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集 杨修之死(4/5)
得。卿在孤身边日久,奇才之誉,绝非谬赞。孤尝于相府中造园一所,因嫌其门宽,欲试匠作之才,即于门上书一“活”字。大监不晓其意,唯卿解之“门内添活乃阔”,遂命匠作再筑墙围,改造其门,大中孤怀。又塞北送酥,孤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卿又不奏而斩,取匙与众分食,并以“一人一口酥”巧言解说,令孤无言以对。某恐人暗中谋害,曾梦杀近侍以警众人,又是卿猜中孤意,说破“是众人皆在梦中,非丞相在梦中也”。凡此种种,皆大才也,卿何必过谦?
杨修听了,心中怔忡不定,后背冷汗大出,不知曹操今日揭出过往之事,究竟何意。
曹操察言观色片刻,微笑道:此皆小事,不足挂齿。卿与曹植素来交厚,是必知道孤亦素喜子建,奈受人蛊惑,误立子桓,悔之不及。若卿能告发子桓阴谋夺嗣之事,并有人证,孤此次班师回都,即可重行废立。幸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于我曹家便是大恩。
杨修闻此,不禁欣喜若狂,遂侃侃而谈:大王既以心腹待某,小可岂敢知而不言?太子当初阴谋夺嗣,某尽知之,但因是大王家事,某官小职微,不敢浪言,以免自取其祸。
曹操:卿试言之,但说无妨。即便空穴来风,孤亦不怪。
杨修:大王初晋魏公之时,便欲立子建为世子,满朝文武皆知。曹丕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府,商议谋夺世子之位。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往府中运送绢匹。主公得知,令人于曹丕府门伺察,惜被吴质发现,即教曹丕真就装绢入府,故令主公使者搜看回报。主公由此便中吴质之计,以为是小臣谮害曹丕。某知其事,便不再敢言。
曹操:德祖,为我家事,难为你也。你为使曹植得嗣,知某好恶,故作答教十余条,但某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每次对答如流,讨某欢心。岂料曹丕亦足狡猾,竟暗自买通曹植左右,偷来答教告我。孤即受曹丕之惑,已立太子,岂能妄行废立,使天下不安?若欲再立曹植,只有一策,便是毒死曹丕。卿谓如何?
杨修闻此,如何不惊?一时无语可答,只得唯唯。
曹操见杨修不言,续道:此事不宜张扬,最好以慢药毒杀,七八日见效,令其死于自己府中,便无可究查,亦可塞太子府众臣之口。但若曹丕死后,众臣谏孤另立他子如何?那便又有一计,索性也毒死孤王,且让孤死于曹丕之后。则曹植党众,又有卿之大才相助,非但太子,直可袭魏王之位也。杨德祖,此计若何?
杨修愈听愈怕,已知事败,顿从座中跪地,连叫:魏王饶命。
曹操大怒:匹夫安敢欺我!那贡茶之内,有何蹊跷?
杨修见阴谋败露,惧不能言。魏王冲帐外大喊:来人!
夏侯惇值守帐外,闻声而入。曹操指着杨修:此贼勾通刘备,推出去砍了。
夏侯惇虽然不明所以,但既是魏王有令,焉敢违抗?当即提出杨修,命军士拉出辕门,送他一声追魂响炮,一刀斩讫。
可怜杨修出身名门,终敌不过曹操大智,不免因其聪明而死,寿止三十四岁。
曹操既杀杨修,密令军医将那贡茶拿出详细查验,看是何毒。
军内总有二十余个医官看过,只见那绿叶与匣中之茶有异,但却不知何毒。曹操疑是错怪杨修,又思其虽未下毒,单只干预立储一项罪过,杀之有余,也就罢了。
遂乘余怒,下令来日进兵。次日兵出斜谷界口,前面一军相迎,为首大将乃是魏延。
庞德出战,难分胜负。二将正斗,人报马超劫了中后二寨。曹操方欲回军,魏延追至,拈弓搭箭,射中曹操左股,啊也一声,自马上摔下,倒地不起。
魏延大喜,弃弓绰刀,骤马上山,来杀曹操。庞德迎上,奋力战退。
便在此时,便听呐喊声起,马超纵马而至。曹军诸将,无不心惊。忽听一声大喝,曹彰从斜刺里杀出,抵住马超,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败。
马超欲报杀父之仇,奋起神威,一枪刺中曹彰坐骑肩胛。曹彰约束不住,落荒而走。马超纵马前来,陡见一员大将迎面拦住,却是庞德。于是按枪止马问道:令明因何在此?
