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集 贾充弑君(4/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兼程去救洮阳。

    乃兵分两路:令子邓忠引一路兵先去伏于洮阳城内,大开四门以待蜀兵;自引一军伏其咽喉侯河小城,专门截击夏侯霸所率西蜀后军。

    夏侯霸提兵将近洮阳,望见四门大开,以为是座空城,也不派人探看,当先纵马杀入。方到瓮城边上,忽然一声炮响,城上鼓角齐鸣,旌旗遍竖,拽起吊桥。

    慌欲退时,城上矢石如雨。可怜夏侯霸同五百军士,皆死于城下。

    蜀兵大败而逃,回报姜维,说夏侯霸被乱箭射死。姜维嗟伤不已,依城下寨。是夜二更,邓艾自侯河城内引军杀入蜀寨,城上鼓角喧天,邓忠亦引兵杀出。两下夹攻,蜀兵大败。

    姜维死战得脱,重新下寨,当住邓艾父子;却令张翼引领后军,径取祁山。

    邓艾见蜀兵大败,却扎营不退,料知姜维必是分兵去袭祁山。于是唤子邓忠,分付用心守把此处,自己亲率大军,来劫姜维营寨。

    未料姜维有备,引众出营应战,魏军一击而退,邓艾趁夜去救祁山。姜维却因此猜出邓艾心思,唤傅佥紧守此寨,自引三千兵来助张翼。

    两人都算中对方心思,果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张翼攻打祁山,守将师纂看看支持不住,忽然邓艾兵至,冲杀一阵。蜀兵正慌急之间,大将军姜伯约杀到,两下夹攻,邓艾又折了一阵,退进祁山寨不出。

    次日,傅佥引败军来投大寨,声言被邓忠突开城门杀出,劫了营寨,邓忠随后追来。

    姜维仰天长叹,引兵退往沓中。又是先胜而后败,此乃九伐中原也。

    自此而后,蜀军气势大减,再也无力北伐,转为完全被动防御态势。

    画外音:姜维九伐中原,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拒不克两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总体来说胜多败少。且姜维北伐基点,从诸葛亮时秦岭西县和子午谷一线,向前进至西县以北金城和渭水南岸芒水,可谓战绩斐然。魏军十余年来被制秦岭不能向南,亦姜维之功。六伐之后,蜀将只余王平、廖化、张翼,及降将夏侯霸,再无悍将,更休说谋士。面对强魏,姜维一人担负统帅、战将、参谋等全部职责,亦可见当时之艰难;尽管如此,姜维仍能不断取得战役之胜,诚为不易,不应一味求全责备。姜维与邓艾交手,每次皆是姜维主攻,无论兵力或军资补给皆是守方魏国占优,姜维不敌邓艾,亦可谓败得其所。所谓导致兵困民疲,魏国转运之损,则远比蜀汉为甚,故蜀、吴二国,得以幸存。

    姜维退兵沓中,令人报入成都。后主刘禅闻报,问于宦官,黄皓随口回奏:姜维既不敌邓艾,可命阎宇代之。

    后主从其言,遣使赍诏,召回姜维。

    姜维奉命还归成都,至东华门遇见秘书郎郤正,即问天子相召之意。

    郤正笑道:先是有事,今应无事矣。黄皓欲使阎宇代将军兵权,天子故此召你。今闻邓艾善能用兵,阎宇怕不是对手,因此不敢就职,故此又无事矣。

    姜维大怒,即回府中书写奏章,次日上朝面见天子,上表弹劾黄皓乱政,应予诛之。

    后主览奏笑道:黄皓乃趋走小臣,纵使专权,亦无能为。昔董允切齿痛恨黄皓,每每厉言喝斥其非,朕甚怪之。卿引全国之军,每战必致伏尸上万,成都必添新坟无数;朕为支付抚恤之资,连宫人衣裳饮食皆已缩减,不令食肉。将军大量,何必介意此等宦竖小人?

    姜维闻天子之言,大有问责之意,不由汗湿衣背,叩头奏道:臣之忠心,惟天日可表。陛下不杀黄皓,我蜀国祸不远也。

    后主不耐烦道: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卿何不容一个宦官?

    即令近侍唤黄皓至殿,命向姜维伏罪。黄皓哭拜于地:某只早晚趋侍圣上而已,岂敢干与国政?奴婢性命系于将军,惟将军怜之!

    姜维见天子偏护,不敢强逼,只得请往沓中屯田练兵,以为久计。于路连下四十余营,连络不绝,如长蛇之势。

    魏国细作探知,依其连营之状画成图本,报与邓艾,邓艾处长具表申奏进京。

    司马昭笑道:姜维今为避祸,而失汉中地利,是我伐蜀之时矣。未知谁可为将?

    从事中郎荀勖答曰:非邓艾、钟会不可。

    司马昭大喜,召钟会入,问征蜀之策。钟会道:某料主公欲伐蜀,已画图本在此。

    展开视之,图中细载一路安营下寨屯粮积草之处,皆有法度。司马昭看了大喜,遂拜钟会为镇西将军,假节钺,都督关中人马,调遣青、徐、兖、豫、荆、扬等处;一面差人持节令邓艾为征西将军,都督关外陇上,使二将约期伐蜀。

    于是召集群臣,指划而言:孤自征东以来,六年治兵缮甲,欲伐吴、蜀。今宜先定西蜀,乘势水陆并进吞吴,灭虢取虞之道也。孤料西蜀将士守成都者八万,守边境者五万,姜维屯田者七万,全国总有二十万。因命三路伐蜀:邓艾率兵三万由狄道进军,牵制姜维主力;诸葛绪率兵三万进攻武都,以断姜维退路;钟会率主力十万,自汉中直趋成都。以廷尉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