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集 颜良文丑(4/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孙瓒被吓得头盔堕地,披发纵马回奔。文丑纵马追至,看看与公孙瓒马头衔住马尾,急捻手中长枪来刺。

    公孙瓒正在慌急无措,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而来,拦住去路。

    文丑与公孙瓒同时勒住坐骑,复又同时惊问:来将何人?报上名来。

    那少年笑道:某正在草丛中睡觉,听闻金鼓声响,这才惊醒。我道是发生甚事,原来是两军交战,倒也好玩。你二人一追一逃,都是何人?

    公孙瓒答道:我乃幽州刺史,更兼冀州牧公孙瓒是也。追我者是河北名将文丑,我都不是他对手,小将快快闪躲,不要枉送了性命。

    那小将问得明白,哈哈一笑,放过公孙瓒,拦住文丑,挺枪便刺。

    文丑大怒,与那小将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公孙瓒按枪驻马观战,心下暗暗称奇。

    正在激战之时,公孙瓒部下救军到来。文丑心慌,拨回马头而去,那少年不追。

    公孙瓒获救,细看那少年面貌,见其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并不认识。于是谢过救命之恩,并问少年姓名。

    少年欠身答道:某乃常山真定人,姓赵名云,字子龙。

    公孙瓒:我闻好友刘备说过,有个黄公山道童赵云,鬼谷门左慈仙长门下,可是小哥?

    赵云:不是我是谁?将军既是刘玄德好友,看来我倒未救错人也。

    公孙瓒:未知小哥何来,到此战场何干?

    赵云:今奉师命下山,来投扶危报国之人,以图建功立业。

    公孙瓒:未知欲投哪个?

    赵云:因某家乡常山县,本在冀州袁绍辖下,遂先往投之。但那袁绍只喜他帐下颜良、文丑,轻视于某。兼且袁绍虽是名臣之后,世受汉室大恩,却无忠君救民之心,某故特弃彼而投白马将军麾下,不期于此处相见。

    公孙瓒大喜,遂命鸣金收兵,与赵云一同归寨,整顿甲兵预备再战。虽得猛将赵云,但不知心腹,却也不肯重用,升帐派军之时,令其另领一军在后。

    次日两军会战,袁绍亲率大队掩至,颜良亦引军来到,两路合击。

    只一个文丑,公孙瓒便即抵敌不住;今又添猛将颜良,如何当得?于是又败。亏得后军赵云拦住,力保公孙瓒杀透重围,一口气逃到蓟县,在县城东南另筑小城自守。

    袁绍见公孙瓒逃了,遂派部将崔巨业率兵攻打故安。由于久攻不下,军中粮食将近,崔巨业只得解了故安之围,引军南归。

    公孙瓒探知故安激战,引军而出,在巨马水追上崔巨业,杀其八千余人。复又乘胜追击,却在龙凑遭遇袁绍主力,双方战成势均力敌。

    几场乱仗下来,赵云本是兵家之祖左慈门徒,甚么不晓得?

    因见公孙瓒有勇无谋,便有些犹疑;又见其和袁绍皆是一般人物,只蓄割据私心,并无扶保汉室之念,因此不由大悔,遂萌去志。思虑再三,却怕落个轻易去就名声,只得按耐。

    镜头转换,按下江湖,复说朝廷。

    关东诸侯自相混战,早有探马报到京都长安。

    董卓闻报大喜,再无顾忌,愈加把揽朝政,作威作福,上欺献帝,下压君臣。大臣一言不合其意,轻则罢官,重则满门遭诛,朝堂之上人人凛然自危。

    大臣们皆惧董卓如同蛇蝎,倘若次日上朝,头天夜间定要向家人永别,做好遭诛被杀打算。若能平安散朝归府,即阖家欢庆,犹如过节。

    于此单说司徒王允,只因位列三公,渐以国事为任,便欲背离董卓,除此国贼。但却苦思无计,又惧吕布勇猛难敌,不免每日散朝归到府中,不是眉头紧皱,便是长吁短叹。

    夜深月明,王允辗转难眠,策杖步入后园,立于荼蘼架侧观月,沉吟灭贼扶汉之计。

    正在无计可奈,忽闻有人在牡丹亭畔轻轻叹息,其声惊魂动魄,不知是何人所发。王允心下惊异,潜步窥之,却见是义女貂蝉在园中捻香拜月,一边幽叹不止。

    字幕:貂蝉,本名任红昌,关中临洮人,出身寒门。

    镜头闪回,叙述貂蝉来历。

    汉灵帝末年,因受十堂侍之惑,命天下各县郡选拔秀女入京,以充后宫。

    圣旨下达临洮县中,县令命遍查四境,寻其妙龄貌美,且未曾许字人家者上报。数日之后,差役还报:查知县郊二十里外任家堡,有名任红昌者,年方二八,正当其选。

    县令闻报,便令差役:命当地里正传令任红昌之父,送女入衙。

    任父听里正传话,知道是朝廷圣旨选秀,知道违逆不得,只好送女入县,以备检选。

    县令陡然见到任红昌,观其明眸皓齿,美艳不可方物,不由如获重宝。即问任红昌之父:可愿送令媛入宫,以救我全县未婚少女?倘若愿意,可获朝廷恩赐万钱。

    任父家贫,妻子又常年卧病在床,哪里养得女儿起?且闻入选秀女之家,可获朝廷恩赐万钱,便能为老妻治病抓药,也就只得忍痛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