庞德就马上施礼:将军即归刘备,在下亦归魏王,不宜以主仆视之。将军于西凉起兵之时,不顾老将军及三位兄弟尚在邺城为质,使其全家遭害;又轻信杨阜,用其间谍而不设防,致使妻子遭戮。如此恃勇少谋,不顾亲戚,能成大事乎?既我二人已为敌国,望将军前途保重。某以故主之情,今让将军一阵,后来相见,即各为其主,休怪无情。
马超被庞德一通教训,便如父亲马腾当面训斥一般,如何忍得住羞怒?只觉一阵旋晕,一口热血喷出,被左右副将挟扶退去。
曹操左股带伤,坐于马背,听庞德此番慷慨陈词,心中不由暗赞。此时忽忆起杨修鸡肋之言,深感有理,命将张修尸体厚葬,就令班师。
镜头转换,按下曹操,复说刘备。
刘备闻说曹操大军败退,与法正、黄权商议,便欲乘胜直袭长安,由此
杨修听了,心中怔忡不定,后背冷汗大出,不知曹操今日揭出过往之事,究竟何意。
曹操察言观色片刻,微笑道:此皆小事,不足挂齿。卿与曹植素来交厚,是必知道孤亦素喜子建,奈受人蛊惑,误立子桓,悔之不及。若卿能告发子桓阴谋夺嗣之事,并有人证,孤此次班师回都,即可重行废立。幸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于我曹家便是大恩。
杨修闻此,不禁欣喜若狂,遂侃侃而谈:大王既以心腹待某,小可岂敢知而不言?太子当初阴谋夺嗣,某尽知之,但因是大王家事,某官小职微,不敢浪言,以免自取其祸。
曹操:卿试言之,但说无妨。即便空穴来风,孤亦不怪。
杨修:大王初晋魏公之时,便欲立子建为世子,满朝文武皆知。曹丕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府,商议谋夺世子之位。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往府中运送绢匹。主公得知,令人于曹丕府门伺察,惜被吴质发现,即教曹丕真就装绢入府,故令主公使者搜看回报。主公由此便中吴质之计,以为是小臣谮害曹丕。某知其事,便不再敢言。
曹操:德祖,为我家事,难为你也。你为使曹植得嗣,知某好恶,故作答教十余条,但某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每次对答如流,讨某欢心。岂料曹丕亦足狡猾,竟暗自买通曹植左右,偷来答教告我。孤即受曹丕之惑,已立太子,岂能妄行废立,使天下不安?若欲再立曹植,只有一策,便是毒死曹丕。卿谓如何?
杨修闻此,如何不惊?一时无语可答,只得唯唯。
曹操见杨修不言,续道:此事不宜张扬,最好以慢药毒杀,七八日见效,令其死于自己府中,便无可究查,亦可塞太子府众臣之口。但若曹丕死后,众臣谏孤另立他子如何?那便又有一计,索性也毒死孤王,且让孤死于曹丕之后。则曹植党众,又有卿之大才相助,非但太子,直可袭魏王之位也。杨德祖,此计若何?
杨修愈听愈怕,已知事败,顿从座中跪地,连叫:魏王饶命。
曹操大怒:匹夫安敢欺我!那贡茶之内,有何蹊跷?
杨修见阴谋败露,惧不能言。魏王冲帐外大喊:来人!
夏侯惇值守帐外,闻声而入。曹操指着杨修:此贼勾通刘备,推出去砍了。
夏侯惇虽然不明所以,但既是魏王有令,焉敢违抗?当即提出杨修,命军士拉出辕门,送他一声追魂响炮,一刀斩讫。
可怜杨修出身名门,终敌不过曹操大智,不免因其聪明而死,寿止三十四岁。
曹操既杀杨修,密令军医将那贡茶拿出详细查验,看是何毒。
军内总有二十余个医官看过,只见那绿叶与匣中之茶有异,但却不知何毒。曹操疑是错怪杨修,又思其虽未下毒,单只干预立储一项罪过,杀之有余,也就罢了。
遂乘余怒,下令来日进兵。次日兵出斜谷界口,前面一军相迎,为首大将乃是魏延。
庞德出战,难分胜负。二将正斗,人报马超劫了中后二寨。曹操方欲回军,魏延追至,拈弓搭箭,射中曹操左股,啊也一声,自马上摔下,倒地不起。
魏延大喜,弃弓绰刀,骤马上山,来杀曹操。庞德迎上,奋力战退。
便在此时,便听呐喊声起,马超纵马而至。曹军诸将,无不心惊。忽听一声大喝,曹彰从斜刺里杀出,抵住马超,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败。
马超欲报杀父之仇,奋起神威,一枪刺中曹彰坐骑肩胛。曹彰约束不住,落荒而走。马超纵马前来,陡见一员大将迎面拦住,却是庞德。于是按枪止马问道:令明因何在此?
庞德就马上施礼:将军即归刘备,在下亦归魏王,不宜以主仆视之。将军于西凉起兵之时,不顾老将军及三位兄弟尚在邺城为质,使其全家遭害;又轻信杨阜,用其间谍而不设防,致使妻子遭戮。如此恃勇少谋,不顾亲戚,能成大事乎?既我二人已为敌国,望将军前途保重。某以故主之情,今让将军一阵,后来相见,即各为其主,休怪无情。
马超被庞德一通教训,便如父亲马腾当面训斥一般,如何忍得住羞怒?只觉一阵旋晕,一口热血喷出,被左右副将挟扶退去。
曹操左股带伤,坐于马背,听庞德此番慷慨陈词,心中不由暗赞。此时忽忆起杨修鸡肋之言,深感有理,命将张修尸体厚葬,就令班师。
镜头转换,按下曹操,复说刘备。
刘备闻说曹操大军败退,与法正、黄权商议,便欲乘胜直袭长安,由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