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集 八王之乱(3/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众,不可与敌。你此去还是去应齐王,与其合兵,听他调度。

    张方:倘若真与朝廷军马交锋,我将如何?

    河间王:待交战之时,你也休要当真拼杀,只作壁上观可也。

    张方:喏,末将遵命。

    口中应诺,心里暗笑,遂引五万兵马,来应齐王之召。

    行至延津,见齐王扎营以待,张方入帐见礼,称河间王随后自引大军即至。

    齐王大喜,在帐中设宴款待张方,按兵不动,就地等候诸路盟军。不数日间,常山王司马乂、新野公司马歆及匈奴左贤王刘渊亦各领兵前来。

    齐王兵威大振,共得兵五十余万,号称百万,拔营西向。至洛阳东一百五十里延寿关,下寨已定。是夜营中举炊点火,如灯山火海,烟雾迷空。

    关上守军见之,无不惊骇。守将急报入京:齐王率百万大军,兵临关下。

    司马伦览报大骇,手足无措。因孙秀当日抱病未及上朝,与众臣计议无果而罢。

    卫将军张林散朝回府,暗道:此前我相助赵王篡位,为其立下大功,虽得开府建衙、仪同三司之封,也不为过。不料孙秀揽权,只封我为卫将军,若不报复,此恨怎消。今齐王以诛孙秀为由造反,满朝文武束手无策,此乃天赐良机,助我报仇也。

    思想已罢,立即作书,派家人寄至东宫,面呈太子。太子司马荂览其书略云:

    臣冒死奏闻,今孙秀挟天子以令诸侯,已危及东宫太子威权。且其行为违背众愿,所封功臣皆为小人,扰乱朝廷,天下恨怨。此次齐王纠合天下以反,其恨在于孙秀,若孙秀伏诛,则诸王自退,社稷复安。太子若尽出东宫之兵,臣愿为内应,并杀孙秀贼党可也。

    司马荂见书不敢自专,急入宫奏于父皇。

    司马伦观罢张林密书,因无主见,却又将密书派人转呈孙秀,令其裁决。

    孙秀得书,大怒而起,惊出一身冷汗,其病自愈。于是急忙入宫,劝谏司马伦:诸王之乱,张林是为祸首,更无可疑。臣谓宜先杀张林以除内患,然后再御齐王之兵。

    司马伦一向宠信孙秀,立即准奏。

    于是孙秀设计,请司马伦在华林园设宴,聚会宗室,张林、孙秀及王舆等功臣特赐列席。张林接天子诏旨,不疑有他,欣然入园。

    不料刚入园门,正遇孙秀。张林见回避不得,只好装起笑脸,上前见礼。

    孙秀大喝一声:叛贼安敢谋我!

    张林:将军何作是言?

    孙秀将密书掷在张林脸上:逆贼欲为齐王内应,密谋杀我,尚佯作不知!

    张林知道事泄,回身便走。孙秀击掌为号,左右卫士纵跃上前,一刀斩了张林首级。

    孙秀见此,怨恨未消,随即又派禁军至张林府宅,诛其三族。可怜张林先是助纣为虐,继而与虎谋皮,至此终落得兔死狗烹。

    司马伦见张林伏诛,即问计于孙秀:张林虽死,齐王大军将至,我将如何应对?

    孙秀:军来将对,水来土掩,何需惊恐?待为臣派将抵敌,陛下只需在宫中安坐。

    司马伦听他如此说,安然放心,于是叮嘱数语,自回内宫。

    孙秀在府中昂然高坐,发令遣将:孙辅、张泓、司马雅何在?

    孙辅等:末将在。

    孙秀:命孙辅为上军将军,张泓为征虏将军,司马雅为镇军将军,率兵十万至延寿关,抵御齐王之兵。

    孙辅等:末将遵命。

    孙秀:左军蔡璜、前军闾和何在?

    蔡、闾:末将在。

    孙秀:命你二人率兵九千至堮坂关,守住关隘,只需阻敌,休与出战。

    蔡、闾:末将遵命。

    孙秀:我儿扬威将军孙会何在?

    孙会:孩儿在。

    孙秀:命你率兵十万,以士猗、许超为左、右先锋,至成皋关拒住成都王之军。

    孙会:儿遵命。

    孙秀:东平王司马楙何在?

    司马楙:末将在。

    孙秀:请殿下持节、领卫将军,都督各军,居中调度,抵御诸王之师。

    司马楙:小王遵命。

    众将听令,各点本部军兵出城,共是三路迎敌;东平王率领亲军压后,总督三军。

    派将调兵已毕,孙秀又使出五斗米道伎俩,复令宠臣杨珍,到北芒山宣帝庙昼夜祈祷。乞求宣帝司马懿暗中保佑,使己军得胜。

    杨珍领旨而去,每日遣人进府回报,总说宣帝显灵托梦,某日必当破贼。

    这还不算,孙秀复奏皇帝,请拜五斗米道士胡沃为太平将军,令其进宫,以招福佑。

    安排完宫中之事,孙秀又在府中亲自陈设祭祀,制作诅咒巫文,使巫祝占卜作战吉日。这些都是旧日在河北传教时当家本领,自无需他人代劳。

    又令心腹至于嵩山,身穿羽衣,诈称仙人王乔,制作神文,传布京畿,迷惑民众。

    孙秀又欲使两位皇子司马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