绣统领,屯于宛城。张绣及其凉州部众闻之大喜,因此皆都归心刘表。

    张绣此时正当青壮,武艺绝伦,枪法天下无二,号为北地枪王。自此便代领叔父部众,镇守宛城,以为荆州北藩。

    镜头闪回,张济既死,复说贾诩。

    当初汉献帝既出长安东归之时,宣威将军贾诩上还印绶辞官,前往华阴投靠段煨。

    段煨及其军中将士无不敬畏贾诩,闻说来此,皆都踊跃;及至到达,更礼奉甚恭。

    贾诩安顿家属于华阴已毕,便即谋划离此而去,南归张绣。

    部从大都不解,因而问道:段煨相待使君甚厚,因何反要去投晚辈张绣?

    贾诩说道:你等不知,段煨生性多疑,有忌惮我贾诩之意。其礼待虽厚,便不可恃久,久则必将为其所图。我若离去,其心中必喜,又期望吾为其结大援于外,必厚待我妻子。张绣新领其叔部军,苦无谋主,亦必愿得诩前去,且以长辈之礼待我。此去一举两得,则身家俱全。

    由是留书辞别段煨,径往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